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 正文
今日端午,上海这些彩旗飘扬的“非遗”龙船你了解吗?_全球看点
2023-06-22 15:04:04 上海体育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锣鼓


(资料图)

小体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起源是什么?

有哪些民俗?

在上海又有什么代表性的习俗呢?

今天,就跟着小体一起来了解下

端午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它起源于先秦时代,一直流传至今。端午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娃娃节、五月节等等。这些名称的产生时代不一样,涵义也不同。

端午民俗

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例如采集百药,悬挂菖蒲、艾蒿,缠五色线,佩带香囊,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棕子,龙舟竞渡等等。

粽子,古书也写成糉子,或者叫角黍,它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时令食品。在早期,粽子有顺应季节变化和帮助季节运转的意义。后来粽子的象征意义越来越丰富,辟邪、纪念屈原等内容逐步渗透其中。

端午节饮用的酒有菖蒲酒、雄黄酒、菖蒲雄黄酒和朱砂醑等。用菖蒲根或叶子来泡酒,即菖蒲酒,简称蒲酒。雄黄酒,是把雄黄研碎,溶解在酒里。

香囊,指装裹了药物或香料的袋子。各地名称不一,有香囊、绣囊、香包、香布袋、艾包、雄黄荷包、朱砂袋等等。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还数龙舟竞渡。端午竞渡在晋代已经出现。南北朝至隋朝,端午竞渡主要流传于南方地区。

罗店划龙船

在上海就有“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这一民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每年端午期间举行的罗店龙船文化节,给上海市民与各地游客带来一个热闹的端午。

罗店划龙船习俗,明清以来盛行于罗店镇,是富有地域特色的端午龙船遗风。让我们跟随该项目传承人张国忠老师一起来了解下吧!

龙船装饰

罗店龙船的船体脱胎于“滩船”,小巧玲珑,平底、昂首、翘尾,能在当地曲折狭小的河道中灵活行驶。

龙船的龙头用整段樟木雕刻而成,并形成“鳄嘴、虾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颚下长须飘拂、遍体鳞甲叠彩”。

明代罗店龙船通常为5条,以“五色船”著称,一船一色,船体、旗仗、人物衣饰色彩相同,旗饰图案花纹俱为彩绣。清代船数增至七条,又取“水兰禾绿”之意而为“七彩”,是为“七彩龙船”之来历。

旗仗是罗店龙船造型艺术的精华部分,船体的旗架分上、中、下三层,插有薄刀旗、蜈蚣旗和三角旗,中央高矗着大帅旗,全船共大小彩旗53面,绣罗伞14顶,旗色与船体颜色相配,上绣各种图案,花团锦簇,绚丽夺目。

旧时划龙船时,不仅河岸街市遍挂灯彩,而且,灯彩也直接用于龙船之上,白天划龙船,灯彩挂于牌楼四角;夜间划龙船,灯彩还替代部分旗仗。

江南龙船都建亭台楼阁,飞檐回廊,但罗店龙船上的门楼却与别地不同,是本土真实建筑“真武阁(又称北极阁)”的缩影。

船尾设艄亭,艄亭与牌楼首尾呼应、相应成对。艄亭尾部有九件长柄古式兵器,此装饰源于越王勾践以龙舟练兵的传说。人们为龙船披上人间的武装,期待神龙保境佑民。

水上表演

罗店划龙船“轻竞驶、重观赏”,由台角、打招、吹打等水上表演组成。

“台角”间可组合成戏剧故事的情节画面,给观众以悦目的视角享受,通常以传统剧目为多,如“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最精彩的是“打招”,向左转叫“打左招”,向右转叫“打右招”,连续转叫“打连环招”,从而变换出“链条串”“荷花箍”“交叉环”“团团转”等队形。

船队行进时,数船配合,交叉往返,旋转迂迴,变换出各种姿态,或同向追逐,或相向穿行,或顺流竞驶,或逆水调头。

小体为大家带来

一组罗店龙船美图

一睹龙船的风彩吧!

“尚武•承文•传艺”体荟非遗主题展

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

需要你我共同的传承守护

在上海体育博物馆

体荟非遗主题展内

也有着罗店龙船的故事

欢迎来打卡文化印记哦!

部分图:上海宝山

来源:上海发布

编辑、审核:王馨雨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