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天(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3000多名本科生迎来了毕业典礼,这也是他们在大学上的“最后一课”。坚守和突破,是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送给2023届毕业生的两个关键词。
作为一所理工科为特色的院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上海交大的校训,也是交大人代代传承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无论是校长的毕业寄语、校友的人生经验分享还是同窗的离别祝福,无一不是传递着同样的期望:坚守信仰、坚守心中的热爱、坚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突破人生小我的束缚,让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方能到达未至之境,将天地尽收眼底。
今年的毕业生中仍然有大批学生选择了赴中西部就业、基层就业以及国家重点单位就业。今天在体育馆观众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家长们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还有不少往届毕业生也专程赶来补上自己的毕业典礼。从交大思源湖畔到电院草坪,毕业生们定格青春,带着师长和同窗的美好希冀走向人生的新旅程。
大学的精神气质传承不息,一代代毕业生在为国奋斗的同时收获个人成功
“唯有坚守,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唯有突破,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希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不为浮躁所动、不为诱惑所扰,将个人追求超越于求田问舍、小富即安之上。”丁奎岭讲述了不同年代的校友故事,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坚守和突破中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收获了个人的成功。
他讲述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年轻校友们“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这些年轻人在写给母校的家书中,汇报了心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以所学报国的赤诚情怀,在大漠中的坚守与奋斗、成长与收获。丁奎岭说:“正是一代代交大人接续奋斗,将个人的点滴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坚守’二字磅礴而恒久的力量。”
环境学院孔海南教授投身洱海研究与治理三十载,终于守得水清月明、迎来海菜花开,他用“洱海情结”四字诉说了自己的倾心与热爱。丁奎岭说:“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希望你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热爱,以热爱激发灵感、点亮梦想,在对人生、事业和家庭的热爱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坚守不仅仅意味着对自己信仰和热爱的不懈追求,还意味着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坚持追求卓越,拥抱初心。
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马馨怡就分享了那些在大学中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众多变量,让她从初入大学时迷茫的“小镇做题家”到如今保研直博,并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用统计学解决生物与医学领域难题,将基础学科落地于广阔实践领域。
她说:“平凡一度是困扰我前进的‘常量’,但幸运的是,学校能看到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也会倾尽全力帮助每一个微小的愿意努力的我们。”学校和学院在他们最无助时伸出的援手,任课老师在他们自我怀疑时鼓励她天赋是不能被定义的;思政老师让她在低谷中看到自己不被设限的人生……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大学赋予每一个学生的“变量”。
马馨怡也从最开始的被助飞到连续两年返乡给当地的中学生助飞;从新生筑力营的新生变成新生筑力营的副班主任,帮助像曾经的她一样充满期待与不安的新生。她说:“母校是我的光,我也正成为别人的光,这或许就是饮水思源背后的浪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木拜西尔·麦麦提依明感触最深,他还记得,大学四年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视野。当自己还在费力改善哑巴英语时,其他学院的同学早就学会了德语、法语,当他在大二开始参与到纳米硒抗菌材料的研究中时,要用到的不仅是材料专业知识,还有医学知识的交叉运用。“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追求进步,不断端正科研心态,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木拜西尔·麦麦提依明说:“国家在芯片制造领域遭遇到的‘卡脖子’难题启示着我,未来,我将围绕集成电路互连材料开展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当我们突破自我的边界,以勤劳的汗水实现蜕变,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优秀本身。”
大学的价值追求和品格,将成为学生永远挥之不去的人生底色和集体气质
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甚至会伴随他们终生。在毕业典礼上,丁奎岭鼓励学生要坚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他说,交大人的精神底色既是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杨嘉墀等一大批前辈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辗转回到祖国倾尽所学,建设祖国的选择;也隐藏在改革开放后,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更多交大人为了国家发展甘愿隐姓埋名潜心研究的事迹中。
“在学校期间,你们与一个又一个交大前辈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耳濡目染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笃实奋进、建功立业的动人故事。”丁奎岭说:“交大赋予你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交大人传承不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也必将是融入你们血脉、永远挥之不去的人生底色和集体气质。”
“母校留给我的价值追求就是人生应当做难而正确的事。”今天来参加毕业典礼的是上海交大校友、电子工程系97届本科毕业生陈宁,他创立的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今年在科创板上市,他也是中国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设计者。
2014年他在美国博士毕业已经工作了9年。当时深度学习在视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他回到深圳创立了云天励飞,致力干打造中国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处理器芯片平台,赋能千行百业。但是在看了讲述父母如何寻找被拐卖儿童的电影《亲爱的》后,走出电影院他就决心要用人工智能助力天下无拐。
他谈到,在其他 Al 团队全身心投入互联网、融资宣传时,他带着团队驻扎在深圳龙岗公安分局,和干警同吃同住,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打磨技术,2017年开发的“深目”系统助力警方在15小时内跨省破案,解救回一名3岁的被拐小男孩。后来,“深目”陆续被复制到了全国 100 多座城市,找回了数千名走失的儿童和老人,也开辟了中国AI+安防的千亿级市场。
他也由此鼓励毕业生:“当你们开始攀登世界高峰时,你们会慢慢发现,你不仅代表了母校,也代表了祖国,更代表了对真理的坚持,对信仰的恪守,对自由的执着,对青春的不悔。”
作者:姜澎 储舒婷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邢千里摄、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