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四红
来源 |北京商报
2023年进度条近半,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出现重大人事变动。6月18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盛银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在内的至少13家消金公司现人事变动,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总裁、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等核心职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业内看来,核心岗位的变动,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较大,往往会带来后续战略和人事上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还有待市场检验。各地银保监局也在逐渐细化落实银保监会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部署。
01
半年内13家机构现高层换血
持牌消金最近的一次履新来自盛银消费金融。6月14日,辽宁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核准陈劲伟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陈劲伟任盛银消费金融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盛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2月,是辽沈地区唯一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北京商报记者从盛银消费金融处获悉,陈劲伟曾就职于多家金融机构,拥有二十余年金融行业零售业务、互联网金融等从业经历,系2022年12月加入盛银消费金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就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底,辽宁银保监局还曾核准陈劲伟为盛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董事的任职资格。
消金高层“换血”最为频繁的是在2月、3月。2月中,除了盛银消费金融的任职动作外,2月24日,银保监会一日核准了两家消费金融机构的高管任职资格。其中青岛银保监局发布公告,核准张西铭海尔消费金融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张西铭于2021年9月加入海尔消费金融,于2022年3月获批担任海尔消费金融副总经理。
另一家则是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湖南银保监局披露的信息显示,经审查,核准王霁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而在截至当月的最近3个月里,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已经发生了数次高管调整,独立董事、总经理助理、风险总监等岗位都经历了一轮“换血”。
而在3月,同样有三家消金公司高层变动。其中,兴业消费金融副总裁杜一谦任职资格获批,小米消费金融董事、董事长岳凯任职资格获批,此外还有中银消费金融首席财务官车宣呈任职资格获批。
另综合年内整个消金行业变动情况,近半年以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已有盛银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在内的至少13家消金机构现人事变动,岗位不乏董事长、总经理、总裁、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等核心职位。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消金机构董监高频繁变动,是消金机构居安思危、顺应潮流的代表体现。引进新型管理人才,既有利于借助人才经验为机构提供专业力量,也能够激发公司内部变革、团队创新的激情与活力。
02
多机构回应系“正常人事变动”
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的变动,与公司的变化及行业竞争有关。
一方面,既有因消金公司股东变更、股东人事变动和新业务开展,而进行的董事和新增高管人员调整;另一方面,消金公司之间、消金公司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金融进入精细化发展的转型阶段。业内认为,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业务调整和高管的变动都可能增加,人才在各类机构之间也会多向流动。
对于年内多次重大人事变动,就其中原因及后续影响,北京商报记者也从多家消金公司处采访到了原因和后续计划。
小米消费金融公司称,上任董事长洪锋因个人原因卸任董事长并将继续担任董事。新任董事、董事长岳凯加入,这都属于公司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新任董事长岳凯具有近20年金融工作经验,现任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具有丰富的金融实践经验和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其加入进一步充实我们的治理团队,有利于公司稳步发展。
中原消费金融方面同样称本次变动属于正常人事变动。中原消费金融上任董事长由中原银行副行长李玉林担任。随着中原消费金融第二届董事会换届,中原消费金融董事长也变更成了马景鹏。
兴业消费金融则称,公司人员去年变动,前任监事长退休,年内变动属于新的接任。去年上半年新调入一名副总裁(胡刚)。现在董事长、监事长、总裁、三名副总裁属于正常配置。
此外,海尔消费金融同样提到属于正常管理层变动,公司将积极服务好新市民、乡村用户。
对于行业高层变动,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认为,从缘由上看,有几个方面,第一是领导层正常退休,需要人员继续晋升;第二是股权变动带来管理层变动;第三则是行业竞争加剧,合规性增加带来的经营方向调整,也会导致管理层变化。“这一方面说明行业对于2023年业绩期望值在增加,另一方面也释放行业竞争在持续加剧的信号。”
王蓬博认为,高层变动势必带来经营思路的改变,不受历史拖累,也会更加符合现有条件下的行业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和合作的连贯性。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则称,高管变动,往往有利有弊。一般来说,董事长和总经理等核心岗位的变动,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比较大,往往会带来后续战略和人事上的进一步调整,而这种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还得市场检验。而在正常范围内的高管人员更迭,引入专业能力更强的人才,新陈代谢,对公司是有利的。但凡事有个度,如果过于频繁的变动则往往表明公司的战略和管理不稳,对业务开展并不利。
03
如何应对行业分化
持牌消费金融高层变动,也成为各家机构顺应行业变革、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
目前,消金行业分化加大。王蓬博认为,这也会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对自身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从长远看,加强自营能力建设是消费金融机构未来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行业最新发展形势,苏筱芮同样称,目前看,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系等各种“派系”中以银行系实力最为强劲。在她看来,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有如下重点,一是关注各类成本,涵盖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等,尤其在利率不断下探的大背景之下,发掘更加精准触达客群的渠道和路径;
二是关注重点客群的消费需求,例如“新市民”“低龄老人”等客群,并切入高频场景实施客户转化;三是继续投入科技研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助力风控,为贷后业务减轻压力。
“从去年开始,服务新市民群体的消费金融产品确实在逐渐增加,包括各大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等,都对触达新市民群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王蓬博看来,从今年来看,对这类增量市场的争夺也将会成为行业重点。如果能够做到让商户和用户以及平台多方受益,这样就等于增加了对场景的把控力度,培养新的用户黏性,也有利于增加护城河的深度。
于百程则称,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2022年消金公司业绩增长放慢,但增速还比较高,另一方面,今年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愈加重要,给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带来整体机会。目前看,消费金融行业依然处于不断规范、利率下降、持续数字化以及竞争者增多的格局中。
接下来,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展望后续,他认为,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将是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持续加强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