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早晨,我照例要去买一把艾蒿洗洗脸,然后用提前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自己包粽子,认认真真地过好我们的节日。”提起今年如何过端午,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侃侃而谈,并向记者讲述了端午的由来与习俗。
(资料图)
端午所以为节,是独特的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催生了中国民众特有的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就是岁时。岁时,每岁依时也。端午,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代“五”与“午”通用,单月为阳,取阳气始盛之意,故端午节又称五月节、端阳节。
端阳时节,天气由初夏转入酷暑。诸多病疫、蚊虫之属即将滋生蔓延,让民众有了强烈的防范意识,因此形成众多民间习俗,这就是五月端阳的饮食驱毒、拴挂辟邪、医药强体、游艺建身,可概括为一吃二拴三采。
饮食端午
首为吃粽子,粽子也称“角黍”,因有尖角形和用黍米为原料而得名。粽子形式多样,有南粽、北粽、药粽等。南粽又称荤粽,热吃,吃起来有肉香味;北粽为素粽,凉吃,以苇叶包粽,吃起来有草香味;药粽是用菖蒲叶、茭白叶包裹,粽子里放莲子、桂圆、枸杞等,吃起来有一种药香味。有人专门包糯米小枣粽子,并赋予其文化内涵,放一粒枣的粽子叫红心粽,放两粒枣叫夫妻粽、爱情粽,放三粒枣叫福禄寿三星粽,放四粒枣叫四季平安、四喜粽,放五粒枣称五福粽。包粽子是一种乐趣,吃粽子是一种享受,粽子是端午不可或缺的节令食品。
吃“五黄”。五月端午,要食五种带有“黄”音的食物,即饮雄黄酒、吃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及黄豆板裹的粽子,故五月又叫“五黄”月。
炒苋菜。苋菜作为野菜,产量极高,随掐随长。人们吃苋菜,不仅因其可口,还在于食疗作用。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凉,可以清热利窍;营养学家则认为苋菜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高,人体通常缺乏的八种氨基酸它都具有,作为端午的民俗饮食,确有“益气力,不饥,轻身”之效。
吃蛋。各家各户都要在端午早晨煮上一盆鸡蛋、鸭蛋、鹅蛋,如果早晨入山采艾蒿时能拾到一窝野鸡蛋或野鸭蛋,可视为仙禽之赐。据说这一天能吃到蛋,可使运气滚滚,全年顺利。
拴挂端午
首拴五彩线,五彩线又叫朱蒙、花花绳。母亲提前用五色布扎成小巧玲珑的小扫帚、小簸箕、小葫芦、小辣椒、小老虎等饰物,用五彩线连起来。端午清晨,趁孩子熟睡时,悄悄拴在孩子的前襟、肩头或手腕上,谓之挂“老虎素”,民俗以为可以驱辟病虐。五彩丝线编织端午之魂,绚丽的色彩背后不仅代表着劳动者的审美情趣,也凝聚着亲人的深情祝福。
拴露水线。五月节前夕,农家主妇以五彩线合拈成绳,夜里放到院中受露,承受日精月华、天地灵气,然后于五月节之晨,拴在儿女脖子、手腕等部位,祈福健康长寿。
拴香荷包。香荷包用彩色丝绒线或多色花布编制,有瓜果、花卉、五谷或虎、蛇、壁虎、蛙、蝎等各种图案,内装雄黄、细辛、丁香粉末带在身上,用以驱昆虫、散浊气,清热、解暑。
采撷端午
采菖蒲。端午节前后,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五瑞之首,乃菖蒲,根茎有镇痛、健胃、驱风的作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是菖蒲叶又长又直,似一把寒气逼人的青铜宝剑,悬之于门,如利剑出鞘,足以驱邪避害。
采艾蒿。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山顶平岗或向阳处,性温、味苦,可入药。端午之晨,趁太阳未出山前,采来艾蒿,用以洗浴,民俗认为可以明目健身,一夏不受蚊虫叮咬。将艾蒿插于房门两侧,再悬一二枝菖蒲,如虎之艾,如剑之蒲,远观翠绿,近闻清香,又美化了环境。
采蒜头。蒜头又称蒜果,气味辛烈,杀菌效果极佳。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同样可以去疫。
采龙船花。龙船花本名山丹花,百合花科,在五月热热闹闹地盛开,开时花冠向上,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菖蒲上,可去疫瘴之气。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寄托着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除一吃二拴三采,端午节还有击球、射箭、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施立学说:“这些风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民众生存的智慧,也是特有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