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3日 12:17:48
(资料图)
来源:闽商杂志
6月17日上午,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运往平潭外海海上风场。
中国最大海上风电机组
在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已经经过近四天的航行,从广东阳江抵达福建平潭,正进行13兆瓦风机的吊装作业,它们将在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汇合,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即将组合成“完成体”,并网发电后,它将成为中国已投运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
据悉,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叶轮直径达252米。在额定功率运行时,它每旋转一圈就可以发出度的电能,可供一户三口之家使用一个星期。此外,在保证发电量的前提下,将发电机的重量降低到了20吨左右,实现了大容量电机小型化的技术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发电系统在内,这台风机的大型主轴轴承、超长轻量叶片等核心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
此外,遍布整机的数百个传感器和机舱上的激光雷达,可以感知温度、湿度、风速等信息,数字化跟踪机组的运行状态,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还能通过机组自身的智慧“大脑”,进行风机角度、功率的调节。
中国首个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
地处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间的凸出部,“狭管效应”赋予了平潭这座海岛丰富的风力资源。作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平潭海峡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
风是平潭的特色,也是平潭的资源优势。从狂风为患到化风为宝,风在平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1年12月24日,中国首个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海上风电项目建成,运用开创性设计将曾经的“拦路虎”——风,变成了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的“能量源”。
据悉,平潭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融合了“碳中和碳达峰”“分散式布局”“生态养殖”等多项前沿生态发展理念的综合示范性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以来发电量已突破7000万千瓦时。
平潭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建成使得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中国首座实现了“净零碳”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项目所提供的绿色能源主要供平潭大桥本体照明工程和大练综合服务区使用,余电供给平潭北部地区多个乡镇地区的用电。
平潭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年发电量约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万吨。
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潭海上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建成,对于福建省探索推广海上风电“双碳”发展新路径,乃至在全国推动海洋生态资源综合保护开发新模式都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以风兴业
如今,平潭正充分开发风资源,探索风电组合,以风兴业,既有风景,更有前景。
平潭的风能产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研究开发远海、深海风电项目,扩大海上风电产能,大力扶持风电制造业、积极发展风电服务业。同时,融合发展风能相关产业,积极开发“风文化、风运动、风体验”三位一体的旅游产品。
2021年9月,在平潭大练海上风电场,装有1500只鱼苗的金属网箱下放至11号风机海下28米处,标志着平潭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验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全省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
中广核新能源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吴重仲表示,平潭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优势,方便开展海上风电场噪声等环境要素对鱼类生长影响的技术研究,形成在特定环境下鱼类养殖的整体技术方案,能为推动海上风电与深远海养殖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新模式。
此外,风带来了电,也给平潭带来了美景。一台台随风而动的白色风车,与周边树木、庄稼相映成趣。风电场成为平潭长江澳、北部生态廊道旅途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而平潭得天独厚的风能优势,吸引了众多与“风”相关的大型赛事,国际风筝冲浪节、国际帆船赛、全国风筝精英赛等大型赛事相继落地平潭,使平潭的“风运动”闻名遐迩。
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处长郭子圣表示,“风电场的设计不仅解决了风电与环境的融合问题,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