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 正文
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邵洋:全屋智能将成为建筑节能降碳新模式|最前线|世界速讯
2023-06-25 12:42:03 36氪

文| 王方玉

编辑| 苏建勋

众所周知,建筑业是能耗大户和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之一,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以上,也一直是我国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住博会”)上,华为携“1+2+N”架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亮相,就如何推动建筑节能减碳给出了一种新方案。

目前,建筑产生的四分之—碳排放是在施工建设和建筑材料制造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约74.4%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归因于建筑运营中的制冷、供暖和照明等,而华为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帮助减少制冷、照明、影音系统等的用电。

据介绍,华为自研的AI超感传感器,将车用毫米波雷达反向应用于空间,其能感知空间内的有人无人状态,并通过PLC电力线载波技术控制智能开关、场景面板、智能插座等进行“无人节电”,控制房间内照明、冷暖、影音系统的启停,在酒店、办公、学校等场景下起到节能的效果。

华为终端BG首席战略官&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在接受36碳采访时表示,建筑空间节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通过识别有人/无人状态实现节电,减少无人耗电,第二层是通过更准确地识别人的行为实现行为节电,比如公区照明,可以做到分区域的开关,做到更精细化节电。

“这种节电模式,住建部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行为节电。” 邵洋表示。住建部以往推过三种建筑节电方式,一是提高能效,二是推广节能建筑材料,三是安装绿电,它们都发挥了相应的效应。而行为节电则是第四种节电方式。

“建筑中的无人耗电占了60%,也就是说中国60%的电是人不在空间里时白白消耗掉了。我们现在做的一件事情是,让空间开始认识人,了解人在空间里的行为。” 邵洋表示。

要让“空间认识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要处理和应对很多空间中的复杂、细微场景。

“比如这个酒店床上睡了两个人,有一个人起床走人了,另一个人还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如果识别为无人就把空调关了,那肯定是识别有误。” 邵洋表示,可靠性是全屋智能业务成立的前提,为了把房间无人监测做到可靠,华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去年8月到今年3月一直在攻关”。

在全球范围内,AIoT相关技术在推动碳中和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AIoT可以与基础设施相融合,助力能源、建筑、交通、工业、农业等行业来降低碳排放。亿欧智库的研究报告推算,AIoT相关技术在未来十年内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排全球碳排放的 20%。

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以AIoT技术为底座的全屋智能家居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节能降碳的方式,也有望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邵洋表示,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需要大量采用行为节电,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相信在下一阶段全屋智能会成为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方向,也会成为我们产业增长的引擎。”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