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许多技术已经在向着行业前沿探索。
“要把能源体系放在智能制造体系基础上才行。”近日,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智能制造数字化发展很快,能源需要社会大体系,需要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共同协作,也需要整个社会高度重视,才能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链利润分配
(资料图片)
对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现状,李世江认为,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评判要点是价格机制是否形成。相关企业都相对有钱赚,并且腾出更大精力支持企业发展,这一种利润分配状态才是良性状态。
李世江表示,对于周期特别强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抚平市场的波动,让产业健康发展,在周期中有所作为。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其实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材料是对整个新能源体系起着基础和支撑的作用。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是能量密度非常高的一个元素。元素周期表还有个锂,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把氟和锂结合起来,就是这个产品。”李世江谈到,六氟磷酸锂一直在迭代,最终结果是六氟磷酸锂的投资从原来的1万吨投资10亿元,后来降到6亿元,现在降到2亿元。
然而材料价格的波动总是存在,相比碳酸锂,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周期短,幅度大。2021年1月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价均价水平11万元/吨,到了12月底的时候已经涨至55万元/吨,年度涨幅达到400%左右;到今年3月初,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到达约60万/吨的最高点,与不足7万元/吨的价格相比,涨幅已超700%。近期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均价一度跌破30万元/吨。
李世江判断:“我们分析,六氟磷酸锂价格将来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高的时候很高,低的时候很低。企业家的责任是抚平市场的波动,让产业健康发展,我们有这种想法,也有决心。”
新能源体系的未来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的发展,李世江强调,要把能源体系放在智能制造体系的基础上。他举例说,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没有石器,石油时代的结束也不是因为没有石油。社会前进的根本,是人类对社会的理解过程。
面对如今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大幅增长,动力电池需求不断上涨,相关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已的现状,李世江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基于人类的共识,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影响到了地球。新能源革命需要推动者,而多氟多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
他表示,锂的上面是氢,用作燃料电池。锂的下面是钠,用作钠离子电池,它需要六氟磷酸钠。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三个高能元素,在氟的作用下,整个世界的新能源体系就此形成。“以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基础,形成了多氟多的新能源体系。新能源牵引新材料,新材料又支撑新能源,这是多氟多的新能源发展思路。”他说。
固态电池进展
固态电池,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行业“风口”。近日,LG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LG新能源持续投入研发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以攻克当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开发高度稳定的不含液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以克服电池安全难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仍然在致力于被业内认为不过是“中间过渡路线”的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对此,李世江认为,能量密度更加紧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但他认为目前固态电池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固态电池电解质我们也在研究。”他说,从液态电池到半固态电池再到全固态电池,这是发展趋势,其中有非常多的中间产品产生,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对推动电池的进步发挥作用。
他强调,新能源产业的终极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安全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整个电池体系更加健康。另一方面是能源体系的研究,研究氢燃料等终极能源。“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径要走,锂离子电池现在担任了一个主角。”他说,但是锂的资源支撑力度不够,上游锂矿资源我国还需要进口,此时就考虑钠离子电池。这三种电池都需要氟,氢燃料电池需要氟,锂离子电池需要六氟磷酸锂,钠离子电池需要六氟磷酸钠,“将来在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大有可为。”他谈到,任何体系的宏大命题都需要企业用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支撑。对于研发投入,李世江坦言:“目前我们投入属于中等偏上,下一步我们要加大。”
多氟多2022年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05%,同比2021年的4.39%有略微下降。但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是有增长,2021年研发投入为3.4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为5亿元。
“技术创新在推动社会前进,技术创新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矛盾,但那不是问题。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社会协同创新,我们愿意在协同创新方面和大家沟通,有些东西是要开放的,有些东西当然要尊重知识产权,要保护。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李世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