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埃尔法在日本上市了,新车对外观、内饰进行了新一轮的塑造,日本市场定价540万日元起,折算不足30万。
其实埃尔法这台车已经淡出视野很长时间,主要原因是经过今年的电动化冲击,高端自主MPV落地之后,填充了30万-80万之间的产品空白。
(资料图)
这些新产品的登场挤压了埃尔法的市场份额,有效转移了消费价值。
比如说腾势D9、极氪009等车型,成为了预算50万选择的核心车型,虽然埃尔法定价在百万左右,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问题,MPV作为商务、家用双重意向选择,其实用户群体并不大。
过去我们认为埃尔法是MPV之王,一方面是其的确在家用属性上做到了极致,没有比埃尔法更舒服的选择,另一方面导入国内市场的文化,埃尔法成为了富豪社交入场券。
出行高端社交场所,埃尔法的舒适以及高价位,夯实了顶级MPV的价值。
丰田对埃尔法的营销非常到位,不多的供应链还在捆绑经销商,一台热销的埃尔法需要捆绑几台不太好卖的入门车才能打包出售给经销商。
经销商掐准了国内高端消费需求的诉求,对埃尔法进行了一轮轮的调价。
埃尔法改款之后,日本市场的定价在30万左右,同期国内市场发布新款,官方指导价89.9万,价格翻了三倍之多。
虽然埃尔法是典型的进口车,但不高的进口税以及2.5L内燃机的排量税,意味着渠道商30万的成本加上一系列附加成本,埃尔法没有任何理由卖到60万以上。
所以我们在思考,埃尔法90万定价的背后推手到底是谁。
如果非要说,只能是我们自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消费者的盲目顺从、追风,造就了埃尔法不可一世的地位, 丰田滞后的运营逻辑、埃尔法不高的产量以及对利润的追求,全新埃尔法在现有的用户群体推动下, 依然不会有太大的降价空间。
但这不意味着埃尔法未能从神坛跌落。
现款威尔法已经不加价,意味着追风者数量减少,埃尔法现有的用户群体只要多于供应量,价格不会松动,但更多消费者会选择电动化产品比较出色的中国产品。
一方面,中国产品的电动、智能、舒适程度更好一些,商务出行支撑力足够,另一方面定价更合理,从产品角度对比未必比埃尔法更差。
退回到产品本质来看,埃尔法本质是一台定价4万美金的产品,和北美市场的赛那属于同级别车型,国内市场庞大的需求量推动了一个高端MPV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埃尔法是一台高端车型。
其不仅仅是亚洲特供车型,同时产品本身也不够强势,在国内电动化浪潮下埃尔法可以有短暂的辉煌,但国内市场制造能力的提升、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视角的变化,都在重新定义埃尔法。
短期内埃尔法不会真正走低,但其实在很大一部分清醒的消费者看来,埃尔法远没有同价位的奔驰S级来的更让人信服。
核心支撑力不足,埃尔法就失去了长期稳健发展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