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郭晓洁 刘琛 广州报道
(资料图)
建筑领域减排对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相关数据显示,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超一半,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建筑领域碳排放也占大头。
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巨大市场需求带动了建筑领域绿色信贷规模的迅速增长。
尽管绿色建筑市场巨大,绿色信贷缺少前置认定依据,绿色建筑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融资未获得差异化支持等问题,仍是金融支持建筑领域减排的几大难题。
在绿色信贷规模增长的背后,绿色金融项目的绿色信息披露欠缺,绿色建筑环境效益评估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此,部分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出台系统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专项指引政策文件,并建议将建筑碳资产引入碳交易市场,通过有效的政策体制和市场机制保障,提升建筑领域碳减排意愿,降低项目投资风险,让银行看得懂、信得过、敢投放。
绿色建筑市场巨大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大都会城市聚集,服务业的比例越高,建筑排放的比例越大。
WRI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和商业建筑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广州、深圳和香港三个城市的排放量占建筑领域总排放量的60%。其中,香港尤为明显,香港绿色建筑议会数据显示,建筑物用电占总用电量的90%,并为香港制造超过60%碳排放。
建筑领域巨大的碳排放量催生了碳减排市场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碳中和协会创会会长胡伯杰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跨国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减碳要求已延伸至建筑领域。目前,在香港、上海等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出于ESG、企业社会形象、碳中和承诺等因素考虑,已开始向其所租用的物业提出要求,希望其所在的写字楼尽快实现净零排放。
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而言,获得绿色建筑认证是获得金融机构支持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为例,该项目运营方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在设计方案中引入可持续建设指标的各项指引,充分运用BIM、微气候模型、能源分析模型等智能方案,通过设计、施工、运营多方协作,实现了建筑质量、经济性、效益与绿色节能的结合。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在建成后顺利取得LEED金级权威认证,与此同时项目也得到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绿色融资上的青睐。2022年10月31日,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发行由中国银行担任牵头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的“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定向资产支持票据”,产品规模达到100亿元。该案例也入围了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据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系统LEED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全国共有近11000个LEED项目,总面积超过4.7亿平方米。相较于2021年,2022年全国新增1688个LEED注册项目,同比增长17.3%。
从地域上看,截至2023年5月底,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共拥有超1160个LEED认证项目,其中香港总项目数355个,占比超过30%。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数量不多,但拥有的LEED认证项目却占到全国的20%。
对于新建建筑而言,项目融资和绿色认证时间错配是目前存在的矛盾之一。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李觐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全面停止,建筑项目的绿色认证必须要在工程竣工后进行,而银行出于合规方面的担忧,在建筑项目拿到绿色评价认证前难以将其纳入到绿色金融支持的范畴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部分保险公司与银行联合推出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即建筑竣工若没有实现融资前承诺的绿色或节能性能承诺,保险公司将依据合同进行赔付。
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与兴业银行合作,通过“银行贷款+绿色保险”模式支持了广州天河奥体公园和广州市荔湾区兴隆广场两个项目。通过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发挥保险保障及增信功能,解决了绿色信贷投放与绿色建筑评定之间的时间错配问题,探索了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也有部分银行在尝试通过挂钩贷款的方式,将绿色建筑标识作为信贷合同的履行承诺。据悉,河北省、宁波市等地出台了面向绿色融资的绿色建筑预认证办法,由住建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出具预认定证明。
在存量建筑节能减排方面,基于能源合同管理模式项下衍生出金融产品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既有建筑节能减排前期投入的问题。
广东粤信鼎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粤信鼎能”)董事长陈楚雄向记者介绍,目前建筑楼宇项目能源合同管理主要有几种常用模式,早期以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为主,即能源管理公司事先承担建筑物节能改造的费用,与业主、管理方确认节能量后,双方按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
但在实际操作中,节能量如何公正核算是一大难题,如天气、业态、品质、人流量等不确定变化因素,都会影响能耗使用情况。
陈楚雄表示,近年来包括粤信鼎能在内的部分能源管理公司,在探索运用新模式,即能源供应服务模式,该模式同样由能源管理公司事先承担建筑物节能降碳升级改造的费用,但在费用支付方式上,在约定的合同运营期限内(通常为15年),业主与管理方以合同约定的单价,向能源管理公司购买冷气、暖气、热水服务等。
该模式免去了业主和能源管理公司双方基于能耗核算结果的分歧,但也对能源管理公司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胡伯杰透露,目前已有能源科技公司尝试通过储能技术为工业园区等建筑建设储能设备,在电价高峰时通过储能调节发电,以整体降低业主单位的能耗费用支出。
无论是哪种模式,节能改造企业都需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据悉,目前不少金融机构通过发放中长期贷款、保理等产品,以项目合作期间的收费权质押及节能改造设备抵押,提供绿色信贷支持。
让银行看得懂、信得过、敢投放
绿色建筑市场巨大,但如何让银行看得懂、信得过、敢投放,是当前绿色建筑领域需面对的问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荃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尽管近年来支持绿色建筑的绿色金融规模增速很快,但部分资金需求端的绿色建筑建设单位或者节能改造单位,对绿色金融带来的好处感受还不明显,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建筑减碳的实际效果还有待提高。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包括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绿色建筑融资未获得差异化支持;绿色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未能很好匹配绿色建筑和建筑减碳的融资需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取消后,绿色建筑的绿色信贷缺少前置认定依据;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缺失,忽视实际绿色效益等。”周荃表示。
周荃认为,目前针对新建建筑的绿色信贷属于开发贷范围,认定标准相对明确,从资金规模上占总量比例较大。但从调研情况来看,针对存量建筑减碳的绿色信贷存在认定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实际规模比较小。
WRI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到2060年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投资需求约2万亿元,其中改造既有建筑1.91万亿元、新建绿色建筑1028亿元、应用可再生能源390亿元、超级和近零建筑61亿元。
因此,如何解决既有建筑改造的资金需求,是建筑领域碳减排的关键。尽管金融机构在逐渐完善能源合同管理融资模式,但投资回报期过长造成的资金缺口,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既有建筑改造的进程相对缓慢。
如何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调动业主及能源管理公司的积极性,以减轻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顾虑?
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李觐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引入建筑碳资产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模式。与常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投融资回报期的确较长,但其降碳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能够将这部分减碳量转化为可量化的碳资产,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绿色建筑的投资回收期。
在具体操作层面,李觐建议按先易后难原则,推动编制低碳建筑、建筑技术碳资产量化方法,特别是今年广东省发改委等7部门发布的《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2023-2025)》中明确要求,提高中央空调电制冷机房全年平均运行能效,这些技术在华南地区节能减碳效果明显、容易量化,应优先鼓励这些建筑碳资产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兑现绿色建筑碳价值。
目前,武汉等地正在推动建筑行业纳入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部分能源管理企业开始关注建筑碳资产。
陈楚雄向记者表示,粤信鼎能目前正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和绿色金融支持工具,加大对有需求升级改造的建筑楼宇的合作,帮助客户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加快向低碳化转型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可量化的单位碳排放强度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正与广州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合作,共同探索将建筑楼宇碳减排量率先纳入碳普惠自愿交易机制。
“我们会将模型和平台搭建好,若未来通过能源合同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后产生的碳减排量可纳入碳普惠市场,既有建筑改造所产生的碳减排量价值将得到实际体现,这将有力推动全社会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陈楚雄表示。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推动金融支持建筑领域减排,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从政策支持、标准认定、市场交易机制等多方面给出明确的指引。
目前,湖北、河北等地已出台金融支持建筑减排的相关文件。广东建筑领域减排市场容量巨大,业界也期待有相应的系统性指引以推动体制机制的完善。
周荃透露,目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正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专题研究工作,充分调研了解国内外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情况,多次与人行、金融局等金融行业管理部门展开座谈交流,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文件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