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正文
西安“城市封面”学术年第一期主题沙龙暨高新区城市客厅·大师季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2023-06-22 17:12:38 中国日报中文网

作为西安最具科技创新动能的丝路科学城,这两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总设计师任力之曾表示“从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到现在,丝路科学城基本实现了园区高品质、高效率的建设目标。任大师相信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发展的关键力量,丝路科学城也一定能够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每一个项目上,真正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科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建设产城融合的理想之城和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资料图】

6月20日,马清运、马岩松、国际知名事务所gmp合伙人Stephan Rewolle,AECOM执行总监Lee Parks四位建筑设计大师齐聚西安城市客厅的丝路创智谷,参与“城市封面”学术年第一期主题沙龙活动,充分探讨了文化建筑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的赋能、智能化与建筑的关系等主题,并针对区域发展给出了建议和表达了对丝路科学城的美好预期!]

古丝绸之路通过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交流,助力古都西安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历史文化“朝圣之地”,而今,在科技与信息时代,一座座崛起的文化地标建筑如何能再度跨越时间与距离的阻隔,塑造出新的城市封面与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6月20日,以“折叠丝路”为主题的西安“城市封面”学术年第一期主体沙龙暨高新区城市客厅·大师季启动仪式在丝路科学城丝路创智谷举行,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总建筑师、马达思班创始合伙人马清运,MAD创始人、合伙人马岩松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与国际知名事务所gmp合伙人Stephan Rewolle,AECOM执行总监\景观部门负责人Lee Parks共同探讨“建筑群像——信息时代下的城市与建筑”。本次活动旨在立足城市建筑塑造区域文化品牌,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呈现出前沿、多元的城市建筑创新观点。

大师云集,论道发展。现场,四位国际大师围绕城市发展中文化建筑集群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从展望国际到“折叠丝路”,从地域建筑到城市文化,深入剖析文化地标建筑赋予城市发展及产业腾飞的特殊意义,探讨如何将丝路文化的影响力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去,将顶级建筑资源转变为文化影响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理想城市。

马清运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作品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国文中心不仅是文化的、也不仅是商业的,是承载着城市复合功能的;设计初心是理性的表达,一切功能的创新最终呈现的是形式的创新,项目给大家呈现的是错落有致的退台立面,每一层都是非典型的平面。”

马岩松从科技、自然、艺术的角度阐述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愿景,直言在人工智能加速崛起的时代,建筑必将成为艺术;

Stephan Rewolle说道:“西安拥有三千年历史演变而来的特殊的城市结构与建筑,传统文脉与现代功能在这座城市中完美融合。”

Lee Parks则畅谈了数字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建筑发展与城市美好生活,希望以建筑为媒,重构人与自然的连接。

承载大师精神,共建文化高地,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打造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首发文化地标,将填补丝路科学城文化地标性建筑空白。

同时,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项目所在园区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的整体规划及功能开发,在国内新城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其城市空间功能科学性,城市级公共服务配套合理性,TOD模式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整体可持续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次活动,得到全国及本地三十余家主流媒体、设计界媒体、自媒体关注和聚集,也开启了西安城市客厅·大师季的帷幕,搭建了兼具国际与前沿视野的城市文化建筑领域交流平台,为新时代城市文化地标塑造及文化产业发展碰撞出思想火花。

活动最后大师们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沙龙,感谢本次活动主办方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同时也表达了对区域发展的认可和美好预期,“通过半天短暂的走访,我们对丝路科学城高起点、前瞻性的规划有初步认知,感触到区域生态、人文、国际化的多元融合,同时也看到了区域的发展速度,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本次活动主办地丝路创智谷等重点项目的建筑品质已经显现,这里将会越来越好......”并为区域发展献计献策:

马清运表示:“我们必须坚定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对西安来说,国际化是我们的新需求,而不是缺失的东西。区域要发展的更好,要以开放的姿态吸纳更多的国际上的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到区域建设中来。”

马岩松表示:“将科技、自然、艺术融入城市发展,将传统的核心精神‘创造性’应用到新区建设,必将更好的推动城市发展。”

Stephan Rewolle表示:“将智能化与科技化的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实现城市品质与功能提升,赋能美好生活。”

Lee Parks表示:”城市的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希望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更多地关注自然,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需求。”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