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她悄悄凉掉,《甄嬛传》也救不了 世界快播
2023-06-22 20:21:21 槽值

“云南卷,云南卷,云南卷完淄博卷;淄博卷,淄博卷,淄博卷完西安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进入2023年,旅游狂潮一波接一波。

云南、山东、陕西等地纷纷上分,旅游策略层出不穷;眼见又是端午假期,各大热播剧拍摄地点也成了热门打卡地。

有人到恭王府只干一件事“在线COS容嬷嬷,你看我扎不扎你就完了”;

《还珠格格》拍摄地恭王府著名景点:“容嬷嬷暗中观察”事发处

有人独宠吉林《西游记》主题乐园,一时又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主题乐园”送上热搜。

然而同样是热播剧主题IP出身,有的地方主打情怀,花式出圈;有的地方却满是热闹散尽后的萧瑟与寂寥——

建于1983年、因87版《红楼梦》而诞生的北京大观园。

从这里走出的爆剧不少,《还珠格格》《甄嬛传》《上错花轿嫁对郎》《铁齿铜牙纪晓岚》等都曾在这取景拍摄;

属于这里的荣誉也有挺多,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

但多年过去,它的命运却如《红楼梦》一般,经历夏日般激扬却短暂大红大紫后,悄悄转入秋的萧瑟与冬的寂寥: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多年后登上热搜是因为“水太脏”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为元妃省亲专门建造的别墅,元春省亲后,宝玉和诸钗入园居住。

潇湘馆、沁芳桥、栊翠庵……红楼书迷影迷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里都能找到。

作为整个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它关乎贾家的命运,同时也是“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女儿国,太虚幻境的凡世化身,天地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圣的所在。”

国博馆藏《大观园图》横披/图源:央视网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处为87版《红楼梦》拍摄所建、占地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的主题园林区,多年前一经建成,就有人称赞:

“如果说北京皇家园林、苏州园林代表了古代实体园林的最高成就;

那么《红楼梦》中大观园,则代表了文学作品中虚拟园林的最高成就。

大观园诗会
这并非夸张。
为了保证拍摄效果,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操作堪称站在“中国美学鄙视链顶端”
专门依照书中描述,结合红学家们的考证,在现实中复刻了这处书中的重要场景。

园子选址在北京南隅护城河畔,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亭台楼阁、繁花名木、鹤鸣鹿啼……

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样的拍戏规模,即便在今天也颇为罕见,现实版大观园的兴建,一度引起轰动。

红学界认为它实现了《红楼梦》的梦外梦;

建筑学认为它把红学学术、古建技术、传统造园艺术之精华融于一体;

园林界认为它给中国园林界增加了“名著园” 的新内容,文物界认为它造就了潜在的文化遗产……

而在《红楼梦》拍摄之后,大观园也成了国家级AAA景区,园区成人门票为40元一张。
但很可惜,随着旅游热兴起,有人想起了这一“沧海遗珠”前来打卡,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
图源:京报网
如今作为公园的大观园,则是这幅景象:园区的管理与维护,处处透露着寒酸与萧条。

多年未刷漆的栏杆随处可见,一进园区,荒芜的氛围便“拔山倒树而来”。

图源:小妹专门探访大观园,下同

怎么看都看不出大观园的富丽繁华。

“被脏东西浸润的湖水,让人立刻就有想离开的冲动。

陈旧的展板,配上这句宣传语,则直接给人一种穿越回上世纪的恍惚之感。

年久失修的建筑,寥寥无几的游人,无不在告诉人们这里早已不复昔日光景。

比肩故宫的门票价是吐槽重灾区

社交平台上,一些因“嬛球影城”慕名前来打卡的网友也难免失落感叹:

是真的坑。

除去在这里锻炼、唱戏、跳广场舞的老年人,这里还多举办一些有关戏曲的活动图源:微博

事实上,大观园的“破败”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

尽管没什么热度,但翻看相关消息,大观园出现在报纸中的关键词,除了维护问题,还与里面的蜡像相关。

彼时为了呼应《红楼梦》的爆火,大观园的不同亭台楼宇,都被安置了相应的人物蜡像。

根据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的描述,这些蜡像是按照演员的脸型进行的一比一复刻。

但看结果,复刻的不是很成功。
201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里面蜡像能吓哭小孩”; 北京青年报称这些塑像的“样貌遭到质疑”。

到了2022年,法制晚报又以“大观园蜡像手指断裂满身是灰被吐槽”为标题,痛斥“红楼梦实景拍摄地破烂不堪”。

猜猜这个是谁?

有网友评价,黛玉的定制蜡像,符合“倒拔垂杨柳”的气质;

配上乌黑的嘴唇,“不像生病,像中毒”。

估计黛玉自己看了,当场得阴阳怪气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剩下的也轮不到我/图源:中新网,下同

还有不能错过的宝玉、晴雯、袭人三人组——

“很有氛围感,但其实也不用这么有氛围感。

游客:终究是错付了
发展到后来,甚至“大观园”三个字变成了一种标杆,代表蜡像丑的程度。

至于周瑞家的,则是“油光满面的着实令人害怕”。

图源:微博

尽管后来再多方吐槽下,园方撤掉了这些蜡像,但影响已经造成。

长此以往,人们甚至已经忘记了大观园曾经真实的模样。

昔日美景不复/图源:微博@北京卫视

毫无疑问,无论是维护程度、营销策略,还是开发力度,相比起颐和园、恭王府、雍和宫……

这里都很难吸引到中青年游客,尤其是作为旅游主力的年轻人。

手握红楼IP,如今却是这般光景,难免让人唏嘘感慨。

大观园,实在不该至此。

魔幻”大观园的前世今生

为了一部剧,建造一座园。

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电视机普及程度以及一周单休等多种原因,娱乐产业并不发达。

电视剧数量虽不多,却往往在质量上精益求精;特别是央视重点工程四大名著,也就更为用心。

在选角与服化道上,彼时的剧组一般力求还原人物神韵。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扮相,仍旧是人们至今脑海中的标准“猴王”形象;

当时的演员化妆力求精益求精,如孙悟空的妆造需要7个小时

而在场面调度上,当时电视剧的拍摄,可以用“疯狂”形容。

《西游记》拍摄,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真可谓做到了“敢问路在何方”。

《三国演义》的诸多军事战役,都是请来部队士兵实景实拍,情境真实、场面恢弘。
图源《三国演义》
尽管没有宏大战争,也没有降妖除魔,《红楼梦》却也毫不逊色。

1979年,在导演王扶林的建议下,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开始逐渐提上日程。

1981年至1984年三年间,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各种会议,研究小说改编事宜,敲定剧本,还专门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演员学习班:

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琴棋书画,并最终确定演员人选。

选定演员后还要集体接受训练
不仅如此,《红楼梦》的拍摄,背后还有着诸多红学家和学者的参与。
这份长长的顾问名单,随便举几个人物,都让人震耳欲聋:

曹禺、沈从文、启功、周汝昌、吴祖光……

《红楼梦》片尾一瞥

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不同于《西游记》的游记性质,可以祖国各地取景拍摄;

也不同于《三国演义》的户外基调,能够以自然场景为主要依托。

《红楼梦》的场景,大多发生在室内与庭院中,确切说来,是荣国府、宁国府和大观园中。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与之匹配的场景。

怎么办呢?那就干脆建一个。

由梁思成的学生、古建筑学家杨乃济规划设计,1984年河北正定县,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开始动工;同年北京宣武区(现西城区),大观园开始动工。

大观园中展示的 大观园工地 旧照片/小妹拍摄

为了电视剧的拍摄,大观园的建设不仅要像,建设还要快。
在当时,著名红学家邓云乡在《北京有了大观园》一文中就说:

“北京大观园现在已经是天下名闻了,而且是真的……说‘真’的,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园子……工程分三期进行,为了配合〈红楼梦〉的拍摄,第一期工程十分快速:一九八四年七月开工,到一九八五年六月底已全部竣工了。”

图源:北京大观园
园内的亭台楼阁、湖泊河流,除少数与原著有出入外,其他全部还原。

建成后的北京大观园,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土石方。

这才有了87版《红楼梦》中蔚为大观的敕造别墅,精致的园林美景,豪奢的室内布置。

《红楼梦》之怡红宴会
元妃省亲进大观园时,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

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电视剧中相关拍摄镜头

“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北京大观园确实做到了。

《红楼梦》播出后,全国各地的繁华之地,纷纷效仿,改名“大观园”。

对于这一举动,许多媒体以“开创历史先河”形容

转眼近40年过去,这片富贵之地,却不见了当年的风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在大观园身上,或许再恰当不过。

大观园,

还能再现“大观”吗?

事实上,人们怀念大观园,并非只怀念其中的“富贵风流,人间盛景”,更怀念其背后那些人努力带来的美感体验。

2001年《上错花轿嫁对郎》在这里取景拍摄,后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古装剧。

剧中的美景、美人,还有再现的服化道后来被提了又提。

网友评价:“眉目流转,顾盼生辉,碾压各种影楼风”/图源:《上错花轿嫁对郎》

2011年,现象级爆剧《甄嬛传》又来到了大观园,在这里取景拍摄。
“讲真的,里面的美景都不用说,只她们身上的光影效果,就已太难得了。”

《甄嬛传》中相关情节在大观园取景

彼时的大观园,因“美”吸引着人们的到来。

孙俪曾在采访中提到,拍摄时大观园十分火爆,游客多到一度影响入戏。

“我刚感觉我是甄嬛,在那翘着兰花指,就有人(激动发言):那是孙俪!”

后来孙俪也因此练就了“边放电视边背台词”适应嘈杂环境的技能

这一片段后来成为笑谈,却也证明着大观园曾经的人气。

也正是如此,今昔对比,才往往更叫人惋惜:

爆剧频出,并没给大观园带来什么加成。

大观园微博至今只有770名粉丝,总转赞评刚刚过千 / 微博@北京大观园

相比起各类影视城与仿古建筑的旅游热潮,这个当年北京的“十六园”之一,正在慢慢被人遗忘。

2023年,各地旅游乐园不断翻红,也有人给大观园出谋划策。

但修缮维护等问题摆在眼前,仍是难解的问题。

对于这处因《红楼梦》而生的建筑,也并非所有人觉得,热闹、有流量才称得上好。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未必不是适宜大观园的归宿。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缺乏后期维护,设施陈旧老化,跟不上转型步伐,又没有太多互联网宣传。

总结大观园的没落,似乎还有许多原因。

作为一处影视基地改造的公园,既少了真实历史样貌,也缺些自带流量的话题效应……

当影视剧的热度散去,逐渐凋零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

图源:《红楼梦》

只是,无论最后的经营方向,是作为热门旅游景点,还是幽僻市郊公园,大观园内的设施与环境,总难免让人惋惜——

它可以不“受宠”,它背后投注的心血与创意却仍需要尊重。

毕竟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一种或许很难再现的神话:

为了一部文艺作品,出动诸多人力物力资源,努力做到妙之毫巅。

这当然可以只被理解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雅兴,但文艺作品抠图横行、愈发“速成”的年代,我们似乎很难再用这样的匠心,去完成一门工作,生产一部作品,创造一份艺术。

每当提起影视剧对古典美人的塑造,《红楼梦》都会被拿出来当正面例子,而新剧则往往成为被批评的对象。

当人们感叹国产古装剧再也找不到一个美丽的“她”时,大观园的衰败像极了一个服化道匠心流失的注脚。

建筑或许可以成为绝响,匠心却不应成为绝唱。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