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房企土储换仓,跟着人口、产业、资金新流向走|天天视讯
2023-06-22 16:02:59 蓝鲸财经

" 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优中选优 " 已成为房企投资的共识,市场仍在筑底时,投错一块地可能就意味着难以承受的代价。

历经行业深度调整、三年疫情影响后,哪些城市仍旧值得投资?


【资料图】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 中国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排行榜》,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吸引力排名仍位列前四,优势明显;杭州、成都、南京等 1.5 线城市各项指标表现较好,排名仍位居前十。

排在 6 — 10 位的是成都、南京、苏州、武汉、西安,这些城市经济及人口规模大,产业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旺盛。不过,武汉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排名下降两位;南京、苏州房地产市场韧性凸显,排名均提升 1 位;西安人口连续多年快速流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吸引力跻身前 10 位。

排在第 11 — 20 位的是长沙、重庆、合肥、宁波、青岛、济南、天津、郑州、佛山和东莞。不同城市或受疫情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排名有所下滑;或市场活跃度高,排名有所上升。

2023 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 TOP50 城市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测算

上述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增减背后,是产业动向及其引起的人口流向。中指研究院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房地产行业呈现出存量和增量并行的态势,人口、产业和交通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人口和产业,对市场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 人 " 去往哪里?

人口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础,其总量和增量均直接影响住房需求空间。

2022 年,全国总人口出现 60 多年来首次下降,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趋势发生新的变化。

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整体呈现流出态势。

其中,珠三角制造业、外贸等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短期内就业人数减少。此区域内 9 市除珠海外,常住人口均下降,其中东莞、广州分别减少 10 万人、7.6 万人,深圳特区自设立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常住人口减少 2 万人。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持续缩减,2022 年仅石家庄、唐山、沧州等少数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北京、天津分别减少 4.3 万人、10 万人。

长三角、长江中游多个核心城市人口明显增加,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显现,长沙、杭州、合肥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三。

该机构指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发达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间较强的产业协同性。

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发达,人口增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2022 年常住人口增加 17.2 万人,增量居全国第二;合肥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加持下,人口吸附能力居全国第三位,2022 年常住人口增加 16.9 万人;不过,上海近些年人口增速整体呈放缓态势,2022 年受疫情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冲击,部分产业外迁,人口流出明显,全年常住人口减少 13.5 万人;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核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承担创新带头角色,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其中,长沙工程机械、汽车、生物等支柱产业的高速发展,吸引更多人口聚集,2022 年常住人口增加 18.4 万,居全国首位;南昌产业聚集效果明显,全年常住人口增长超 10 万人,位列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二。

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人口虹吸效应持续显现,西安和贵阳常住人口增量超过 10 万,成都人口增加 7.6 万人,核心城市凭借经济较快发展、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强化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

中原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则普遍下降。

产业和钱流向哪里?

在这轮新的人口流动中,产业是吸纳和吸引人口的根本要素。近些年,新一轮技术革命开启,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各地聚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核心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先发优势或带动产业链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 " 中国新经济企业 500 强 " 研究成果,2022 年中国新经济 500 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为 407 家,占比超八成,为新经济的创新高地;北上深三城企业数量稳居第一梯队,聚集新经济 500 强企业最多,合计数量达到 216 家,比例高达 43.2%。

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新经济 500 强企业数量也占据明显优势,为 422 家,占到总数的 84.4%。

中部地区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分别为 37 家和 34 家,占比分别为 7.4% 和 6.8%;东北企业数量最少,仅有 7 家,占 1.4%。

生产总值方面,总体来看,2022 年我国 GDP 万亿城市数量与上年一致,仍为 24 个;110 个城市经济总量在 3000 亿元以上,较 2021 年增加 5 个;24 个城市 GDP 超万亿,数量与 2021 年持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 38%,较 2021 年小幅下降。

具体到城市,上海、北京、深圳经济总量保持前三位;广州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 年 GDP 仅增长 1%,位列全国第 5,被重庆超越,这两个城市 GDP 均在 2.9 万亿左右;武汉疫情后经济逐渐恢复,GDP 再度超过杭州,位列全国第 8,武汉、杭州 GDP 均近 1.9 万亿;东莞受疫情及外部订单减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名次较 2021 年下降 2 位,但仍保持在万亿 GDP 之上。

另外,2022 年常州、烟台 GDP 均达 9500 亿元以上,即将迈上万亿台阶。

从增速来看,2022 年,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全年 GDP 增速为 3%,多数城市受疫情冲击,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仅个别城市增速超 10%(金昌、宁德)。

在万亿以上的城市中,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如上海 2022 年 GDP 下降 0.2%,北京、广州、天津、郑州等城市 GDP 增幅均在 1% 左右。

聚焦核心城市群进行投资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日益明显,优势区域因市场需求支撑较强,在下行周期中成为企业业绩 " 压舱石 "。聚焦这些优势区域进行投资,有助房企成功穿越周期。

据中指研究院报告,2022 年,主要城市群经济人口规模及发展水平优势明显,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在土地面积仅占 11% 的情况下,经济规模在全国中占比达 53%,常住人口数量占比 42%。

经济与人口的高度集中也为住房市场发展带来巨大优势。2022 年五大城市群商品房销售面积占比为 48%,销售金额占比达 6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由 2021 年的 56% 提至 58%。

各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吸引力占据鳌头,有 14 个城市位居全国投资吸引力前 50。前述机构指出,2022 年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受疫情影响调整幅度较大,但热点城市基本面良好,市场韧性较强,2023 年以来市场情绪逐步修复,土拍热度也带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企稳。

珠三角城市群的 9 城中,有 7 城位居投资吸引力前 50。机构称,虽该城市群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大规模外流,但城市群经济发展韧性凸显,产业升级进程加速,有望迎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珠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存在恢复预期,但区域复苏节奏有赖于广深市场恢复速度。短期来看,随着政策持续优化、人口加速回流,核心城市市场情绪有望改善,销售或有所修复,带动区域市场有序复苏。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城市内生动能逐渐修复,但人口持续外流,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释放空间受限。其中,北京市场仍是驱动京津冀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动能,销售市场整体平稳,政策有空间,市场预期有望逐渐修复;天津人口持续外流对房地产市场形成一定制约,但产业和人口规模对市场形成支撑,其余城市市场企稳或需更长时间;河北三四线城市市场仍承压。

成渝城市群区域内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机构分析,成都楼市保持较强韧性,政策仍存优化预期,市场成交有望保持在高位,城市投资吸引力强;重庆受产业结构调整及商品房库存偏高影响,市场信心不足,土拍情绪仍不乐观,短期市场承压,中长期市场空间仍在。

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集聚能力强,但短期房地产市场恢复动力弱,市场企稳仍有赖于经济恢复及政策带动。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