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儿真是太热了
昨天,北京、天津、河北及山东等地的气温一路走高,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有17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资料图片)
津城还破纪录了
热出个全国第一!
今天
这样的“火热”还在继续
截至23日15时,北京、天津、河北及山东的多个国家站最高气温再次超过40℃。
15时津城市区气温达到40.1℃!
据中国气象局数据
天津大港今日最高温度41.3℃
仍然是全国第一
天
气
解
读
Q
这轮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造成此次高温天气过程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高压脊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晴空少云,暖气团一直持续的控制在华北地区上空,而且天津地区白天又是以有利升温的西南风为主,所以气温上升较快,白天的最高气温也较高。
Q
6月就出现这种极端的高温天气,罕见吗?
从历史的统计来看,天津地区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都会出现晴热高温的天气,不过基本都在37-39℃上下,达到40℃甚至是41℃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还是比较罕见的。像昨天的最高气温,就有五个国家气象站打破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Q
未来几天天气是怎样的?
预计明天仍然以晴间多云的天气为主,最高气温仍会达到40℃或以上;25-26日最高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在34-35℃上下;27日开始气温又将有所回升,一直到30号最高气温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8号傍晚到前半夜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届时局地可能还会伴有雷暴大风和小冰雹,请大家注意及时关注最新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范!
未来10天
还有持续高温天气
预计未来10天,华北东部、黄淮大部仍多高温天气,35℃以上高温日数有8天左右。期间,25日至26日,华北、黄淮高温范围和强度会有所缩减;27日至30日,华北东部、黄淮高温将再度发展。
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6月23日9时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各有关单位在做好暴雨应急响应的同时,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国省联动,滚动做好高温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及可能受影响的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或调整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明天仍将延续高温酷热的天气
大部分地区中暑气象指数5级
很容易中暑
高温红色预警和脑卒中气象风险橙色预警仍在生效中
请大家注意防暑防晒
减少或者避免户外活动
加强健康防护
此外城市火险指数为4级,高火险
请大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今夜
晴间多云
微风,最低28℃
6月24日星期六
晴间多云
西南风3-4级转微风
40到28℃
上班天气
6月25日星期日
晴间多云
东南风3-4级转微风
34到24℃
6月26日星期一
多云
微风,35到26℃
6月27日星期二
多云
微风转西南风3-4级,37到26℃
6月28日 星期三
多云转阴有雷阵雨
微风转南风3-4级,38到27℃
6月29日 星期四
阴转多云
微风,36到28℃
6月30日 星期五
多云转晴
微风,38到25℃
如何科学防暑是关键
高温危害健康:
高温天气对健康带来最直接的严重影响是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也有三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还可以分为2种类型:
一种是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常见于夏季户外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快递员等。
另一种是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另外,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是经常发生热射病的场所。
热射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一般死亡率可达50-70%,但对年龄大于7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可达80-90%。
常见防暑误区:
1、天气炎热,如果大量吃冷饮,容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可能诱发消化不良、肠胃炎等,严重的话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绿豆汤能消暑,但是对于胃肠功能不良的人来说,还是要少喝,食用不当可能引发腹泻等不适症状。
3、冲凉水澡,虽然能一时解热,但有可能出现肢体抽筋等症状,长此以往还可能损伤健康。
4、吹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不要在空调房里待太久,同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适当增加衣物,以保护易受凉的身体部位。
然而
科学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
防范建议:
1.非必要不外出。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措施,不要将自己置于太阳的直晒之下,尽可能选择在阴凉处活动,外出时宜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便于身体及时散热。
2.预防职业性中暑。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户外运动以及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户外中等强度的作业活动中,每个人应该每15~20分钟喝一杯水(约200mL~300mL)。户外作业人员应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定时休息。
3.敏感人群多休息。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环境中造成身体不适,减少活动,充分休息。
4.保持联系,降低风险。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独居老人宜每天探望,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
5. 开车的司乘人员要注意:
高温天气下,上车前应打开门通风;不要疲劳驾驶,车内不宜长时间开空调,容易引起缺氧、窒息。
车内不宜放置高温下易燃、易爆的物品,如老花镜、放大镜、球形玻璃香水瓶、矿泉水瓶以及液化气雾剂、打火机、CD光盘、充电宝和有电池的小电器等,以免引发危险。
高温天气开车时警惕水温报警灯、机油压力故障灯、胎压警示灯,如果这3个指示灯亮起,一定要重视。
6.随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用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准备防暑降温饮品,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不宜过多吃冷饮,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7.关注体温变化。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沐浴、冲凉。
8.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并及时补充水分;若出现肌肉痉挛,且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记者 | 郑毅 吴昱滨
编辑 | 韩振
来源 | 天津气象 中央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网站联播天气预报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