(资料图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
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是父母所赐,不能够轻易地损毁。所以我国古代一直都是流行束缚留须,一直到1644年,满清入关后,在统一南方时发布了全国“剃发易服”的法令,从此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国男性的发型便成为了“辫子头”。 但是与我们印象中以及电视剧中演绎的发型不同,清朝在各个时期的“辫子”都存在差异。我们常见的留半头式的辫子,其实是从清朝中叶才开始流行。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清朝发式到底是怎样的?它的发展史又是如何? 1596年,大明万历二十三年,在《榕城纪闻》中记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在头顶将头发剃光,只留下一个金钱孔大小的头发,编成辫子。这种发型被称为“金钱鼠尾辫”,这也是清朝最早的发型,在女真政权建立之前就已经出现。而这类辫子发展到后来成为了半头式的发型,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所见到的半头式发型,在清朝前期是皇帝才能使用的,于《清碑类钞》中记载:“世祖、圣祖、世宗三代御容皆不剃发。”顺治、康熙和雍正皇帝都没有剃成金钱鼠尾辫,而是使用的半头式发型。 到了清朝中叶,人们可以在头上留的头发逐渐变多起来,清朝是一个铜钱大小,而乾隆时期则是增长到了五个铜钱大小,但是依旧比清装剧中的发量要少得多。在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的时候,英国画家的写实绘画中,清朝官员的头发依旧稀少。 一直到了嘉靖末年,清朝国力不断衰退,对国人辫子的监管力度也开始下降。所以这一时期留的辫子也开始粗大起来,半头式的辫子正式流行。虽然半头式的辫子发量增加了,但是却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不是丑,而是脏! 古代人很少洗澡,在他们看来洗澡会有损身体健康,《古今医统大全》记载,经常洗澡会导致气血损失,而患有疾病,所以即便是王公贵族也半个月才洗一次澡,那些平民百姓更是半年一次,有的甚至一年不洗澡也很常见。 到了清朝,人们的发型由束发变为了辫子,原本即使不洗澡也可以日常梳理,清理一下头发。但是清朝后期辫子粗大又不打理,使得里面积攒了太多的灰尘细菌,甚至还有很多跳蚤在里面安家。在光绪年间,有一位英国女性来到中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清朝人洗头发,刚刚解开的辫子就有一股恶臭传来,里面伴随着黑泥和污垢一起掉落的还有一地的小虫子,让她当初就呕吐不止,此后更是吃不下饭。 不知道那些小女生们在得知了这一个小知识后,再去看那些清宫剧时,是否还会对清朝人的“辫子头”有向往之情。而清朝辫子头的演变历史,既是汉族百姓的一段屈辱史,同时也是清朝统治者由盛到衰的缩影。那么对于清朝的“辫子头”你又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