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 正文
世界快消息!捐髓救人,本科直博!这位“00后”太励志
2023-06-24 07:45:58 生活报

6月初

华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子刘轩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捐髓救人


(资料图)

带来的还有一个关于学霸养成的励志故事

挽袖捐髓,为7岁血液病女孩点燃生命之光

6月12日12时,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经过近4小时的采集,刘轩成功捐献19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7岁血液病女孩点燃生命之光。

2020年11月,正在读大一的刘轩收到一份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单页,知道此举有可能救人于危难,他和几名室友一起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3月,“百万分之一的缘分”悄然而至,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刘轩当即同意捐献,“能够配型成功,是患者的幸运,更是我的荣幸,不能辜负了这份殷切的期盼”。

经过严格的高分辨配型、体检等程序,刘轩于6月7日住进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6月12日上午8时30分,刘轩正式进入造血干细胞采集环节,汩汩流动的鲜血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过滤,点滴汇聚成生命的火种。随着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刘轩成为全国第15478例、湖北省第5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除了打动员剂时会感到腰酸背痛,采集过程并无明显不适。”刘轩坦言,做出这一决定之初,他在亲戚朋友中间也遇到一些阻力,老人们理解的“捐髓”就是字面意思,以为要抽取骨髓。他只得耐心解释,采集造血干细胞与成分献血过程基本相似,不影响身体健康,还可以挽救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需要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决不退缩。”刘轩表示,很开心能够帮到患者,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

直博!学霸少年是这样养成的

2020年7月,利川少年刘轩以640多分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三年后,取得直博中科院的资格。

“不是学霸,只是更早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刘轩回忆,小学和初中阶段,他成绩不温不火,在班级处于陪跑状态。直到初中二年级,一个十分要好的“发小”意外离世,巨大心理冲击之下,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刘轩思忖良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人活一辈子不能浑浑噩噩,不论为国家、为家庭还是为自己,都应当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做贡献不止拼学业这一条路,但好好学习有助于做更大的贡献。”

早晨4时起床读英语,晚上11时半才休息,每天至少比别人多出4小时学习时间,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刘轩成绩突飞猛进,从“跟不上”到各科目接近满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事实上家庭在其中的作用更重要。”刘轩坦言,父母的言传身教给了自己很好的引导,一家人围在一起读书学习,是最温暖的亲子时光。

刘轩说,父亲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晚上自己做作业,父亲就在一旁读书备课。作为内科医生的母亲,为了陪伴儿子读书,“跨界”备考律师资格证,尽管最后也没有考上,但厚厚一摞法律书籍已然翻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受益终身的事情。”刘轩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不论哪个学习阶段,抓住课堂45分钟,就成功了一大半;其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涵盖了大部分知识点,要认真完成;要学会高效地利用时间,制定目标并严格按计划进行;兴趣爱好是很好的解压方式,劳逸结合才能激发持久的热情。

科学是神圣的,要像朝圣者那样去做科研

五光十色的化学反应,使刘轩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高考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化学专业。得知目标高校入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刘轩入学前便着手准备。

据了解,“拔尖计划”旨在培养杰出的科学家,在新生入校后便会进行选拔考试,所有学生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考试科目包括数学、英语和专业课,70%的知识点来自高中课程,30%来自大学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自学能力。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放松一把,刘轩已启动新的学习计划——上午复习英语和数学,下午学习专业课,确保每天不少于6小时学习时间。刘轩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入选“拔尖计划”的大学生,超过90%可在基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约70%的学生可获得保研机会,代价是要面对更加残酷的淘汰机制。刘轩说,“拔尖班”会通过不断的考核,动态淘汰跟不上学习节奏的学生,同时从普通班吸收品学兼优的学生进来。“入学时的25名同学,经过三年动态调整,目前还剩下19人。”

奋斗不息的刘轩,会怎样看待“躺平”的生活态度?他说,生命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每个人都试图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这段旅程熠熠生辉。学习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这样的快乐是躺平者体验不到的。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它为什么会这样,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在刘轩眼里,科学很神圣,要像朝圣者那样去做科研,“慢慢走不要停,不确定未来能走多远,但只要能走在这条路上,就很开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华中科技大学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