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 正文
“‘粽’享非遗,把祝福带回家”,节日仪式感拉满!
2023-06-24 08:32:13 悠游吉林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6月22日,在“龙腾春城·舟行吉水”吉林省第一届全国龙舟邀请赛活动中,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以“‘粽’享非遗,把祝福带回家”的主题文旅活动,通过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展示,吸引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体验购买,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与端午习俗带来的美妙,为端午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注入了新动力。


(资料图)

艺术表演领衔龙舟赛

伴随着民乐合奏《步步高》《彩云追月》《雨打芭蕉》《平湖秋月》《迎宾曲》等经典曲目轻快悠扬的旋律,在吉林省交响乐团的“民乐青年派”组合精妙的演奏中,吉林省第一届全国龙舟邀请赛正式开启。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在伊通河东岸,100面大鼓依次排开,来自吉林省交响乐团、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长春演艺集团评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百名专业乐手与演奏人员,组成“豪华”大鼓演奏阵容,百面大鼓敲响,旋律浑厚大气、激昂振奋,鼓声响彻伊通河两岸。

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齐声朗诵《端午咏屈原》,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在点睛环节,由民乐唢呐和百人大鼓共同演绎的《男儿当自强》充满力量和气势,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文化传承和发展

是本次龙舟邀请赛的重要主题

在伊通河西岸

“‘粽’享非遗,把祝福带回家”

主题文旅活动现场

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吉林非遗彰显魅力

本次活动精选了18个符合端午节节日氛围的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四大类,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近距离与非遗传承人交流,聆听非遗背后的故事,体验传统手工艺之美,共享这场文化盛宴,享受非遗体验。

其中,糖画、白氏面塑、关东泥人张、李氏葫芦画、李氏满族刺绣、韩氏草编、纸葫芦扎制、绳编、长春玉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非遗体验,进行现场传习、制作赏析。

鼎丰真糕点制作技艺、福义德道口烧鸡制作技艺、九台蜂蜜营蜂蜜制作技艺、老韩头豆腐串制作技艺、积德泉烧锅传统酿造技艺、千层戗面馒头制作技艺、满族大豆酱传统酿造技艺等传统技艺让市民能够现场品味非遗、感受非遗。

东发合商贸习俗、赵氏鹿茸炮制技艺则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民俗的乐趣与传统医药的健康。

书画艺术惊喜亮相

吉林省美术馆特别为市民和游客准备了扇面、福字、画册,杨铁英、张棋翔、王中宇、肖昕宇、宋宝昌5位青年书法家现场为市民书写扇面与福字,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让市民和游客得以体验传统文化与端午习俗带来的美妙。

快闪活动特别来袭

吉林省文化馆组织群众文化爱好者在人群中用快闪方式进行表演,在端午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大家火热的倾情演艺和优美的舞姿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吉林省文化馆文艺部副主任李阳表示,为了这次活动,我们精心准备了大合唱、诗朗诵,还有古筝、古琴表演,让传统文化走进群众,更加亲民,让群众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趣味互动目不暇接

吉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小朋友进行双层楼阁龙舟、多人持桨龙舟等模型拼插,让孩子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感受端午文化和习俗的魅力。

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配件,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了一条条威风凛凛的大龙舟,他们兴奋地举起亲手制作的龙舟模型,露出了开心灿烂的笑容。

“进啦!”投壶处传来的阵阵欢呼引人注目,络绎不绝的长队展现了市民和游客对投壶游戏的极大兴趣,古趣今又展新风,大家都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并互相传授投箭入壶的角度和方法,现场热闹非凡。

“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端午传统民俗,感觉非常棒,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市民陈先生说道。

绚丽精巧的手工艺品、味美香飘的美食佳肴、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群众在端午佳节感受节日氛围,品味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让大家在互动中体验端午民俗,感受吉林非遗魅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派出百人鼓乐队表演、百人诵读、民族管弦乐队演奏、民歌演唱以及包含非遗项目展示、书法家现场书写、古琴古筝演奏、投壶及龙船模型拼插、旗袍和古装快闪等多项,近600名演职员参与。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