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先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约定俗成地成为纪念先秦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后,便与屈原流放之地的长沙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爱国诗人屈原选择“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大概也是认为是日为“生死分”的日子
然而,楚地乡间却以为这一天是避邪、除瘴、祛疫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旧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月蚊蝇滋生,疠疫流行,俗称“恶月”,初五日为“恶日”。楚人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重五之日是恶日、死亡之日,民俗忌“五”,遂改成“端午”。所以才有了避邪、除瘴、祛疫的习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也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生死分。”屈原选择“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大概也是认为是日为“生死分”的日子。
明代湖南龙舟驱疫图
故五月五日,又称为“浴兰节”。这一天,人们爱用兰草煎水沐浴,以祛风散热,洗除污垢,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后世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各人不同的需要,沐浴所用的药物越来越多。用枫树果(枫球)煎水洗澡可以祛风,治疗皮肤过敏;用防风、艾叶或透骨草煎水熏洗,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蒜皮、苦瓜叶或丝瓜叶煎水为小孩洗澡可以去热毒,防止夏天生痱子;用青蒿、天泡草或白英等煎水洗澡可以防止生疮疖,等等。
是日,各家门口悬挂菖蒲、艾叶、葛藤,门上张挂张天师像及桃符等。据说菖蒲似剑可斩妖邪,艾叶芬芳可驱蚊避秽,葛藤可捆妖孽;家中燃雄黄蚊烟用以驱邪除毒;大人吃雄黄酒,小孩涂雄黄于前额作王字形,谓可保清洁平安;清水一杯放少量雄黄服用,或用雄黄水洗眼,谓可免眼疾;用雄黄水遍洒室内,可除蟑螂跳蚤。有的地方,小孩于胸前佩戴香袋、符篆、大蒜,用五色丝系臂,谓可避邪。大人、小孩都要沐浴兰汤。长沙人习惯在端阳薰蚊香、苍术、芸香等,以除疫祛邪;用甘草、金银花、土茯苓等药物煮蚕豆或鸡蛋吃,据说有清热解毒去风湿之功能。或到山林溪边扯夏枯草、车前草、水灯芯等药物,洗净晒干,待夏日泡凉茶喝,所谓“端午前都是草,到了端午都是药”。
吉祥粽
午餐家人团聚,吃用箬叶包糯米煮成的粽子、盐蛋、大蒜籽烧肉,有“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驱邪归地府”之谚。用大蒜籽、雄黄等浸于植物油中,名“雄黄油”,可治皮肤无名肿毒。农民于是日采夏收草药晒干,俗称“草头方”,比平时所采的草药更有药效;中药店收购癞蛤蟆取其皮上毒液,药名“蟾酥”,为炼制丹丸之辅药,可祛风镇痛。
“隔山摇剑,人头落地”,端午家门口悬挂艾叶、菖蒲,还与唐朝末年黄巢攻打长沙有关
民间传说,家门口悬挂艾叶、菖蒲还与黄巢有关。传说唐朝末年黄巢攻打长沙时,见一妇人手牵一个小孩,身背一个大一些的小孩,便问缘由。妇人答:“牵的是我生的,背的是他婶的,父母都不在了,听说黄巢‘隔山摇剑,人头落地’,就背出来一块逃难。”黄巢听后感动地说:“黄巢只和官军作对,不伤害百姓!”他随手扯两根艾和菖蒲,对妇人说“把它插在家门上,就没事了。”妇人归家向邻里道之,次日正好是端阳,百姓照此而做,无一受伤害,于是留下了端午插艾叶和菖蒲之习。
其实,这个习俗早在两晋以前就有了。五月本是收蒲草的季节,民间称为蒲月,端午又称蒲节。蒲草为草席原料,民谚谓蒲草“生于重阳,死于端阳”,五月蒲草质量最好。
悬菖蒲
那么,避邪、除瘴、祛疫的日子怎么又与爱国诗人屈原发生了关系呢?《荆楚岁时记》载:“是日(五月五日),竞渡,采杂药。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这样,端午习俗中又衍生出纪念屈原的成分。《武陵竞渡略》云:“竞渡事,本招屈。实始沅湘之间。今洞庭以北武陵为沅,以南长沙为湘也。”
该书另一处记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从这条资料可见,在此以前,荆楚、沅湘一带端午节已有龙舟竞渡的风俗,尚无食粽的习惯。
裹粽子投水以祭屈原的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吴均所著《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棘叶,皆汨罗之遗风也。”汨罗古属湘阴,湘阴又隶属长沙。更有趣的是,裹粽投江的习俗竟缘于汉代长沙人欧回的一个“白日梦”。
民国时期划龙船
以粽投水祀屈原,并在这天人们普遍食粽,也就成了荆楚、沅湘端午节风习之一。龙舟竞渡以及投粽于江河辟除蛟龙(使屈原的亡灵能享受祭品),均与龙有关。千百年以来,屈原“怀沙”自沉的泪罗江畔一直保持着端午节龙舟竞渡和食粽的风俗习惯,并被誉为“龙舟的故乡”。端午节活动的高潮在于龙舟竞渡。多少年来,这里的龙舟竞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包括朝庙、操练、竞渡、“做故事”4个部分。
朝庙。五月初一,参与竞渡者就要划着龙船到屈子祠祭奠。入祠后,即把龙头供奉在屈原的神龛上,烧香、燃放长鞭炮,全体竞渡者在神龛下跪着,磕头3次,祷告祈求竞渡时夺魁,朝庙才算结束。
操练。为了在竞渡中夺魁,每条龙船的成员都不分日夜、水陆并举地顽强操练、拼搏。
竞渡。端午节下午,在指定地段的江面上龙舟竞渡。一声令下,百舸争流。两岸观众多达数万,沿岸锣鼓声、呐喊声震天动地,场面极其壮观。
“做故事”。在汨罗江畔以及湘北、湘中,“做故事” 也是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所谓“做故事”,是以真人扮演剧中人屈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或是以真人扮演剧中人物某一动人场面,并将其固定于一个特制平台的铁支架上,在不断的锣鼓、鞭炮声中抬着游行。“做故事”常见的剧目有《女婴抚琴》《拜月记》《断桥会》《四不像》等。这种陆地上行进的蕴含丰富的“做故事”,恰与江河里猛驰的白浪翻天的赛龙船交相辉映,充分显现出湘楚人民卓越的集体智慧和特有的美学情趣。
长沙地区的龙舟竞渡不完全与屈原有关,广泛流传着划龙船是为了纪念金角老龙的故事
长沙地区的龙舟竞渡不完全与屈原有关。如榔梨、东湖、梨圫、高塘、坪塘、白泉、靖港等地广泛流传着划龙船是为了纪念金角老龙的传说故事。榔梨镇每年端午节期间都要在江中(湘江支流浏阳河)举行规模较大的龙舟竞渡。作为南楚故地中心地带的长沙旁边的榔梨镇,也可能为当年屈原流放、奔波的地域,然而,这里流传的赛龙舟的传说却与金角老龙有关,而不涉及屈原。这一金角老龙的传说梗概大致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旱灾严重,老百姓天天求雨无济于事。掌雨的金角老龙变作人形私访京城,且与鬼谷仙师就何时下雨、下多少雨赌输赢。为了获胜,金角老龙私改风雨簿。玉皇大帝怪罪下来,决定五月初五午时要斩金角老龙的头。金角老龙托梦给唐朝皇帝求救,唐朝皇帝应允。但是,监斩的魏征丞相届时还是梦斩金角老龙。龙头滚入皇宫,冤魂闹得京城不得安宁。唐朝皇帝只好敕封“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五月脱头五日”。也就是民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仿制连头金龙(即舞龙灯)耍十五日;五月初一到初五,把龙头放在船头(即划龙船)竞渡五日。显然,这一风俗传说的内容甚为驳杂,其中既有与龙图腾有关的一些故事片断(如掌雨者为金角老龙,金角老龙可变人形且与鬼谷仙师赌输赢等),又有唐朝皇帝与丞相关于监斩金角老龙的仙凡纠葛,也就是史前图腾文化残余与封建帝王传说混杂一起,因而色调斑驳,内容芜杂。从而使普通的舟船刻以龙形而灵物化。也就是说,龙舟竞渡的风俗中遗存了一些龙图腾的氏族活动残余(诸如龙船、彩衣、祭祀投食等)。
长沙榔梨、靖港一带的划龙船与舞龙灯中就保存了不少遥远古代龙图腾的残余。比如划龙船中某些龙船歌,舞龙时抓糯米打龙头,舞龙后“斩龙”仪式,等等。流传在浏阳河畔榔梨的划龙船时唱的《谢茶酒歌》:“多谢又多怜(啦),多谢香花宝烛谢神龙(啦),作田者龙神保佑(啦)……”明显地表现出祭龙娱神祈年的主旨。它与远古时期农耕氏族所共同的一种生产礼仪(在氏神面前娱乐并占卜农业收获)是遥遥相通的。民间以为划龙船可禳灾。西晋《风土记》曰:“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择日下水,击画鼓,集人歌,以棹之,至端午罢。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
至于长沙舞龙时抓糯米打龙头的习俗,渊源也甚为古老,与祭龙时投食有所关联。糯米是远古时期祀神用的精米,即“糈”。《山海经》及屈赋中多次出现“糈”,系祭龙飨神的重要食物。《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等典籍载述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者,亦糯米也。后世端午节食用的粽子(角黍),也是糯米包裹的。长沙舞龙时抓糯米去打龙头, 自然也是表明用糯米给金角老龙吃,让它饱餐、欢悦,赐福地方,五谷丰登。应该说,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
端午这天,长沙乡间除了划龙舟、吃粽子外,还有踏百草、斗百草的习俗。踏百草是在初五的早晨进行。人们或赤足或穿上新做的布鞋,在有露水的草丛中行走,直到足部沾满露水为止。民间以为,端午节百草都是药,草上凝聚的露水也具有祛热毒、去湿热的作用。斗百草一般在野外踏青时进行。大人斗草,或以花草之名相对,以较各人的文化修养之高低,或以各人采集花草的品种多少为胜负;儿童斗草,则比斗草茎的韧性强弱,以屡斗不败者为胜,胜则欢欣雀跃。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归,四民并踏百草,有斗百草之戏。”清光绪《善化县志》也有“斗百草”之记载:“五月五日,斗百草,户悬蒲艾,切蒲、研雄黄和酒饮之,小儿佩符蒜辟毒,往来馈角黍为欢。凡水神庙中,是月供奉龙头,鼓乐游街,更造船象龙形。端午日,江中竞渡,争先为戏,观者盈岸。”
相传端午还是“药王节”,长沙山区在此日有上山采药之习。
(摘自作者编著的《长沙传统风俗大观》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