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诸葛亮临终前,单独找来魏延说:“执掌三军,你是最有资格的人。”可是,转而诸葛亮却叮嘱马岱:“我死后,魏延必然会反,三军定会大乱,斩杀魏延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魏延,那位在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他曾被称为“脑后反骨”。
他原本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最后却遭受了三族灭顶之灾,尸首还被分散藏匿了两处。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魏延是蜀汉的一位名将,早年他曾经叛变过蔡瑁和孙权,后来却又投效了刘备。魏延的一生非常传奇,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魏延是一位难得的名将,而另一些人则觉得他是一个小人,只有才华而缺乏德行。
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他非常赏识魏延。当时刘备需要一位能够镇守关中的大将。
可是关羽在荆州,黄忠年纪已大,马超等人也有任务在身,但唯一合适的人选是张飞。
张飞当时信心十足,认为这个重任应该是非他莫属。然而,刘备却突然提出了魏延的名字,让他担任汉中太守。
刘备在群臣面前问魏延:“我委托给你这个重要任务,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魏延回答道:“如果曹操率领全国大军前来,我一定能够挡住他;如果只是一位将领带领十万人马来袭,我也能够让他们无功而返。”刘备听完十分满意,众将也纷纷称赞魏延说得英勇豪迈。
刘备称帝后,封魏延为镇北将军,而刘禅继位后,魏延则被封为都亭侯,逐渐超过其他将领,地位愈发高昂。
后来,在诸葛亮进行多次北伐时,魏延也都受到了重用,可见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蜀汉第一次北伐前,魏延提出了一个奇谋,他说:“给我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出发,十天内就能够到达长安。”可是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策过于冒险,所以没有采纳。
诸葛亮可能考虑得更为长远,他认为如果采取魏延的计策,就是全力欺敌,让魏延率领偏师行进在子午道上,那胜败的关键就完全掌握在魏延这支偏师的手中。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魏延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子午谷?过了子午谷后是否能够攻下长安?而且攻下长安后是否能够守住曹魏的反扑?所有这些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诸葛亮最终采取了一种进攻策略,让赵云带领偏师从斜谷道出发,以此吸引了曹魏统帅曹真的主力,而诸葛亮则亲自率领主力军出祁山,这种打法是利用偏师来掩护主力。
正因为此事,魏延对诸葛亮产生了芥蒂,因为他的计策未被采纳,他对诸葛亮的决策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诸葛亮是故意否决他。
诸葛亮长时间为蜀国忧虑,身心俱疲,病入膏肓。在临死之前,他嘱咐姜维要警惕魏延的叛变,并让姜维接近魏延,争取夺取他的兵权。
然而,姜维是诸葛亮的亲信,魏延早已看穿姜维接近他的目的,并对他保持警惕。
于是,诸葛亮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不起眼的马岱去接近魏延,马岱只是一个平凡的武将,并没有多少战功,如果魏延谋反,就趁机斩杀他。
实际上,在《三国志》中记载,魏延的死与他与杨仪不合有很大关系,两人经常口角不断,形势非常紧张。
诸葛亮去世后,他和杨仪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两人成了敌人,而此时,在嫉妒之下,杨义比诸葛亮更想除掉魏延。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按照他生前的安排有序撤军,但却没有通知魏延。
魏延得知杨仪已率领大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引军前往阻止。双方在阵前对峙,趁魏延不备的时候,副将马岱突然出手,砍下了魏延的头颅。
原来,这是诸葛亮留下的计谋,他命令马岱趁魏延不备将其杀害。
魏延被杀后,刘禅命令赐棺椁并安葬了他,但魏延的三族却遭到了诛灭。
由此可见,魏延的悲剧结局是由于诸葛亮的猜疑心,以及杨仪的嫉妒所导致的。同时,魏延平时的傲慢和不受人待见的行为,也是导致他这样的结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