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山乡,红到发紫的杨梅从山林探出。眼下,我市各地杨梅全面开采,集中上市。温州各地从马路边到街市,随处可见杨梅售卖的热闹场景,温州杨梅还打“飞的”远销阿联酋、意大利等多国。
杨梅是温州第一大水果,总种植面积达33.7万亩。温州是浙江三大杨梅主产区之一,在这里,没有什么水果成熟的盛况能和杨梅媲美,而各类杨梅节庆活动更是层出不穷。随着省内杨梅纷纷开启“梅”好时光,温州杨梅如何在品质、品牌和市场上实现进一步突围,让杨梅挂在枝头,让梅农甜在心头?
【资料图】
枝头杨梅丰收
“今年杨梅管够”
“去年基地收成杨梅1万斤左右,今年产量预计有10万斤。”在文成县珊溪镇,52岁的梅农朱应瑞种植了350亩杨梅,今年基地杨梅大丰收,令朱应瑞喜上眉梢。
新鲜摘下的杨梅,当天随着冷链被发往上海、杭州等地。“都是老客,去年天气不好,树上杨梅没几颗,本地人都说没吃够。今年丰产,杨梅管够!”朱应瑞介绍。
朱应瑞靠着精心管理,杨梅获得了稳定客源,其基地还和当地的珍谷酒业合作,将杨梅制作成杨梅果酒等系列产品,利用技术优势,将杨梅附加值提高50%,延伸带动周边300余户杨梅种植户增收150余万元。
珊溪是杨梅大镇。在珊溪镇库里人家“共富工坊”,直播间里主播在镜头前推介东魁杨梅,工作人员忙着联系梅农收购杨梅,按杨梅大小进行分拣、冷库预冷、包装发货。该“共富工坊”签约了57家农户120人,依托文成杨梅产业三位一体农合联开展农资化肥种子销售、农产品展示展销、农技培训、农产品线上销售等业务,让散户吃下“定心丸”。
早在6月8日,阿联酋多家生鲜超市上架的一批文成黑炭杨梅,便来自这个“共富工坊”。“温州首批‘出海’杨梅,每盒25颗,每颗约12克,甜度12度,运到海外后售价约为每公斤240元人民币。”文成县杨梅协会会长周作荣介绍,今年杨梅盛产,也为出口增强了信心。
杨梅素有“一日味变,两日色变,三日全变”特性。周作荣介绍,文成杨梅从树上摘下来,经预冷抽湿、挑拣称重、密封包装等流程后送入冷藏室,后马上包装,进入运输链,最大限度锁住杨梅的“鲜”,送达国内外消费者手中。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丹介绍,进入6月,我市杨梅大规模上市,目前供应稳定,今年我市杨梅产量可达12.5万吨,较去年提升6%。去年杨梅上市后期产量少,价格就高,今年杨梅价格回归正常。“一亩田”的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温州杨梅产地上车价稳定在13元/斤左右。
科技保障好味
“留住瓯越杨梅最佳品质”
杨梅在我国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全国栽培面积500多万亩、年产量近200万吨,浙江独占132万亩、71万吨;全国共有430多个品种(系)杨梅,浙江就占了183个。根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调查,瓯海、文成杨梅的面积、产量、产值领跑省内,丁岙梅、东魁等温州主栽品种,也以品质好口感好而跃居杨梅“江湖榜”。
目前我市杨梅主要分布在瓯海、龙湾、文成、泰顺、永嘉、乐清、瑞安等县(市),瓯海、龙湾获“中国杨梅之乡”称号。温州种有丁岙梅、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等全国四大良种,以及少量的地方品种,其中东魁杨梅占60%以上。
除各种杨梅文化旅游节外,5月初,我市发布十大杨梅采摘游路线、二十大杨梅精品园,推介杨梅业的农旅融合。但近年来,杨梅也面临着凋萎病、品种退化等危机。丁岙梅由于树枝老化,人为失管等因素,曾一度品质下降。为振兴丁岙杨梅产业,2021年环大罗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获准创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将提振杨梅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入实施“五优工程”,大力推进丁岙杨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优质新品种培育,形成了杨梅智能精准补光技术等13个研究成果,启动杨梅精品园建设,以留住杨梅的最佳品质。
今年,茶山丁岙杨梅4月底陆续上市,摘得“浙江杨梅第一早”。
品牌突围有望
“温州杨梅走向世界有底气”
近日,2023青田杨梅上市(温州)发布会暨青田农文旅(温州)推介会举行,向温州市民推介青田杨梅及系列农文旅产品。市民朱先生就和朋友前往青田采摘杨梅:“青田离我们很近,去采摘也很方便。”
杨梅“江湖”之争,温州杨梅不得不正视外围冲击。
这些年,温州杨梅产业总量虽然保持稳定,但在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美誉度提升、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产业与市场衔接度不高、年轻果农出现断层、品牌化意识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等。
而在我市周边的杨梅产业却发展迅猛,对温州形成夹击态势。近年来,青田在全省率先推广避雨栽培、智慧大棚等现代种植技术,推行“五户联保”“一品一策”等质量安全管控模式,做到种植、防虫、避雨、采摘、包装全流程标准化生产。
仙居杨梅产业实行政府主导、品牌引领、企业(合作社)组织加工销售、农户生产的经营模式,着重推出“神仙大农”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在全县形成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杨梅休闲观光、杨梅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县杨梅产值突破10亿元,其品牌价值达24.98亿元,全产业链价值35亿元,直接促进梅农户均增收3.3万元。
面对各方压力,胡丹认为,温州杨梅下一步应该产业化、品牌化,才能稳住品质、打开销路。今年,温州谋划重点打造“六个一”农业产业,其中“一个果”就包括杨梅和瓯柑,温州水果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将在品牌打造、深加工、三产融合等方面发力,这对杨梅来说,或许是一个延续辉煌、“梅”开二度的契机。
原标题:温州杨梅,能否“梅”开二度?
记者金朝丹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