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在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同德村润德庄园的枸杞地里,村民们已经开始俯身采摘着头茬枸杞。一颗颗红艳艳的枸杞好似红宝石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前来采摘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手持篮筐,不一会儿就将手中的篮子装满。
村干部冶学云向记者介绍,同德村是目前同心县建成的最大生态移民村,安置了来自县内东部山区3个乡镇11个村的6310名群众。搬出大山之前,多数村民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资料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们把枸杞产业作为全县‘4+X’产业之一,争项目、引资金,强化政策,搭建平台,将小枸杞发展出大产业,让一粒粒红色果实,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红色钥匙’。”同心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春燕说。
如今,同德村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500多亩,村里的枸杞加工车间每年处理加工枸杞鲜果1.5万吨以上。
2018年,在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支持下,中国供销集团投入“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公司下属供销惠农公司润德庄园枸杞农特产品加工中心项目,支持同心县发展枸杞产业。
项目建成后为当地村民带来大量的就近务工机会。来自移民村的马金花已经连续8年在庄园从事枸杞采摘,“我是从大山里搬迁来的,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枸杞,现在一家三口人都在庄园里务工,一年下来能挣八九万呢。”
供销惠农公司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嘉介绍,基地全年枸杞采摘时间为100天左右,夏季60天、秋季40天,高峰期每天的用工量约3000人,人均日收入100多元,每年为当地村民支付采摘费用约1500万元,全年支付劳务费约3000万元。
“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科技服务团队’的运营模式使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得到大幅提高,每亩土地的经济效益达到3万元左右,比起传统种植收益提高了10倍左右。”郭嘉说。
在润德枸杞加工车间,200多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操作,鲜红的枸杞经过传送带送往各个加工环节,经过分拣、精拣、静电除杂、发酵、紫外线杀菌等工序,最终生产出来的枸杞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枸杞产业要想取得突破,必须走精深加工的路子。郭嘉告诉记者:“我们打破传统‘吃枸杞’的边界,提出‘今天起喝枸杞’的液态枸杞理念,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出十余款枸杞加工产品,形成了枸杞原浆、枸杞酵素、枸杞特饮等液态枸杞产品体系,研发培育出系列的枸杞新品,使得企业产业链条在不断加长和延伸。这些加工产品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销量还不错。”
随着同心县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移民村村民开始参与到枸杞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中。枸杞产业已成为支撑同心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更好地带动枸杞产业发展,同心县正在把更多的枸杞种植企业聚集起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努力让这张“红色名片”更加耀眼。
中国供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展枸杞产业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接下来,我们还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探索枸杞产业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制定合理规划和目标,推动枸杞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