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遗精
前言
本资料是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摘录笔记归纳,共摘录了七十八个病症和全部辩证的对症方剂.由朱永库老人编辑.整理.本人喜欢电脑网.酷爱中医.自学中医20多年,积累了很多中医资料.但从不给外人看病。自己和家里人有病.我才自己找药方治疗。我今年75岁,45岁后从没去医院看过病,没打过针,没住过院.有病自己用中药调理就好了。发表本资料目的是为了行善积德,供有缘人共享。
(资料图)
一.心动神浮,火扰精泄证:寐少楚多,心中烦热。楚而遗精。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头晕目眩。怔忡心悸,健忘善恐。掌烙心烦,口干。小溲短赤。舌本红,脉虚数。脉 细涩。黄连清心饮(黄连 生地 当归 甘草 酸枣仁 茯神 远志 人参 莲子肉 龙骨 牡蛎)。
安神定志丸;朱砂0.5克(冲) 茯苓6克 茯神6克 人参6克(焗服) 远志3克 龙齿3克
1.如兼挟痰热,胸闷苔腻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热化痰;
2.如惊悸、失眠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强重镇安神之力;
3.如心中烦热,懊懊者,加山栀子、莲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烦之功。
1.积思不遂,心神浮越证:见色动情,积思不遂,心动神摇,精不安舍,主证积思多楚,楚中泄精,日久可兼失寐、夜烦、心神不宁,或精神恍惚、健忘、心悸易惊等症。用安神定志丸或镇神锁精丹(人参 茯苓 远志 柏子仁 酸枣仁 石菖蒲 龙骨 牡蛎)。
2.用心太过,心不摄肾:心主存神,气交于肾,劳心诵读,曲运神机则心气受耗,气不摄精,主证楚遗时作,失眠、多楚,或兼心悸易惊,健忘神倦,黄色苍白、气短自汗盗汗、舌质嫩、脉细无力等症。治宜益气宁心,用
妙香散;麝香0.3克(粉服) 煨木香7.5克 姜山药3克 茯神3克 茯苓3克 黄芪3克 炒远志3克 人参1.5克 桔梗1.5克 炙甘草1.5克 辰砂0.9克(另研粉,冲服)
加减:
1. 若遗精频作不愈,伤及肾元,成为脾肾两亏,此时就要兼治下焦,化湿升清,补肾固本,可加入菟丝子、山萸肉等,不可单用补益心脾之法;
2. 若中气不升,兼有头晕目眩,可改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
临证参考本型多因思虑伤脾,积劳损气,致令心脾气虚,更遇劳伤则气虚更甚,清阳下陷,气不摄精,非清降收涩所能收效,必须益气升清。部分病人,心脾气虚,营血不足,亦可出现心神浮越,心火不宁之证,但其病机与阴虚火旺有别,不可妄用清心降火,应重在养血煦脾,以裕心血而安神明。
3.心血暗耗,阴不敛阳证:劳心思虑,久则伤及心血,心中阴不敛阳,神浮精动,主症楚遗时作,怔忡健忘、心悸夜烦,或见自汗盗汗,心口生疮,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宜养阴配阳,收敛心气。用
天王补心丹;人参1.5克(焗服) 酸枣仁3克 当归3克 生地12克 柏子仁3克 麦门冬3克 天门冬3克 远志1.5克 北五味子3克 白茯苓1.5克 丹参1.5克 元参1.5克 桔梗1.5克 灯心草1.5克
1.失眠较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等以增碁 重镇安神之效;
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加强养心安神之效;
3.如有遗精滑泄,可酌加金樱子、芡实、牡蛎等以固肾涩精。
4.肝虚热郁,扰动心神:心胆气虚,心神不安,则精气不宁,症见心慌、胆怯,遗精多梦,触事多惊,夜常失寐,烦闷眩晕食少恶心口苦吐涎,苔白或腻,脉细参弦,治宜安神定志,和胃清热,用
十味温胆汤加减;半夏15克 枳实15克 白茯苓7.5克 炒酸枣仁3克 远志3克(甘草炒) 北五味子3克 熟地黄3克 党参3克 甘草1.5克
5.君相火动、迫精妄泄:心为君火,肝肾藏相火,君火妄动,相火随之、上下交翕,迫精妄泄。症见惊动则楚遗,面赤怔忡,烦躁眩晕、戒耳鸣易怒、口苦胁痛,苔薄或黄,脉弦参数,治宜宁心滋肾,际制相火,用
三才封髓丹加减;天门冬5克 熟地5克 生晒参5克 黄柏30克 砂仁15克 炙甘草7.5克
加减
1. 若心肾不交,火灼心阴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菖蒲、莲子以滋阴安神;
2. 若久遗伤肾,阴虚火旺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以滋阴泻火。
临证参考 心肾不交多因心火亢盛,心肾阴亏引起,临证时必须辨明心火亢盛和肾阴亏损的孰轻孰重,才可决定以清心火为主还是以滋肾阴为主。
心肾不交 证候 梦遗时作,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常用方三才封髓丹加减。
6.久遗伤肾,阴虚火亢:遗久伤肾、火亢未已,心动精摇,多楚遗精,或无梦自遗,腰酸头眩,咽干,或兼颧赤盗汗,午后身热,苔薄质红,脉弦参数。治宜滋阴降火,泻南补北,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等加镇心安神之品。
二.湿热下注,热扰精室证:遗精时作。尿色热赤浑浊,溺涩不爽、余沥不净。口苦而渴、心烦少寐,口舌生疮。脘腹痞闷,恶心泛恶。勉强固涩,则诸证转加。茎中作痛、精溺随下。苔浊腻,脉濡数。程氏萆薢分清饮。
1.脾乏升清、湿注于下:饮食不节,或中气不升,则精微不化,脾精不敛,流注于下。症见遗精时作,胸腹满闷,口苦或淡,渴不多饮,头晕肢困,饮食不馨,苔浊、脉弱。治宜升清化浊,收敛脾精。用苍白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若兼见滑精,可兼用猪肚丸(白术 苦参 牡蛎 猪肚),徐收健脾固摄之功。
2.湿注肝脉,热蕴厥阴:湿气下流与下焦相火,互相蕴结,肝火不泄,扰动精室,症见梦遗,精滑,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臭秽、或兼淋浊、下部湿痒,苔浊或黄、脉弦。治宜苦泄敛阴、利湿泄热。用封髓丹,甚者用龙胆泻肝汤。
3.肾气闭郁,败精凝滞:肾主摄精,精之或敛或泄,皆主于肾湿热下注,则肾气闭郁,离位的败精泄排未尽,阻碍肾气蛰合之职,于是精之敛、泄无主,混杂而下。症见梦遗时作,精滑自流,茎中痒痛、余沥不尽,或有窘迫,治先分清利湿,利窍导浊,用猪苓汤、威喜丸等。导去败精;然后调治本源。
4.久遗伤精、余蕴湿热:湿热遗精及久、滑精伤肾、下元渐伤,湿热余蕴尚存的,要标本兼顾。如水中发火,郁热伤阴,可用三才封髓丹等。如肾虚则与肾虚型互参。
5.经络郁火、脊心热遗:热郁经络,恍惚膈热,至夜则脊心中烙热而梦遗,治宜清心泄热。用真珠粉丸(真蛤粉 黄柏)、猪苓丸(半夏 猪苓)。降火导湿,遗止后,若脊热等余证未除,用紫雪丹,
导赤散;生地5克 竹叶5克 木通5克 甘草梢5克
1.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
2.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
三.劳伤心脾、气不摄精:劳伤太过。思索太过。遗精,过劳辄发。肢体困倦。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弱。
妙香散;麝香0.3克(粉服) 煨木香7.5克 姜山药3克 茯神3克 茯苓3克 黄芪3克 炒远志3克 人参1.5克 桔梗1.5克 炙甘草1.5克 辰砂0.9克(另研粉,冲服)
加减:
1. 若遗精频作不愈,伤及肾元,成为脾肾两亏,此时就要兼治下焦,化湿升清,补肾固本,可加入菟丝子、山萸肉等,不可单用补益心脾之法;
2. 若中气不升,兼有头晕目眩,可改用
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临证参考本型多因思虑伤脾,积劳损气,致令心脾气虚,更遇劳伤则气虚更甚,清阳下陷,气不摄精,非清降收涩所能收效,必须益气升清。部分病人,心脾气虚,营血不足,亦可出现心神浮越,心火不宁之证,但其病机与阴虚火旺有别,不可妄用清心降火,应重在养血煦脾,以裕心血而安神明。
1.思索太过,郁伤脾气:劳心思虚,损伤脾气,气不生血,心脾两虚。症见遗精频发,劳神便作,头晕心悸,健忘少寐,面色萎黄,体倦食少,惊悸盗汗,苔薄质淡,脉细无力。治宜舒养脾营,以安神舍,用菟丝煎或
归脾汤;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2.清阳下陷,肾气不清:中气不升,则浊气下注,使肾气不清,封蛰失职,症见劳则遗精,四肢倦怠,动常气短,食少乏味,身喜近衣、大便溏薄,苔白,脉浮大虚软,治宜升清益气,健运精微,用
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3.脾虚及肾,不能收摄:兼见肾精滑泄诸证,宜双补固肾,用苓术菟丝煎加减。
四.肾虚滑脱、精关不固证:精滑早泄。腰酸膝软,发落齿摇。眩晕耳鸣,健忘失眠。低热颧赤,五心潮热、咽干。盗汗。精少不育。舌红少苔,脉细数。按下面随证而治。
1.肾水亏虚,相火易动:肾中水亏则火不能秘,火动则精泄,久则精滑肾气更虚。症见遗精滑精,腰酸神倦、耳鸣、头晕目眩、口咽发干,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宜滋水制火,涵阴敛阳,用
六味地黄;山萸肉6克 山药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泽泻4.5克 茯苓4.5克
1.阴虚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
2.兼纳差腹胀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滞气碍脾。
或左归饮,加补肾固精药;熟地9-30克 山药6克 枸杞子6克 炙甘草3克 茯苓4.5克 山茱萸3-6克
2.久遗伤肾、精髓耗损:滑精空虚,症见滑精久频、精薄如水、腰腿痿软,头昏目暗、耳鸣失聪、失眠健忘、神智迟钝、面色枯槁、发枯齿落、舌淡少苔、脉弱细涩。治宜聚精填髓,补肾固摄,宜左归饮或在补肾方中加龟鹿二仙胶,或鱼鳔胶等。或仿专翕大生膏法,缓图聚补
龟鹿二仙胶;鹿茸10克 龟板10克 人参1.5克 枸杞子2克
1.头晕目眩者,加杭菊花、明天麻以熄风止眩;
2.遗精频作者,加金樱子、潼蒺藜以补肾固精。
3.久遗精滑,肾关不固:各型遗精日久、精关不固、滑精连连,均宜补肾固摄,通常选用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秘精丸、萃仙丸等。病由心肾不交发展而来,兼以镇神,用桑螵蛸散。肾阳不固佐投温补,用斑龙丸(熟地 菟丝子 补骨脂 柏子仁 茯神 鹿角胶)。
水陆二仙丹;金樱子、芡实各等分
金锁固精丸;蒸芡实6克 莲蕊须6克 炒沙苑蒺藜6克 炙龙骨9克 盐煅牡蛎9克 莲子肉6克(包)
1.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甲等滋养肾阴;
2.阴虚火旺,加生地、丹皮、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3.肾阳虚损,加鹿角霜、补骨脂、巴戟天以温肾固涩;
4.肾精亏虚,加熟地、紫河车以填补肾精;
5.肝阳偏亢,加石决明、代赭石、白芍等平肝潜阳;
6.心火 偏旺,加黄连、麦冬等清心安神;
7.脾气虚弱,加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补气;
8.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续断以补肾壮腰;
9.兼见阳痿者,可加锁阳、淫羊藿等壮阳补肾;
10.大便干结者,可加熟地、肉苁蓉以补精血而通大便;
11.大便溏泄者,加补骨脂、五味子以固肾止泻;
12.若欲增强固涩力量,则加五味子、金樱子、菟丝子之类。
秘精丸;菟丝子、山萸肉、家韭子(炒)、熟地黄、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煅)、炙甘草
加减:
1. 若滑精频繁者,加芡实、金樱子,或合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
2. 若肾气虚已发展为肾阳虚,可选用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当归、菟丝子、杜仲、仙茅、仙灵脾、芡实、刺猬皮;
3. 若以肾阴不足,则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或左归丸加减;
4. 若病由心肾不交发展而来者,在补肾固精基础上佐以宁心安神之品,如茯神、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临证参考
一是本型多属久遗成虚或先天禀赋不足,特点在于肾虚滑脱,治应补肾益精为本,更须秘固下元,以节其流。但要看到本类肾虚多由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湿热下注,久遗成虚,或脾肾两亏,气不摄精发展而成,治法不能单独补肾,要结合交通心肾,滋阴泻火,清利湿热,益气升清等法,灵活施治。特别是对于湿热下注发展而来者不能早施固涩,要予泄热分利。
二是久病肾亏,阴阳两虚,宜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不能一味滋阴,或一味温阳,应避免刚燥而采取温润。
三是脾肾两亏者,要注意健运脾土以资养肾精,一概滋补,便成碍滞。
桑螵蛸散;桑螵蛸3克 远志3克 菖蒲3克 龙骨3克 人参3克 茯神3克 当归3克 酥龟甲3
1.若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温补肾阳;
2.若遗精,脉细弱者,可酌加山萸肉、沙苑蒺藜以固肾涩精;
3.糖尿病之小便频数,可加怀山药、山萸肉以固肾填精;
4.神经衰弱之滑精,健忘、心悸、失眠等,可酌加五味子、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斑龙丸;
方剂来源 明。{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 鹿角胶250克 鹿角霜250克 柏子仁250克 菟
丝子250克 熟地黄250克 白茯苓120克 补骨脂120克
先将鹿角胶溶化,余药共研细末,以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2—3克,日服2—3次,空腹淡盐汤或酒送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
服,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腰膝无力,怕冷,阳
痿早泄,滑精,小便余沥不尽。夜尿频多,舌淡嫩苔薄白,脉虚软无力者。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精液异常症,性机能减退
症,不孕症,夜尿增多症,糖尿病等病症。例如:
(1)前列腺肥大症 以本方加肉桂为基础方,可治疗老年人前列
腺肥大引起的尿后余沥不尽症。如小便混浊者,加萆藓、益智仁;小便
不畅者,加牛膝、车前子。
(2)精液异常症 以本方加天门冬、人参为基础方,治疗遗精以
及精于数量不足、存活率低、活动力差,或精液不化以及无精于等精液
异常症。如见少腹冷痛者,加小茴香、台乌药、上肉桂;大便溏薄者,加
附子、白术、淮山药(《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性机能减退症 以本方加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为基
础方,治疗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性欲淡漠等性机能减退症,以及由此而
造成的不孕、不育症。如见下肢清冷者,加肉桂、肉苁蓉、锁阳;毛发枯
槁、经血稀少者,加当归、龟板、紫石英、石楠叶;带下清稀如水者,加芡
实,淮山药。
(4)糖尿病 以本方加淮山药、山茱萸、芡实、金樱子为基础方,治
疗糖尿病引起的尿频尿多、尿色清长、饮一溲二、腰酸肢软、神疲乏力
等症。如见口干欲饮者,加天花粉、鳖甲;目花头晕者,加枸杞子、白芍。
(5)夜尿增多症 以本方加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为基础方,治
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如见气短面浮神惫者,加人参、淮山药、白术;
大便溏薄者,去柏子仁,加附子、肉桂;尿后淋沥失禁者,加五倍子、桑螵
蛸、煅牡蛎。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遗精阳痿,尿频尿多症。方用
鹿角胶、鹿角霜大补元阳,配以熟地黄、菟丝子、补骨脂温肾填精固涩,
再以柏子仁、茯苓养心通益为佐;温中有润、补而兼涩,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尿频尿多、夜间尤甚、尿色清长、形寒肢冷、面咣无华、阳痿
滑泄、腰酸带下清稀如水、苔薄白舌淡嫩,脉细软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阳损及阴者,加龟板、鳖甲、枸杞子,心肾两虚
者,加麦冬、人参、远志;脾肾两虚者,加淮山药、芡实、石莲肉。
凡见咽干口燥、舌红苔黄等属阴虚火旺者,忌用本方;纳呆口苦、胸
闷苔腻者,也不宜服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医学正传》引<青囊集》斑龙丸,由
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地黄组成;功能温阳补肾;主治肾
亏体虚,遗精阳痿。
肾气不固证候 遗精频作,头晕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常用方
秘精丸化裁;菟丝子、山萸肉、家韭子(炒)、熟地黄、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煅)、炙甘草
加减:
1. 若滑精频繁者,加芡实、金樱子,或合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
2. 若肾气虚已发展为肾阳虚,可选用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当归、菟丝子、杜仲、仙茅、仙灵脾、芡实、刺猬皮;
3. 若以肾阴不足,则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或左归丸加减;
4. 若病由心肾不交发展而来者,在补肾固精基础上佐以宁心安神之品,如茯神、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临证参考
一是本型多属久遗成虚或先天禀赋不足,特点在于肾虚滑脱,治应补肾益精为本,更须秘固下元,以节其流。但要看到本类肾虚多由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湿热下注,久遗成虚,或脾肾两亏,气不摄精发展而成,治法不能单独补肾,要结合交通心肾,滋阴泻火,清利湿热,益气升清等法,灵活施治。特别是对于湿热下注发展而来者不能早施固涩,要予泄热分利。
二是久病肾亏,阴阳两虚,宜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不能一味滋阴,或一味温阳,应避免刚燥而采取温润。
三是脾肾两亏者,要注意健运脾土以资养肾精,一概滋补,便成碍滞。
4.阴阳两伤,下元虚惫:滑精日久,阴伤及阳、症见滑精不固,甚至闻见精出、在上述肾阴亏虚症外,可兼见阴冷精薄,形寒肢冷,尿频、气短,或见面目虚浮,阳痿不用,苔白舌淡胖嫩、脉沉迟涩,两尺无力。治宜阴中求阳,温固真元,用右归丸,或斑龙丸(熟地 菟丝子 补骨脂 柏子仁 茯神 鹿角胶)。
遗 精 .
。
四、其他治法 、
(一)单方验方
1.莲子,白茯苓,等分,为末,白汤调服(《普济方》)。功能清火养心,主治心火扰神,梦遗泄精。
2.茯苓丸.白茯苓为末,每服工2克,粳米汤调下,间用温热水调下,空心食前临卧,日二服(《仁斋直指方》)。功能清心泄浊,治心虚梦泄。
3.远志、龙骨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成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下(《本草纲目》)。功能清心宁神收涩,主治劳心梦泄。
4.猪肚丸.白色苦参90克,白术150克,牡蛎120克,为末。为雄猪肚一具,洗净。砂罐煮烂。石臼捣和,药干则入汁,丸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九丸,米汤下,曰三服(明。龚居中《红炉点雪》)。功能健脾利湿泄浊,主治脾湿不升,梦遗时作。
5。真珠粉丸,黄柏(炒),蛤粉各500克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每服100丸,空心温酒下(《洁古家珍》)。功能补阴降火,主治相火遗精。
6.猪苓丸。半夏30克,洗十次,切破。以木猪苓60克,同炒黄,出火毒,去猪苓,入煅过牡蛎30克,以山药糊丸、梧子大,每服30丸,茯苓汤送下(出《本事方》)。功能利湿导泄肾浊,主治肾中浊气滞郁遗精。
7。茯菟丸.菟丝子150克,白茯苓90克,石莲肉60克,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清心补肾。主治思考太过,心肾不摄梦遗。
8.桑螵蛸散。桑螵蛸一味,焙为末,酒浆调服3克(《理虚元鉴》)。功能收敛肾气,主治肾气不摄梦遗精滑。
9。玉锁丹。茯苓120克,龙骨60克,五倍子180克,为末,水糊为丸,每服四十丸,空心用盐汤吞下,日进三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收摄涩精,主治精气失摄遗精。 .
10.治虚劳尿精方。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煮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备急千金要方》)。功能补肾涩精。
11.鹿角霜60克,生龙骨(炒)牡蛎(煅)各30克,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四十丸(《普济方》)。功能温肾摄精。治久遗肾亏精滑。
12。北五味子500克,洗净,水浸,去核,再以水洗,核取尽,余味通置砂锅中,布滤过,入好冬蜜3000克,炭水慢熬成膏,瓶收五日,出火毒。每空心服一,二匙(《红炉点雪》)。主治肾虚遗精。
(二)药膳方选
l.保精汤。芡实、山药各30克,莲子15克,炒枣仁9克,茯神6克,人参3克(或用台党参9克)水煎,先将汤饮之后,加白糖15克,拌匀连渣同服(陈士铎《石室秘录》)。功能安神止遗。
2.金锁玉关丸.藕节、莲须、莲子肉、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60克,为末。用金樱子二斤锤碎,水一斗,熬八分,去渣,再熬成膏,入小麦和药,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本草纲目》)。功能养心实脾、涩精止遗。按。此方前七味,可取煮粥代膳。金樱子膏白汤化服,亦擅涩精。
(三)外治药选
阳事易举,梦遗时作,元明粉适量,研细,每卧时放手心内,两手合住擦之,其粉白化,每日一次(《民间灵验方》)。 。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强肾片(苍松牌,辽宁省桓仁中药厂):每次4~6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补肾填精,益气壮阳,扶正固本,用于肾虚型。
(2)肾宝(杨济生牌,南昌济生制药厂):每次4粒,每日3次。温阳补肾,安神固精,适于肾阳不足型。
2.单验方
(1)刺猬皮,瓦上焙干,研为细末,每晚服2~3g。
(2)韭菜子,每晚吞服20~30粒,淡盐水下。适于肾气亏虚滑泄者。
3.针灸
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虚证者可灸。
遗精【现代研究】
遗精多因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引起。近年来,应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概述如下。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病”两种。前者前列腺液培养有致病菌,后者培养无致病菌。前者按中医辨证多属遗精的实证,后者辨证多属遗精的虚证。前者宜清泄,后者宜固摄,两者均可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王不留行、桃仁、赤芍等。其目的是增进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曙光医院沈楚翘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蕴结、肾阴不足和肾阳虚衰3种类型。湿热蕴结型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用八正散、五苓散、萆薢清饮等;肾阴不足型以下腰、会阴、耻骨上、腹股沟等部位酸楚为主,用知柏地黄丸、沉香散、金铃子散等;肾阳虚衰型主要见于性功能减退为主,用右归丸、河车大造丸、鹿茸丸等,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辽宁中医杂志,1981,<5>:28~30)。
汤一鹏等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瘀滞型、湿热型、肾阴虚及肾阳虚型,并认为肾虚为该病之本,湿热、瘀血为病之标,治疗依辨证分型为主立法,同时注意标本兼顾,各型伴前列腺增生者加穿山甲、三棱、莪术、田三七粉等,治疗49例,口服并热水坐浴日1~2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22)。欧阳坤根应用前列平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药用萆薢、王不留行、黄芪各209,丹参、败酱草、生山楂、车前子(包)各30g,炒赤芍、熟地、柴胡各lOg,牛膝15g,穿山甲12g,甘草6g,随证加减。结果治愈25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5,(5>:6)。
遗 精 (定义) 、
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症,称为“遗精”。其中因梦淫事而遗精的,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滑泄的,名为。精滑”,亦称。滑精。。两者时或兼见,滑精亦可因梦遗发展而成。
用。梦遗。。精滑。分证定名始于丹溪,古籍中名称不统一。如。
。失精”,统称。《金匮要略》。男子则亡血失精。。
。梦失精”即梦遗,见《金匮》。
。遗泄”,遗精别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虚.麝香鹿茸丸》,。益真气补虚惫……治……夜梦鬼交,遗泄失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证治、十补丸》。“治真气虚损……亡血,盗汗,遗泄、白浊”…一。
。遗沥。.即少量滑精。.《证治要诀.遗精》:“遗沥,比之遗精稍少,小便有数点稠粘,茎头微痛。或小便已停,方有一二滴沾混,其病不出前所因”。
。白淫。。即滑精之严重者。《证治要诀。遗精》。“甚至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
。溢精”;滑精别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溢精闪见精出候》。
。夜梦鬼交。。梦遗中之一种。如《丹溪心法.遗精》.。梦精,俗谓之夜梦鬼交。。
(历史沿革]
一、本病首见《内经》,称“精自下”
《内经》对精的生成、藏摄,以及产生“精时自下”的病因、兼见证候,均有阐述。
《内经》认为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灵枢。本神篇》指出凡内伤情志、思虑过度、恐惧怵慑,均可能扰动心神、损伤精气,产生"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的症候。
《内经》又认为肾受五脏六腑之津液,和合而产生精髓,若因脏腑阴阳不和(主要是阳强不能固密、阴虚不能内守)便能导致精气不相统摄,产生精髓下泄,腰痛胫酸诸症。
此外。《灵枢。淫邪发梦篇》又说。。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内。,认为是脏气不足,邪气内逆所致,这是对“梦交”证的最早叙述。
二,汉唐论治,多本虚劳
汉张仲景禀《灵枢.本神篇》。五脏主藏精、不可伤,伤则阴虚而无气,无气则死矣。之旨,认为。失精。久必损伤五脏精气,成为劳损。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有。。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记载,并对虚劳失精者症状有。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描述,至于脉法方面,亦有。热极虚芤迟。、。男子脉浮弱而涩……精气清冷。等。至于治法方面,所立桂枝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镇摄钠,为心肾不交,失精遗泄症初立楷模。此外,本篇建中汤,八味丸诸法虽为虚劳设治,顾亦为遗精症的补中。实下提示规矩。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虚劳尿精候。,。虚劳溢精见闪精出候。,。虚劳失精候。,。虚劳梦泄精候。、。虚劳精血出候。等记载,大抵仍归。虚劳。范畴,伹已对遗精症候进行分型记述,其中。闪见精出。殆即滑精之甚者。至于病机,悉主肾虚。孙思邈论失精仍主肾病,《备急千金要方.精极》出方十九首、灸法十二条,大半悉为遗精而设,这是对本病进行治疗的较早记载。考其治法除养营清心外,以温肾摄补为常。 .
三、宋元以后,渐标新论,治法亦较全面
宋以后论本病渐渐跳出虚劳肾虚之窠臼,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书尚未独标新题,仍附。虚损。条下。但沈括《苏沈良方》巳对。古方书言梦泄皆云肾虚。提出异议,认为本病,心肾虚损不摄的重证究属少数,大多却是心虚有所感而梦遗。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遗精》分梦遗为下元虚惫、经络壅滞,欲动心邪等数种。分立补肾、清心、利湿诸法,并对分型轻重作了比喻。严用和《济生方.白浊赤浊遗精论治》更明确了本病病机中。心肾不交。占绝大多数,他认为七情嗜欲,起居不常能引起。心火炎上而不息,肾水散漫而无归,上下不得交养。,所以,遗精白浊之证皆。心肾不交,关键不牢所致。。在治法上主张。肾病者当禁固之,心病者当安宁之。为原则,至于少壮之人,所愿不得,意淫于外,肾气郁滞而有是证者,则。不宜秘固,秘固则愈甚”,当导气使通,令肾中郁热泄利而愈,这些对后世临床均具指导意义。
金元以后,学术争鸣蓬起,朱丹溪倡。相火。之论。《丹溪心法.梦遗》除了明确“因梦交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交而自泄精者,谓之精滑。之说,用有梦与否,对遗精病二种基本证型下了定义外,又断定。皆相火所动。而致。《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更对相火病机作了阐述;他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盱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欲所感则易动,心火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翁然而起,虽不交合亦暗流而疏泄矣。。自此,在本证病机中除了心火肾虚之外,又引进了一个肝经相火的概念。
明代,在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影响下,王肯堂在《证治准绳.遗精》中用它来对《内经》阴阳不和,阴虚阳强加以衍释,。肾为阴,主藏精,旰为阳,主疏泄……是故肾之阴虚则精不藏,旰之阳强则气不固……所谓阳强非脏之真阳强也,乃旰所寄之相火强,若火盛不巳,及消亡其脏之真阳也。。也就是说虚火旺的遗精日久可能伤真阳,成为下元虚惫,盱肾阴阳两虚。
在心火、相火,肾虚等病机理论渐臻圆融之际,明、清医家在温热,痰火病因学说方面,也有所发展,充实了古代。肾中郁滞。.之论。明.方隅《医林绳墨.梦遗精滑》说。。梦遗精滑,湿热之乘。,认为肾主水,热则不流,浊滞之气蕴蓄而不发越,一遇君相火动,水挟热行,便成遗精。故。此证由于湿热相火者多。。王纶《明医杂著.梦遗精滑》更指出病因是“脾胃饮酒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乃脾脏浊气不输,导致肾水不宁。《古今医鉴》、《明医指掌》、《张氏医通》均操此说,于是在治疗上又提出了补脾、化湿、升提等法,使本证的治法更为详备。
到了明末,对本证病因、病位、病机演变的认识,巳渐宏博。治疗方药亦蔚为人观,于是医家们开始全面的寻绎和总结。王肯堂《证治准绳。遗精》说。“<<金匮要略》谓虚劳之病……《巢氏病源》……尽作肾气虚弱之病,似与他脏无损,岂其然哉.。在对五脏受伤病成精滑的病机逐一探讨之后,提出治法总则曰。“独肾泄,治其肾,由他脏而致 .肾之泄者,则两治之.在他脏自泄者治其本脏,必察其四属以求其治。。并简要地分析了五脏病遗的鉴别要领。至此,遗精之医论巳近全面。.
(范围]
凡精液不正常的频繁遗泄,或梦遗,或不梦而遗,甚则清醒时亦滑漏,伴见头昏、精神萎顿、腰痠腿软、失眠等症者,均属本篇讨论范围。至于男子成年未婚,或壮夫久旷,偶然梦遗者,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在本篇讨论。
西医学中的前列腺炎、神经官能症,、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出现遗精症状者,可参照本篇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一、病因 ’
肾主藏精,遗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肾失摄藏。但产生肾气不固的病因是复杂的,大体上说来,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求不遂,情欲妄动
情窦初开,情欲妄动.
钟情恋慕,所欲不遂、心动神荡,淫梦妄泄一一梦遗
壮夫久旷,思慕色欲.
《景岳全书。遗精》。“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精之蓄泄无非听命于心。。清.尤怡《金匮翼。梦遗滑精》。动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所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
(二)饮食不撙,湿浊内扰
多食厚味 郁于肝胆一一迫精下泄、
耽饮酒浆 ,湿热不化、内生痰火一一扰动心神 遗精
劳倦伤脾、健运不及. "浊气归肾一一精气芣宁,
明.龚信《古今医鉴.遗精》。。夫梦遗精滑者,世人多作肾虚治……殊不知此证多属脾胃,饮食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干。可见由饮食不节引起的也有所见,它可能与七情,劳伤兼见,若久遗不愈,亦能成为肾虚精滑。
(三)劳倦过度,气不摄精
劳倦过度、思虑太甚--心脾受阻 心火上炎→不摄肾精→更遇思索 脾气下陷→气不摄精→更遇劳顿 遗精
《景岳全书。遗精》。。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有所不胜,肝脾之弱也,有因用心思索过度而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这种病因可单独成病,也可与其他病因掺杂为病。
(四)精关不固
房事不节
醉而入房. .阴虚火亢一一梦遗
久遗失洽.精脱肾虚.
手淫恶习 ,精关不固一一滑精
先天不足
肾主藏精,为水火之脏,肝司疏泄、内寄相火,平人肾中阴平阳谧,虽有欲念火动,水足以制之,故若非接内,不至于泄精。若由上述原因,引起精泄太过,水不济火,相火妄动,迫精妄泄,产生梦遗。其病正如明。赵献可《医贯。梦遗并滑精》。。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有不梦,梦即泄矣”。
上述阴虚阳亢的梦遗证,务须加意调摄、医治,倘仍恣纵声色,不慎房帏,或延忽不治,则真元下渗,日久弥虚,精道日滑,无梦自泄,甚至于白昼见闻感触,辄复溜泄滑精,欲遏不能,阴损及阳,肾气大伤,便成元府悉开之候。
此外,由于七情、劳伤、饮食等其他原因的遗精证,失治误治,则久遗精伤,亦能延成肾精滑脱之证。
二、病机
以上四种病因;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独立致病,但常相因倚伏转变而致病,成为种种不同的病理机转,临证时务须一一理清头绪,弄通来龙去脉,才能准确地进行医治.
(一)病本内伤,源由多异
遗精病由内伤引起。《内经》认为,肾者主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漏泄,则五脏六腑之精皆不得藏。故古代多以遗精归。虚劳”(五脏劳伤)证中叙述。
由于心藏神,属火,肾藏精,属水,火动神摇则水亏精泄,故五脏之中,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 、
此外,旰与肾同居下焦,内寄相火,责司疏泄,脾主运化,输精,精的来源,输布与脾亦有关系。故本病病机,总的说来,是以心肾失调为主,肝脾次之。兹一一述之如次。
1。心;
心为君火,主神明。冲年阳气初旺,情事初开,易生妄思外慕。《景岳全书。遗精论证》曾对情欲妄念引起遗精的病机,作如下叙述,他说。“盖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正以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故凡少年多欲之人,或心有妄思,或外有妄遇,以致君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则水不能藏而精随以泄。指的就是心神动越所致。
但从病机上来说,若以上情况只是偶然初起,并知操守自爱,不难使心静火戢。但若不明利害,妄慕色情,或手淫恶习,便使心神摇荡,火动精泄,梦遗不已。五脏之阴阳,均须平衡,心火独亢则心阴受灼。心阴不足,不能涵制心火,则汲动肾水以上救,久则导致。心火炎上而不息,肾水散漫而无归,上下不得交养。(见《济生方》),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机制。
此外,长期用心过度,曲动神机,冥思苦想,只能令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此即明。黄承吴《折肱漫录.遗精》所谓;。梦遗之证……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凡人用心太过则火亢而上,火亢则水不升而心肾不交矣!”阴亏火旺(虚火)涉及二脏,它在遗精病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年少,劳心妄念之人,为数最多。
君火(心火)妄动,心肾不交之证,最易兼见阴不涵阳,下焦相火随之而动的旰肾阴亏火旺之证。
劳心思虑引起者,亦多兼见心血不足,心脾两虚之候。
部分病人,饮食不节,湿热痰火内生,导致肝胆热郁,痰火上扰,亦会扰乱心神,、产生梦遗。 ,
心肾不交之人,倘不持躬调摄,因循失治久则必然导致肾精滑脱、下元亏虚。《景岳全书。遗精论证》;。心有所动,肾必应之……,初泄不以为意,至再至三,渐而不已,及其久则精道滑,则所触皆遗,欲遏不能矣!。
可见,心的病机特点是以火动神摇,不能摄精为主要表现。大都由七情六欲引起(小部分为肝胆郁热上扰,或劳伤心脾引起)。’其病变以心肾不交,肝肾阴亏(阳亢)肾精滑脱为转归。 ,
2.肝;
心为君火,旰肾内寄相火。相火因肾精的涵育而守位秉命,着君火被物欲所感而动,肾水弱不能济,肾中阴亏,则相火必然随之而动。相火失位,易迫扰精室,成为遗精。
或多嗜饮酒,湿热内生下郁,导致木气郁遏,亦能产生相火。但它与君相翕动之火有异,是下焦湿热蕴火之候。
相火梦遗是阴(肾水)虚火(相火)亢而致。相火妄动是邪火,一方面能内郁灼阴,另一方面,邪火迫精,妄泄无度,则精中蕴蓄之真阳亦随泄寝衰。久则,变成旰肾精气两伤,滑脱不禁之候。这就是阴虚及阳。明。王肯堂《证治准绳.遗精》指出。所谓阳强者,非脏之真阳强也,乃肝脏所寄之相火强耳……若火盛不已,反消亡其脏之真阳也”。
可见,肝的病机特点是火亢阴虚。其火随君火物欲而动,初起虚中挟实。后期久滑则阴虚及阳,多数阳馁精滑,向元阳不固,肾精滑脱方面转化。所以《丹溪心法.梦遗》对梦遗、精滑的病机作了。皆相火所为,久则有虚而无寒也。的断语。由于肝主疏泄,火不动则精不泄,所以相火之证,也颇常见。
3。脾胃
肾主藏精,但肾中所藏精髓,来源于水谷之精华,水谷入胃,脾气散精,下归于肾。若恣啖酒浆、厚味,则内生湿热、痰火,蕴于脾胃,中气不清,浊气下流于肾,郁生肾热。水中郁火则精气不宁,湿热蕴蓄,必借宣泄以为快,迨精随火泄,肾气暂宁,但中焦脾胃湿浊源源而来,.则肾气总不能清,而遗精持续不已。
部分病人湿热流注于肝,导致湿郁相火,疏泄无度,成为遗精。
以上湿热扰肾,指寡欲之人,肾气不清,经气郁滞,精宫受扰而言。病机中心在于脾胃,按古籍所言,似多指实证。
脾胃的虚证,由于健运不及,可表现为气虚不升与心脾血虚等类型。
脾虚不升,其馁困陷溺之气,可累及盱木生发条达之令,干扰了肾主闭泄的正常职守,导致藏蛰失常,阴精离位。更遇劳顿筋力,思索伤神,气损更甚,阳陷入阴;扰乱精宫,成为遗泄。
肝、脾之气宜升,升则中枢运转。劳倦过度,脾气中伤,则上不能生血奉心,下不能输精归肾,于是心血不足而心火炎于上,肾乏精微之气以上济,产生心肾不交,梦遗失精。推究原因,则因脾弱升降失职,不能交通心肾所致。
本型病例多数有劳伤心脾的病理基础,但其病机重点在于心脾气虚,上下不交,气陷入阴,肾失闭藏.与上述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以及湿热下注,肾郁实热者有所不同,但亦经常掺杂混见,故《明医杂著.梦遗精滑》;。有色心太重,妄想过用,而致精滑者,自从心肾治,但兼脾胃者多。。 、
以上病机虚实不同,但重点均在脾胃,不过它们之间,也会互相转变。如劳伤心脾,气不摄精之人.由于中气不足,健运不及,易致内生湿浊,而湿热困脾,久之亦会产生虚实混淆之证。
本型久遗精滑,也可能由实转虚,成为肾精不固,滑泄不禁之证。
4.肾,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所,水火之脏。精本属阴,初起以阴虚火旺,火迫精泄为多。清。。林佩琴《类证治裁.遗泄》指出。。凡脏腑之精悉输于肾而恒扰于火,火动则肾之封藏不固。。久遗则肾精滑脱、下元不固,故滑精之证,多兼肾虚。而且精泄日久、阳气随伤,可以延成劳怯之证.
以上为肾本脏病机要领。但肾为五脏藏精之处,如上所言,心的君火妄动、心神不摄、心肾不交,脾之痰火扰动浊气归肾、气不摄精,肝之相火妄泄、湿蕴热遏、阴虚火旺(水不涵木),均可能扰乱精宫,导致肾精不守。所以,各型遗精都与肾有关,特别是慢性久滑,遗久精虚,都以肾精滑脱,精气两虚为最后转属。
(二)脏真耗损,实少虚多
本病或以为梦遗属火旺,精滑属肾虚,实际上对本病病机中的。火旺。,要活看。遗精病多起于情志失调、房事不节。虽云。君相火动、。。火不动则精不泄。,但以火耗脏真,精去则虚,单纯的火实证是少见的,多数是阴虚火动,虚中见实之证。对这种病是不能浅视之为。实火。,其火乃虚性的亢奋现象,本质是虚。特别是本病初起,人或不以为意,及其久而求治,悉是肾精久泄,稽延失治之辈。所以,就临床所见,多半是脏真久耗,虚多实少之证。 .
火证中有心肾不交的君火(上焦心火),阴虚不摄的相火(下焦肝肾火),脾胃湿浊蕴生之火。心火在上都能动相火,泄精伤肾,相火在下,多由肾阴虚,不能涵戢引起,火旺泄精,更能耗损精气。脾胃湿浊下流,则旰肾不清,产生下焦湿热蕴火扰肾,中焦湿热所生痰火,亦能上扰心神,使难摄精。其病机各不相同。 .
虚证中有心阴不足,心脾血虚、中气不运、肝肾阴虚,以及肾中精气两亏,元阳不固等等,尤多二三互见并虚者,要予注意。
(三)病起诸经,害归肾脏
以上所言,诸经失调,均可引起遗精,其病原固起诸脏,但病机转变则无不以泄耗肾精而害归肾脏。故遗精之证,后期无不兼见肾精滑脱精气两虚。但因病因不同,症状自有差别,务须审察诸经病机情况,进行澄本清源,不能专用补肾固涩之法。
(类证鉴别)
遗精须与早泄、走阳、筋疝予以鉴别。 .
遗精分遗梦、滑精二类。前者指夜有淫梦,精随梦泄,后者则不必有梦而精自泄。其甚者精关不固,登圊努责,眺跃骑车,或见闻感触,亦会滑泄出精。
。早泄。是指房事时不能持久,一触即泄,与本病虽有不同,但病因病机与滑精有相。似之处。
。走阳。,指性交时,精泄不止。如《医宗必读。遗精》。。有久旷之人,或纵欲之人,与女交合,泄而不止,谓之走阳。。 .
。筋疝。。如。《医贯。梦遗精滑论》。“肾不虚而肝经湿热火旺者,茎中作痛,筋急缩,或痒或肿,或挺纵不收,白物如精,随溺而下此筋疝也。。
以上诸证,都是精液排泄失常之候,至于淋浊则是小便溺窍之病,淋证为溲出不畅,浊证为小便浑浊,多兼尿道刺涩疼痛之证,与遗精出自精窍自异。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遗精的辨证要领,大略有以下几点。
(一)有梦无梦 、
有梦为梦遗,无梦为滑精的辨证要领,首见《丹溪心法。梦遗》。历代一直因循延用至今。但丹溪论。梦遗专主乎热。,。精滑专主湿热。、。皆相火所为”,后人则以有梦无梦来确定遗精的病位,如。《医宗必读.遗精》;“不梦而自遗者,心肾之伤居多,梦而后遗者,相火之强为害小……”。《景岳全书.遗精论证》;。梦遗者有情,有火,有虚有溢,……滑精者无非肾气不守而然”。清.程钟龄《医学心悟。遗精》。。大抵有梦者,由于相火之强,不梦者,由于心肾之虚”。清.俞震《古今医案按》。。震按,向来医书,咸云有梦而遗者,责之心火,无梦而遗者,责之肾虚。二语诚为括要,以予验之,有梦无梦皆虚也。。可见梦遗多火,滑精属虚,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临证时还要依据具体的证候表现来推究发病脏腑的虚实,单凭有梦无梦来辨别是不够的。
(二)新久虚实。
遗精辨证,究以辨明虚实最为紧要。清。程曦等著《医家四要》把七种遗精分为虚证、虚中之实、实证三类,颇为中肯切实。他们提出一把用心太过、思欲不遂、贪色精滑、肾虚常渗四种无梦者为虚,相火梦遗为虚中实证,久旷精溢,湿热扰动二者为实。
从病之新久浅深以察其虚实。梦遗初起因情志失调,君相火动,心肾不交者,居其大半,中气不升,气弱失摄与湿热下注,肝肾热郁的,亦间有之,更有诸证错杂兼见的,实际上是有虚有实、虚实参见。及其久遗不止,精关不固,或病由秉赋、房劳引起肾元下渗、无梦精滑的,则以虚证为多见。总之,新病梦遗有虚有实,久病精滑虚多实少,唯湿热,郁滞二项,多为实证。
根据临床观察,梦遗有因少年初省人事,意淫于外, 初泄不以为意,及其病久精滑,始来就医,故临床所见,虚证特多,其中肾虚尤夥。其病深不治而精髓下泄,真元漏渗,可能延成劳怯之候。正如《医学心悟。遗精》所云。。今人体薄,火旺者十中之一。虚弱者十中八九。者也。
(三)五脏辨证 ,
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遗精与五脏之病都有关系。《证治准绳》、《医宗必读》、《证治汇补》,对此均有所论证。如《医宗必读。遗精》云。。五脏六腑各有精,肾则受而藏之……若夫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苟一脏不得其正,,甚则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治疗方面,《证治准绳.遗精》精辟地提出。。独肾泄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肾之泄者,则两治之。在他脏自泄者,治其本脏,必察四属以求其治。,充分体现中医治病的整体观点。至于具体辨证,《医宗必读.遗精》,“如心病而遗者,必血脉空虚,本纵不收,肺病而遗者,必皮革毛焦,喘急不利,脾病而遗者,色黄肉消、四肢懈惰,肝病而遗者,色青而筋痿,肾病而遗者,色黑而髓空。更当以六脉参详,昭然可辨。。可称得其要领。 . .
以上辨证要点,备有攸宜,临床上须灵活合参,总以脏腑病机虚实为指归,不可执一不化。
二、治疗原则
(一)古法五种
明.楼英《医学纲目。遗精》曾对许叔微、张洁古、罗谦甫、宋丹溪之治法归纳为镇心神、导引其痰、降火补阴、补阳、养心定志等五种。这是对古代治法的初次汇总.
(二)分清标本阴阳
《证治准绳。遗精》对梦交遗精提出标本阴阳的具体治则。他说:。病从他脏而起,则认为初感病者为本,肾肝聚处为标,若由肝、肾二脏自得者,独治肾,肝,由阴阳离决,水火不交通煮,则既济之(滋肾清心);阴阳不相抱负者,则因而和之(补阴抑阳),阳虚者补其气,阴虚者补其血;阳强泻其火。火有正治、反治,从多从少,随其攸利。。
(三)五脏分治
清。何梦瑶《医砺。遗精》。。治当审其所由而致可也,有肾水虚而火炎者,滋阴降火为主,有肝气郁滞而火盛者,散郁升阳为主,有湿热下流者,除湿清热,升清为主,有用心过度而火炽者,清心养血为主,有肺感外邪,或悲哀所伤而动火者,散邪清肺为主。又云。。遗证初起,未有不由火盛者,久则火衰气虚而精滑矣。若因过服凉剂而致寒者,脉多紧涩,寒郁火于下焦也,当先升提。若脉沉迟,是下元虚冷,惟亟与温补,仍升提以免其下趋。。如是分经立法,差为近理。
(四)针对主要病机施治 .
《景岳全书.遗精论治》。“治遗精法,凡心火盛者,当清心降火,相火盛者,当壮水滋阴,气陷者,当升举,滑泄者,当固涩,湿热相乘者,当分利,虚寒冷利者,当温补下元,元阳不足精气两虚,当专培根本。。所提治则,巳较全面。
三、证治分类
(一)心动神浮,火扰精泄
症状及分析.
寐少梦多,心中烦热一一心火内动,神不守舍.
梦而遗精一火扰精室。
精神不振---体倦乏力一一寐少神乏。 ’
头晕目眩一一精不养神以上奉于脑。
怔忡心悸,健忘善恐,一一心火旺则火耗心血。
掌烙心烦,口干一一火灼阴伤,阴虚火旺。
小溲短赤一一心火下移小肠。 .
舌本红,脉虚数一一心火旺。
脉细涩一一心血耗伤。
治法:清心安神,滋阴清热。
方药。黄连清心饮。
{1)方解,黄连,清心泻火,生地,,滋阴凉血,当归,枣仁,和血安神,茯神、远志,养心宁志,人参,甘草,益气和中,莲子,补益心脾,收摄精气。
(9)加减法。酌加龙骨、牡蛎安神固摄。 ,
变证。 .
1.积思不遂,心神浮越,见色动情,积思不遂,心动神摇,精不安舍、主证积思多梦,梦中泄精, 曰久可兼失寐、夜烦、心神不宁,或精神恍惚,健忘、心悸易惊等症。治宜安神定志,镇神摄精,并宜调摄心神,神定心静则精自摄。用安神定志丸或镇神锁精丹。 .
2.用心太过,心不拟肾,心主存神,气交于肾,劳心诵读,曲运神机则心气受耗,气不摄精,主证梦遗时作,失眠、多梦,或兼心悸易惊,健忘神倦,面色苍白,气短,自汗盗汗,舌质嫩,脉细无力等症。治宜益气宁心,用妙香散。
3。心血暗耗,阴不敛阳。劳心思虑,久则伤及心血,心中阴不敛阳,神浮精动,主症梦遗时作,怔忡健忘、心悸夜烦,或见自汗盗汗,心口汗出,口舌生疮,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宜养阴配阳、收敛心气。用天王补心丹。
4。肝虚热郁,扰动心神;心胆气虚、心神不安,则精气不宁,症见心慌,胆怯,遗精多梦,触事多惊,夜常失寐,烦闷眩晕食少恶心口苦吐涎,苔白或腻,脉细参弦,治宜安神定志,和胃清热,用十味温胆汤加减。
5。君相火动、迫精妄泄;心为君火,肝肾藏相火,君火妄动,相火随之、上下交翕、迫精妄泄。症见心动则梦遗,面赤怔忡,烦躁眩晕、或耳鸣易怒、口苦胁痛,苔薄或黄,脉弦参数,治宜宁心滋肾,承制相火,用三才封髓丹加减。
6.久遗伤肾,阴虚火亢;遗久伤肾、火亢未已,心动精摇,多梦遗精,或无梦自遗,腰酸头眩,咽干,或兼颧赤盗汗,午后身热,五心烦热,苔薄质红,脉弦参数。治宜滋阴降火,泻南补北,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等加镇心安神之品。
应该注意,此型病例,病由。心。起,在治疗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调摄心神,排除妄念。《景岳全书。遗精论证》。。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及其既病而求治,则尤当.持心为先,然后随证调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全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亦几希矣。确是经验之谈。 、
(二)湿热下注,热扰精室,
症状及分析. 、
遗精时作一一湿热下注、扰动精室、疏泄失度。
尿色热赤浑浊,溺涩不爽、余沥不净一一湿热注于膀胱,则分利失责。
口苦而渴、心烦少寐,口舌生疮一一湿蕴热生,热扰心神。 .
脘腹痞闷、恶心泛恶一一湿阻,健运无权。
勉强固涩,则诸证转加一一病因湿热下注、肾气闭郁、邪火内郁、迫精外泄以暂泄其热。 、
茎中作痛、精溺随下一一肝经湿热,流注宗筋,疏泄无度则败精失道。
苔浊腻,脉濡数一一湿阻热蕴。
治法:导湿泄浊、利窍降浊。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
方解:萆薢、黄柏,茯苓、车前子,清化湿热,莲子心、丹参、菖蒲、清心安神,白术,健脾利湿。
本型治法重在中焦,兼调上下。盖病因湿热蕴滞,湿浊源出中焦,然后流注于下,所以治法首要化湿。
湿伤则脾困,脾困则清气不升,浊流归肾,故化湿之中,要结合健脾升清,土健则脾精自敛,营卫流行,不复下溜扰肾,此不治肾而肾自清利。
湿性下流,中焦不运所生之浊气,必然滞注于下,故在健运中焦之时,要视下焦肝肾的不同病机,分别治以升清泄热,导浊利窍等法。 .
若湿注肝脉,导致相火不能正常疏泄,产生下焦。水中火发。,则要升清解郁,分利敛阴。木气升则湿下渗,蕴热去则湿易清。分解纠缠则湿去火平,精室自安。
但要注意,勿太寒凉和滋腻,因为遗精不免伤气,证虽表现火湿,内蕴不足之因,苦寒败胃而燥,不利脾肾亏弱之体,且火湿互因,早施滋腻,恐碍湿的泄化。
若湿浊归肾,或兼久旷思色,导致肾气闭郁,敛泄失司,败精滞窍,妨碍蛰藏者,则要利窍导浊,令肾气清利,得复闭合之权,迨败浊即去,再量虚实为治。
本型遗精,苟非久遗精滑, 多挟经络壅滞,实证较多,湿浊壅遇,常借宣泄以为快,一般不宜早投固涩。涩则浊滞不利,遗必难愈。若精滑致虚,只需均等虚实,先后,酌量施治,不可见虚便补,专事涩摄。
必须说明的是本型病机虽然繁杂,更有虚实混淆,但病例较少,不比心肾虚证之多见。
变证。
1.脾乏升清、湿注于下。饮食不节,或中气不升,则精微不化,脾精不敛,流注于下。症见遗精时作,胸腹满闷,口苦或淡,渴不多饮,头晕肢困,饮食不罄,苔浊、脉弱。治宜升清化浊,收敛脾精。用苍白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若兼见滑精,可兼用猪肚丸,徐收健脾固摄之功。 ,
2.湿注肝脉,热蕴厥阴:湿气下流与下焦相火,互相蕴结,肝火不泄,扰动精室,症见梦遗,精滑,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臭秽,或兼淋浊、下部湿瘁,苔浊或黄、脉弦。治宜苦泄敛阴、利湿泄热。用封髓丹,甚者用龙胆泻肝汤. ’、 .
3.肾气闭郁,败精凝滞。肾主摄精,精之或敛或泄,皆主于肾,湿热卞注,则肾气闭郁,离位的败精泄排未尽,阻碍肾气蛰合之职,于是精之敛,泄无主,混杂而下。症见梦遗时作,精滑自流,茎中痒痛、佘沥不尽,或有窘迫,(余恙参见诸证)治先分清利湿,利窍导浊,用猪苓汤、威喜丸等。导去败精,然后调治本源。又,此证或因房欲不禁,惧泄忍精,或久欲不遂,年老思色,气不送精引起,治仿上法,以先行败精,壮年兼佐泻火卜老迈宜兼补气。、不可早予破,下,温燥,兜涩。
4.久遗伤精,余蕴湿热。湿热遗精及久、滑精伤肾、下元渐伤,湿热余蕴尚存的,.要标本兼顾。如水中火发,郁热伤阴,可用三才封髓丹等。或视肾虚情况分别立治(参考四型)。 .
5。经络郁火、脊心热遗,热郁经络,恍惚膈热,至夜则脊心中烙热而梦遗,治宜清心泄热。用真珠粉丸、猪苓丸。降火导湿,遗止后,若脊热等余证未除,用紫雪丹,导赤散。
应该注意的是,本型病因多为饮酒食炙赙膏梁厚味,在治疗同时,要撙节饮食,令脾运畅旺,才免湿从内生,否则治亦徒劳。
(三)劳伤心脾,气不摄精。
症状及分析.
遗精,过劳辄发一一过劳则伤中气,气虚神浮不摄。
肢体困倦一一脾气虚乏,不充四肢。 .
食少便溏,面色萎黄一一脾弱运化失职、化源不充。
失眠健忘、心悸怔忡一一曲运神机、思虑过度则神不安定.
舌淡,苔薄、脉弱一一心脾气血不足。
治法:益气生血,宁神摄精。
方药:妙香散。 。
方解.人参、黄芪、山药,益气生精,茯神、远志、辰砂,清心调神,木香,煦气,桔梗,升清。
本型遗精,治在中焦,重在益气摄精,中气旺则枢机转,上能奉心生血,以安神明,神安则火自秘,另一方面,气旺则能资生精血,源源输肾,令肾足而精自守。这就是益气之所以能够摄精的道理。
此外,益气之中,多寓升提。清气上升则脾湿不生,脾精敛运则营卫流通,不致化生浊气,陷溺于肾,干扰肾的藏蛰,此升提法在本型中的应用。
本型病由劳伤、中气不足,慎勿浪施寒凉杀厉,令气更萧索。
气虚者蕴湿易生,扰肾泄精,当予湿热诸证互参。但因气虚者生寒,责其弱不能升,与湿热下流,责其蕴遏相火者,有所区别,治法上多取升清化湿,少用清利泄浊。部分病例,心脾气虚,.营血不足,所见心神浮越,心火不宁之证,其病机是气不生血,血不养神,与阴虚火旺有别,治要煦补脾气,以裕心源,不可例用清心降火。
心脾气虚,久遗固能耗损肾精。而气虚及阳,中虚累下。尤易产生肾气不足,阴阳两虚,卞元虚惫,应注意脾肾兼治,补肾固本。
所以本型治法,常须结合养血宁神,补肾摄精.却非独借健运升清。 .
变证。
1.思索太过,郁伤脾气。劳心思虑,损伤睥气,气不生血,心脾两虚。证见遗精频发,劳神便作,头晕心悸,健忘少寐,面色萎黄,体倦食少,惊悸盗汗,苔薄质淡,脉细无力。治宜舒养睥营,以安神舍,用菟丝煎或归睥汤。
2。清阳下陷,肾气不清。中气不升,则浊气下注,使肾气不清,封蛰失职,症见劳则遗精,四肢倦怠,动常气短,食少乏味,身喜近衣,大便溏薄,苔白,脉浮大虚软,治宜升清益气,健运精微,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3.脾虚及肾,不能收摄。兼见肾精滑泄诸证(见下型),宜双补固肾,用苓术菟丝煎加减。
(四)肾虚滑脱、精关不固
先天不足
房劳不节 精泄肾虚一一不主收摄一一滑精.
他型久遗伤肾
l.症状及分析。
精滑早泄一一肾虚不藏。
腰酸膝软,发落齿摇一一肾虚(肾主骨,其华在发)。
眩晕耳鸣,健忘失眠一一肾阴不足,不能生髓上盈脑海.
低热颧赤,丑心潮热、咽干一一阴虚生内热。
盗汗一一阴虚阳浮,逼液外泄。
精少不育一一肾虚精少,冲任空馁。
舌红少苔,脉细数一一阴虚内热。
治法。补肾聚精,收涩固摄。
方药。由于肾为水火之脏,阴阳偏颇互用,同为补肾,但要视其具体病机,按本型变证各条,随宜用药,不可执一。
变证;
先天不足,肾水素亏,或久遗伤肾、阴气巳伤而下陷之相火未烬,当于养阴制火,在滋水中兼用介类涵熄虚火,但本型阴精久伤、重在滋摄,阴伤久则气甚危,慎勿施投凉,燥,所以它与心肾不交,君相火动之宜滋水泻火者,尚应有所区别。
当滑精久遗,精髓下泄之余,肾精将匮,养阴力薄难任9。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宜取味厚浓浊之品,以聚精敛阳,填补奇经。
梦遗多阴虚火旺,水出于阴,火生于阳,遗时火(阳)随精(阴)泄,暗损真阳,久则阴虚及阳,阴阳两虚,下元虚惫,滑脱不禁,要用温润固本,阴中求阳,一味养阴,真阳浸没,滑泄更甚。
肾虚久滑,多见精关不固,故本型证治,务须结合固精收摄,以符肾主闭藏之令,否则如实漏扈,虽补奚益。
还要注意者,温阳用药要避免干燥,而取温润。对于脾虚主人,在补肾时,尤要重其健运,才能使后天之精资源有自,一概滋腻,便成呆滞。
五脏之伤穷乃及肾。,本型治在下焦,重在补肾固摄,但对于其他类型转属而来,病机错杂者,治疗要遵照《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旨,凡心肾不交,君相火旺,气不摄精,湿热扰肾,经络郁滞等久遗均能耗损真元,延成本证,治疗未可一味补肾,要视其来路不同,分别结合交通心肾,滋水涵木、利湿泄郁、益气升清等法卜兼调中、上,以收标本同治,虚实兼筹之效。
变证.
1.肾水亏虚,相火易动。肾中水亏则火不能秘,火动则精泄,久则精滑肾气更虚。症见遗精滑精,腰酸神倦、耳鸣、头晕目眩、口咽发干,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眩细数,治宜滋水制火,涵阴敛阳.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加介类药。
2。久遗伤肾、精髓耗损。滑精日久、精髓空虚,症见滑精久频、精薄如水、腰腿痿软,头昏目暗,耳鸣失聪、失眠健忘,神智迟钝,面色枯槁、发枯齿落、舌淡少苔,脉弱细涩。治宜聚精填髓,补肾固摄,宜左归饮或在补肾方中加龟鹿二仙胶,或鱼鳔胶等。或仿专翕大生膏法,缓图聚补。
3。久遗精滑,肾关不固。各型遗精日久、精关不固、滑精连连,均宜补肾固摄,通常选用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秘精丸、萃仙丸等。病由心肾不交发展而来,兼以镇神,用桑螵蛸散。肾阳不固佐投温补,用斑龙丸。 .
4.阴阳两伤,下元虚惫。滑精日久,阴伤及阳、症见滑精不固,甚至闻见精出,在上述肾阴亏虚症外,可兼见阴冷精薄,形寒肢冷,尿频、气短,或见面目虚浮,阳痿不用,苔白舌淡胖嫩、脉沉迟涩,两尺无力。治宜阴中求阳,温固真元,用右归丸,或斑龙丸。
应该注意的是,肾气既亏,精体已伤,日常应该调摄身心,勿使过劳,伤气熬夜伤阴动火,更宜节制性欲,以节其余。
综上所述。便知遗精症治,亦颇复杂,并非见遗便涩,见虚便补所能奏效。盖精藏于肾,主持在心,疏泄在肝,转输资源在脾。病机有虚有实,有虚实互见,务须评审病机,察其所属。对证设治。其常用治则有,清心火、镇心神,养心血、益心气、以清其上,补气升清,助运化湿,清热利湿,升降气机以调其中,补阴制阳,疏泄相火,导肾泄郁,固涩摄下,聚精填髓,助阳固本以实其下.并宜随察病机,复法图治,才能切合有效。
辨证施治筒表
┏━━━━┳━━━━━━━━━━━━━━━━━┳━━━━━━━━┳━━━━━━━━┳━━━━━━━┓
┃ 分类 ┃ 症 状 ┃ 病 机 ┃ 治 法 ┃ 主 方 ┃
┣━━━━╋━━━━━━━━━━━━━━━━━╋━━━━━━━━╋━━━━━━━━╋━━━━━━━┫
┃ 心火 ┃梦遗,寐少梦多、心中烦热精神不 ┃心动神浮火扰精 ┃清心安神滋阴清 ┃黄连清心饮 ┃
┃ ┃振、头晕目眩、心悸怔仲、体倦乏 ┃室 ┃热 ┃ ┃
┃ ┃力,小便短赤舌红,脉虚数或细涩 ┃ ┃ ┃ ┃
┣━━━━╋━━━━━━━━━━━━━━━━━╋━━━━━━━━╋━━━━━━━━╋━━━━━━━┫
┃ 湿热 ┃遗精、尿浑浊热赤、涩而不爽,余 ┃湿热下注扰乱精 ┃导湿泄浊利窍降 ┃萆藓分清饮 ┃
┃ ┃沥不尽、口苦渴、便溏不爽,茎中 ┃室 ┃浊 ┃ ┃
┃ ┃作痛、精溺随下、勉强固涩、诸证 ┃ ┃ ┃ ┃
┃ ┃转加。或兼心烦不寐,口舌生疮。 ┃ ┃ ┃ ┃
┃ ┃苔腻,脉濡数 ┃ ┃ ┃ ┃
┣━━━━╋━━━━━━━━━━━━━━━━━╋━━━━━━━━╋━━━━━━━━╋━━━━━━━┫
┃ 气虚 ┃遗精、劳甚辄发、肢体困倦、食少 ┃劳伤心脾、气不 ┃益气生血宁神摄 ┃妙香散 ┃
┃ ┃便溏,面色萎黄、失眠健忘,心悸 ┃摄精 ┃精 ┃ ┃
┃ ┃怔忡、舌淡,苔薄、脉弱 ┃ ┃ ┃ ┃
┣━━━━╋━━━━━━━━━━━━━━━━━╋━━━━━━━━╋━━━━━━━━╋━━━━━━━┫
┃ 肾虚 ┃精滑早泄、腰酸膝软、发落齿摇、 ┃肾虚滑脱、精关 ┃补肾聚精收涩固 ┃六味地黄丸, ┃
┃ ┃眩晕耳鸣、健忘失眠、低热颧赤、 ┃不固 ┃精 ┃左归饮等 ┃
┃ ┃五心潮热、咽干、盗汗、男子精少, ┃ ┃ ┃ ┃
┃ ┃女子不育。舌红少苔脉细数 ┃ ┃ ┃ ┃
┗━━━━┻━━━━━━━━━━━━━━━━━┻━━━━━━━━┻━━━━━━━━┻━━━━━━━┛
。
四、其他治法 、
(一)单方验方
1.莲子,白茯苓,等分,为末,白汤调服(《普济方》)。功能清火养心,主治心火扰神,梦遗泄精。
2.茯苓丸.白茯苓为末,每服工2克,粳米汤调下,间用温热水调下,空心食前临卧,日二服(《仁斋直指方》)。功能清心泄浊,治心虚梦泄。
3.远志、龙骨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成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下(《本草纲目》)。功能清心宁神收涩,主治劳心梦泄。
4.猪肚丸.白色苦参90克,白术150克,牡蛎120克,为末。为雄猪肚一具,洗净。砂罐煮烂。石臼捣和,药干则入汁,丸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九丸,米汤下,曰三服(明。龚居中《红炉点雪》)。功能健脾利湿泄浊,主治脾湿不升,梦遗时作。
5。真珠粉丸,黄柏(炒),蛤粉各500克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每服100丸,空心温酒下(《洁古家珍》)。功能补阴降火,主治相火遗精。
6.猪苓丸。半夏30克,洗十次,切破。以木猪苓60克,同炒黄,出火毒,去猪苓,入煅过牡蛎30克,以山药糊丸、梧子大,每服30丸,茯苓汤送下(出《本事方》)。功能利湿导泄肾浊,主治肾中浊气滞郁遗精。
7。茯菟丸.菟丝子150克,白茯苓90克,石莲肉60克,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清心补肾。主治思考太过,心肾不摄梦遗。
8.桑螵蛸散。桑螵蛸一味,焙为末,酒浆调服3克(《理虚元鉴》)。功能收敛肾气,主治肾气不摄梦遗精滑。
9。玉锁丹。茯苓120克,龙骨60克,五倍子180克,为末,水糊为丸,每服四十丸,空心用盐汤吞下,日进三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收摄涩精,主治精气失摄遗精。 .
10.治虚劳尿精方。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煮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备急千金要方》)。功能补肾涩精。
11.鹿角霜60克,生龙骨(炒)牡蛎(煅)各30克,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四十丸(《普济方》)。功能温肾摄精。治久遗肾亏精滑。
12。北五味子500克,洗净,水浸,去核,再以水洗,核取尽,余味通置砂锅中,布滤过,入好冬蜜3000克,炭水慢熬成膏,瓶收五日,出火毒。每空心服一,二匙(《红炉点雪》)。主治肾虚遗精。
(二)药膳方选
l.保精汤。芡实、山药各30克,莲子15克,炒枣仁9克,茯神6克,人参3克(或用台党参9克)水煎,先将汤饮之后,加白糖15克,拌匀连渣同服(陈士铎《石室秘录》)。功能安神止遗。
2.金锁玉关丸.藕节、莲须、莲子肉、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60克,为末。用金樱子二斤锤碎,水一斗,熬八分,去渣,再熬成膏,入小麦和药,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本草纲目》)。功能养心实脾、涩精止遗。按。此方前七味,可取煮粥代膳。金樱子膏白汤化服,亦擅涩精。
(三)外治药选
阳事易举,梦遗时作,元明粉适量,研细,每卧时放手心内,两手合住擦之,其粉白化,每日一次(《民间灵验方》)。 。
{预防与护理]
遗精之病因不外有妄想,劳倦太甚,房事太过、饮食失节,遵照《内经》。治未病。的观点,本病患者,应针对不同病机,采取。持心宁静。、节制房事、忌食酒浆厚味,避免心身过劳,有手淫恶习者,应予戒除,然后随证调理,自可渐愈,倘不知此求本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盖亦难矣! .
此外经常梦遗者,夜间被褥不可太厚,尤其阴部要避免太热壅遏而引起刺激。
(结语)
综上所述,遗精病的原因,多因情志失调,心有妄想,多饮酒浆厚味,房劳太过,或劳心引起。主要病机有心神浮越,心肾不交,阴虚火动,疏泄无度,湿热下注,扰乱肾气,劳伤心脾,气不摄精,肾虚不藏,精关不固,阴阳两亏,下元虚惫等等。其病与五脏都有关系。但精虽肾藏,神恃于心,始病时以君相火动,心肾不交为多,病机虚实参见,治宜清补心安神,疏泄相火为先着,勿亟亟于补肾。若湿热扰肾,肾气闭郁者,病机多挟实证应先导湿利肾,不可早施兜涩。气虚下陷,不能摄精者,为病有虚有实,宜予升清益气,不可轻用凉药。久遗伤肾,下元滑脱之证,多由以上各型转归,为数最多,其虚亦著,务须补虚固本,收涩精关,但需协调阴阳,不宜偏颇。常用治法是。上则补心安神,中则调其脾胃,升举阳气,下则益阴固肾。。如此而巳。(引《丹溪治法心要》治郑叔鲁案)。至于先后治序,《医林绳墨。梦遗精滑》谓其治法主意为。初宜先导其热,次则补养心肾,久则升提下陷,兼治热也。。若更加曰。终则补肾固本。便更周全了
【定义】
遗精由于肾虚不固或邪扰精室,导致不因性生活而精液排泄的病证。有梦而遗精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者,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者名为滑精。
【范围】
西医学中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劳神过度精神紧张,心阴暗耗,心阳独亢,心阳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不能上承于心,水亏火旺扰动精室,精液自遗。多见于青年学生,常因用功过度所致。
2.所欲不遂心有妄想,则君火偏亢,相火妄动,火扰精室,精液自出而遗精。多见于青年人心有所慕,朝思暮想,所欲不遂,或鳏夫久旷,思慕色欲所致。
3.恣情纵欲劳欲伤肾,肾虚不固,精关失约而见遗精。多见于青年早婚,房事过度,或青少年无知,频犯手淫,或先天不足,禀赋素亏所致。
4.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湿生热,湿热下注,扰动精室,亦可发生遗精。
二、病机
1.发病一般发病缓慢,湿热下注者发病可较急。
2.病位本病病位在肾与精室,与心、肝、脾都有密切关系。
3.病性患病初期,因心火偏亢,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所引起者,多属实证、热证;若久遗不止或禀赋素虚,均可伤及心、脾、肝、肾,最终导致中气下陷或肾虚不固者,多
属虚证、虚实夹杂证。
4.病势随着病程发展,遗精总的趋势是由上及下,由心、脾、肝及肾,病性由实转虚。
5.病机转化遗精的主要病机转化决定于脏腑阴阳的盛衰,一般来说,多由实证发展为虚实夹杂证,最后发展为虚证。即由心火亢盛,热盛伤阴,水不济火,可演变为心肾不交;由肝郁化火,火盛灼阴,阴不敛阳,可演变为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热盛伤阴,可演变为阴虚夹湿热。疾病的后期,以肾虚证为多。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
男子不因性生活而排泄精液,多在睡眠中发生,每周超过1次以上;或在清醒时精时自出者,甚则劳累后或欲念动即精液流出,可诊断为遗精。遗精频繁者可伴有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腿软等症。有梦而遗精者为梦遗;无梦而遗精者,或清醒时精液流出者为滑精。
二、鉴别诊断
1.生理性溢精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一月泄精一二次,次日并无不适感觉或其它症状,属于生理性遗精,并非病态。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日:“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但也有因缺乏生理知识,因此产生恐惧,可出现头晕、无力、心悸等症状。过多的遗精,每周一二次以上,或清醒时流精,并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症则属病态,必须及时治疗。
2.精浊精浊患者尿道口时时溢出泔样或糊状分泌物,滴沥不断,茎中作痒作痛,痛甚如刀割火灼,而遗精没有疼痛感觉。
3.膏淋膏淋患者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样,且溲时有尿道涩痛感觉,而遗精小便不混浊且尿道不痛。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遗精辨证要点,前人以有梦属“心火”,无梦属“肾虚”之说,诚是要言不烦,但临证还要详细推究原发病脏腑,属虚属实,详细研究,才能把握其病机要领,单从有梦无梦来辨其大略,是不够的。 ’
大抵梦遗有虚有实,初起心火、肝郁、湿热居其大半,君相火动,扰动精气失位,应梦而泄,多属实证、热证。然其久遗多致脾、肾不足,由实转虚,不可不辨。滑精多由梦遗发展或禀赋素虚而来,以虚证居多,但亦可因虚致实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理应详辨。
二、治疗原则
实证以清泄为主,分别采用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清热利湿等法;虚证以补肾固精为主,可分别采用补益脾肾、滋阴补肾、温补肾阳、补肾固涩等法。治疗遗精切忌一味采用温补固涩一种疗法。
三、分证论治
1.心火过旺
证候少寐多梦,梦则遗精,心中烦热,心悸怔忡,健忘头晕,精神不振,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
证候分析心有妄想,所欲不遂,心火内盛,引动相火,扰动精室,使肾失封藏,故梦则遗精;神不守舍,则少寐多梦,心中烦热;火热耗伤心血,血虚不能养心,则心悸怔忡健忘,不能上奉于脑则头晕,精神不振,不能补充肌体则体倦乏力;小便短赤为心火下移小肠所致;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火旺则舌尖红,脉数。
治法 清心安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黄连清心饮加减。药用黄连、莲子、灯心草、生地黄、当归、酸枣仁、茯神、炙远志、石菖蒲、炙甘草。
方中黄连、莲子、灯心草专清心泻火为君药;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酸枣仁、茯神、炙远志、石菖蒲养心安神,共为臣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2)加减若心中烦热,心悸怔忡较重者,酌加合欢皮、夜交藤、龙骨、牡蛎、柏子仁等以养心镇静安神。
(3)临证参考《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说:“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及其既病而求治,则尤当以持心为先,然后随证调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持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亦几希矣”。说明对此类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更须注意调摄心神,使其排除杂念,清心寡欲。
2.心肾不交
证候 梦遗时作,虚烦不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 心火内动,扰动精室故梦遗时作;神不守舍,则虚烦不眠;火旺耗伤心血,血不养心则心悸健忘;血不外充肌体,则神疲乏力;火盛败阴,肾精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头晕耳鸣;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治法 清热滋阴,交通心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三才封髓丹加减。药用天门冬、生地黄、玄参、黄连、灯心草、丹皮、黄柏、酸枣仁、石菖蒲、炙甘草。
本证主要病机为肾阴不足,心火亢盛而成,故治应滋肾阴而清心火。方中天门冬、生地黄、玄参滋阴生津以壮水,黄连、灯心草入心经,清心以制火,共为君药;黄柏清泄下焦虚热,丹皮凉血活血,酸枣仁、石菖蒲养心安神通窍,交通心肾共为臣药;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佐使药。
(2)加减若心肾不交,火灼心阴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菖蒲、莲子以滋阴安神;若久遗伤肾,阴虚火旺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以滋阴泻火。
(3)临证参考 心肾不交多因心火亢盛,心肾阴亏引起,临证时必须辨明心火亢盛和肾阴亏损的孰轻孰重,才可决定以清心火为主还是以滋肾阴为主。
3.湿热下注
证候 遗精频作,甚则尿时流精,口干口苦,小便热赤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则遗精频作,甚则尿时流精;湿热下注于膀胱,则小便热赤不爽;热盛于内则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亦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药用萆薜、黄柏、茯苓、车前子、滑石、菖蒲、白术、丹参、莲子心、栀子、食盐。
方中萆薜、石菖蒲祛湿化湿利窍,白术健脾利湿,黄柏清利下焦湿热,茯苓、车前子、滑石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诸药共奏清热利湿为主药;辅以莲子心、栀子清心泻火,丹参养心安神;食盐引药入肾为使药。
(2)加减若湿热流注肝经者,宜苦泄厥阴,可用龙胆泻肝汤以清利肝胆湿热;若因脾乏升清而致湿注于下,与下焦相火蕴结所致者,宜升清化湿,可用苍白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临证参考本型遗精系湿热下注,疏泄失常引起,故治疗时不可早投固涩之品;另湿热多因于脾胃失运,治要健脾升清,才能化湿泄浊,所谓“治中焦以睿其源,利湿热以分其流”,不可过用苦寒碍胃之品;本证久遗,亦可致耗伤肾精,形成阴虚夹湿热,虚实掺杂,又应标本兼顾,精于调理,方能奏效。
4.劳伤心脾
证候 劳则遗精,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四肢困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证候分析 过劳则更伤中气,气虚则中气下陷,气不摄精,故劳则遗精;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面色萎黄,四肢困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弱亦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 调补心脾,益气摄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妙香散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山药、茯苓、远志、辰砂、木香、桔梗、甘草。
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气生精,升阳举陷为君;山药、茯苓健脾和中,助气血生化之源,辅助君药益气生精是为臣药;远志、辰砂养心调神,木香调理脾胃气机,使补而不滞,桔梗顺脾气主升之性,升清举陷,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又能健脾益气为使药。 ,
(2)加减若遗精频作不愈,伤及肾元,成为脾肾两亏,此时就要兼治下焦,化湿升清,补肾固本,可加入菟丝子、山萸肉等,不可单用补益心脾之法;若中气不升,兼有头晕目眩,可改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
(3)临证参考本型多因思虑伤脾,积劳损气,致令心脾气虚,更遇劳伤则气虚更甚,清阳下陷,气不摄精,非清降收涩所能收效,必须益气升清。部分病人,心脾气虚,营血不足,亦可出现心神浮越,心火不宁之证,但其病机与阴虚火旺有别,不可妄用清心降火,应重在养血煦脾,以裕心血而安神明。
5.肾气不固
证候 遗精频作,头晕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 肾气不足,封藏失司,故遗精频作;肾精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见头晕耳鸣,健忘神疲;肾主骨生髓,肾亏则腰膝酸软;精血同源,肾精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充于面,则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亦为肾气不足、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 补肾固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秘精丸化裁。药用菟丝子、山萸肉、家韭子、熟地黄、龙骨、牡蛎、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炙甘草。
方中菟丝子、山萸肉补肾填精固涩是为君药;家韭子补肾助阳,熟地黄补肾滋阴,助君药补肾填精,为臣药;龙骨、牡蛎、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均能固肾涩精止遗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2)加减若滑精频繁者,加芡实、金樱子,或合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若肾气虚已发展为肾阳虚,可选用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当归、菟丝子、杜仲、仙茅、仙灵脾、芡实、刺猬皮;若以肾阴不足,则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或左归丸加减;若病由心肾不交发展而来者,在补肾固精基础上佐以宁心安神之品,如茯神、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3)临证参考一是本型多属久遗成虚或先天禀赋不足,特点在于肾虚滑脱,治应补肾益精为本,更须秘固下元,以节其流。但要看到本类肾虚多由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湿热下注,久遗成虚,或脾肾两亏,气不摄精发展而成,治法不能单独补肾,要结合交通心肾,滋阴泻火,清利湿热,益气升清等法,灵活施治。特别是对于湿热下注发展而来者不能早施固涩,要予泄热分利。二是久病肾亏,阴阳两虚,宜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不能一味滋阴,或一味温阳,应避免刚燥而采取温润。三是脾肾两亏者,要注意健运脾土以资养肾精,一概滋补,便成碍滞。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强肾片(苍松牌,辽宁省桓仁中药厂):每次4~6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补肾填精,益气壮阳,扶正固本,用于肾虚型。
(2)肾宝(杨济生牌,南昌济生制药厂):每次4粒,每日3次。温阳补肾,安神固精,适于肾阳不足型。
2.单验方
(1)刺猬皮,瓦上焙干,研为细末,每晚服2~3g。
(2)韭菜子,每晚吞服20~30粒,淡盐水下。适于肾气亏虚滑泄者。
3.针灸
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虚证者可灸。
【转归与预后】
遗精患者病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与精神过分紧张有关。一般来说,初起以实证为多,若以清利湿热,或清心安神,或清热滋阴治疗,预后一般良好。日久不愈,或失治、误治则可逐渐转向本虚标实之证,最后成为虚证。肾主藏精,精为阴液,开始多因耗伤阴精,故以肾阴虚为多见,但精气互生,阴阳互根,所以病久往往表现为肾气虚,甚则导致肾阳虚。故遗精日久,可兼见早泄、阳痿、不育等。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因此本病虚损日久也可能发展成为虚劳。
【护理与调摄】
遗精多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本病除用药物医治外,要非常重视调摄心神,勿令心驰于外,使其排除杂念,清心寡欲。并应节制房事,禁戒手淫,注意合理营养,节醇酒厚味。
【预防与康复】
本病预防首先应在青少年中开展性知识教育,使他们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性的发育及成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彻底清除淫秽书刊和不健康读物,以免毒害青少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遗精好转者,仍应继续辨证用药,以巩固疗效。亦可采取适当食疗康复。如:肾虚遗精者,服虫草鸡,即冬虫夏草15g,鸡肉250g,加调料煮食;肝肾阴虚遗精者,用鳖1只,去肠脏及头,枸杞子30g,淮山药30g,女贞子45g,熟地15g,加调料共煮熟,去药食肉喝汤。此外应积极参加多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可长期坚持作太极拳、太极剑等以增强身心健康。
【医论提要】
《灵枢·本神》谓:“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这段话提出由于肾恐惧、心怵惕思虑等情志内伤,导致了流淫不止、精时自下、骨酸痿厥等症,说明了人的情志变化与遗精密切相关。随着近代西方性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性事疾病与心理状态及其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中医学在这方面的认识是很早的,同时也是很深刻的。其中关于“骨酸痿厥”一症,可参以《灵枢·海论》的分析:“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由于失精则伤髓,经常遗精后可出现头晕目眩、精神疲倦、骨酸腿软、心慌气短等症状,俱为精走髓失造成的神气亏虚之态。从生理上讲,中医说肾主藏精。《素问·六节藏象论》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所以隋代《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失精候》直陈失精病机在于肾气亏虚:“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日:“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宋代张杲提出遗精病因“脑中风冷”说,“有人梦遗精,初有所见,后来虽梦中无所见,日夜不拘,常常遗漏,作心气不足,服心气药无验;作肾气虚,补肾药亦无验。医问患者觉脑冷否,应之日:只为脑冷。服驱寒散(方无者)遂安。盖脑者诸阳之会,髓之海。脑冷则髓不固,是以遗漏也。有此疾者,先去脑中风冷,脑气冲和,兼服益心肾药,无不愈”。
时至金元,朱丹溪指出:“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二者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居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相火也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也暗流而疏泄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朱丹溪是历史上第一位由君相二火关系阐发遗精病机的医家。丹溪继承了刘完素“五志所伤皆热”(《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的观点,认为情志剧变可引起“五性厥阳之火”,这是导致相火妄动的因素,故称“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格致余论·相火论》),因为心为君火,可引动下焦肝肾所藏之相火。
后世医家在继承朱丹溪君相二火理论的基础上,各有发挥与侧重。明代赵献可《医贯·先天要论·梦遗并滑精论》指出:“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临不藏之精,除不梦,梦即遗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中非常重视宁心君的原则。他说:“盖遗精之始,无不由乎心。正以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故凡少年多欲之人,或心有妄思,或外有妄遇,以致君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则水不能藏,而精随以泄”,又说,“盖精之藏制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在心,故精之蓄泄,无非听命于心。苟知惜命,先须惜精;苟知惜精,先宜净心”,在遗精的治疗和保健中,张氏特别强调:“则尤当以持心为先,然后随证调理,自无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恃药饵,而欲望成功者,盖亦几希矣”,这说明治遗精病只恃药饵是不行的,必须注重调心养心,精神疏导,身心并治。
李中梓《医宗必读·遗精》认为心肾不交为该病病机:“思虑而兼之怵惕,则神伤而心怯,心怯则恐惧而伤肾,肾伤而精不固,此心肾不交,故不能收摄也”。
王肯堂《证治准绳》提出非独肾可致遗泄,由它脏而致肾遗泄者宜两治之。他描述说:“大抵精自心而泄,则血脉空虚……自肝而泄者,色青而筋痿;自肾而泄者,色黄黑,髓空而骨惰”。
自《灵枢·淫邪发梦》即谈到性事疾病与梦的关系,如“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对于遗精病,有梦无梦已成辨证眼目,即“古人以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临证指南医案》)。《类证治裁·遗泄》中明确说:“昔人谓梦而后泄者,相火之强为害;不梦自遗者,心肾之伤为多。且谓五脏有见症。宜兼治,终不如有梦治心,无梦治肾为简要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亦有诗云:“不梦而遗心肾弱,梦而后遗火之强,过欲精滑清气陷,久旷溢泻味醇伤”。
不同年龄与情况的遗精者,辨证重点亦不同。宋代《普济方·肾脏门》云:“有少年气盛……不自觉知,此泄如瓶之满而溢者。人或有之,是为无病”。明代缪希壅《本草经疏》言:“老人气不足以送精出窍”,这是生理性遗精的情况。对于壮年遗精,清代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命门部》认为:“精关不固,终是相火不藏,疏泄无度”。明代梁学孟《国医宗旨·梦遗附赤白浊五淋病机》谓:“凡十六七岁童子而梦遗者,慎不可补,清心自安”。明代黄承吴《折肱漫录》说:“梦遗之症,非必尽因色欲过度,大半起于心肾不交。士子读书过劳,每日此病”,当然士子有阳道不振者亦多契此病机,这主要由于用脑过度或高度精神集中后造成大脑疲劳而失控。总之,探讨遗精病因病机,多不外乎君相失调,心肾不交;相火妄动,扰动精室;肝失条达,房事不节;劳神过度,心脾两虚;肾阳虚惫,命门火衰;湿热下注,饮食失节等几种情况。
治疗上,《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故先生(指叶天士)于遗精一症,亦不外乎宁心、益肾、填精固摄、清热利湿诸法。如肾精亏乏,相火易动,阴虚阳冒而为遗精者,用厚味填精、介类潜阳、养阴固涩诸法;如无梦遗精,肾关不固,精窍滑脱而成者,用桑螵蛸散填阴固摄及滑涩互施方法;如有梦而遗,烦劳过度,及脾胃受伤,心肾不交,上下交损而成者,用归脾汤、妙香散(人参、龙骨、益智仁、茯神、茯苓、远志、甘草、朱砂)、参术膏、补心丹等方,心、脾、肾兼治之法;如阴虚不摄,湿热下注而遗滑者,用黄柏、萆薜、黄连、苓、泽等,苦泄厥阴郁热,兼通腑气为主;如下虚上实,火风震动,脾肾液枯,而为遗精者,用二至百补丹及通摄下焦之法(鹿角、黄精、杞子、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天冬、麦冬、牛膝、楮实子、龙眼肉、鹿角霜、人参、黄芪、芡实、茯苓、山药、知母、萸肉、五味子);如龙相交炽,阴精走泄而成者,用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滋肾丸、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以泻阴中伏热为主。又有房劳过度,精竭阳虚,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梦而遗者,用固精丸(牡蛎、菟丝子、韭子、龙骨、北五味、桑螵蛸、白石脂、茯苓),升固八脉之气;又有膏粱酒肉、饮醇厚味之人,久之脾胃酿成湿热,留伏阴中,而为梦泄者,当用刘松石猪肚丸(白术、苦参、牡蛎、猪肚),清脾胃蕴蓄之湿热”。这段论述是较全面和精辟的,而且方证俱全。
清代医家张璐用温胆汤加味治遗精。《张氏医通》言:“梦遗为肝热胆寒,以肝热则火淫于外,魂不内守,故多淫梦失精,或时心悸,肥人多此。宜清肝,不必补肾。温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肉”。
梁学孟提出治遗精要注意“通”与“涩”的辩证关系——“治梦遗方,属郁滞者居大半。庸医不知其郁,但用龙骨、牡蛎涩剂,殊不知愈涩愈郁,其病反甚”。
另外,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梦遗滑精》有:“有情动于心,所愿不遂而遗者,惟适其情而自止,即勿药可也”之论。龚廷贤《寿世保元》指出i“男子梦交而精泄,女子梦交而精出,是皆不知清心寡欲之道也。”可见,情志疏导在治疗中不容忽视,怡情养性对于该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
【医案选粹】
案一
马培之治疗一男子遗精案
某男子精气生于命门,固于肾藏,达于廷孔,心阳鼓动,相火随之,精得热而动,恙已数年。腰酸胁肋作痛,面部粟颗,舌下起瘰,阴亏于下,心火肝阳浮游于上,拟滋阴制阳。
北沙参 当归 料豆 旱莲’山药 女贞子 茯神 生地 龙齿 丹皮 鱼肚
一 (选自《孟河四家医集》)
案二
一男子素遗精,足跟作痛,口干渴,大便燥,午后热甚。用补中益气加芍药、玄参及六味丸而愈。
’ (选自《薛案辨疏》)
案三
林诊脉细涩,寐则遗精,心热口渴,不时寒热。此肾阴内损,心阳暗炽,补心丹三钱四服。
(选自《临证指南医案》)
案四
张阴精走泄,阳失依附,上冒为热。坎水中阳不藏。古人必以厚味填之,介类潜之。仍从阴以引阳,与今人见热投凉不同。
熟地 鳖甲 茯神 淡菜 青盐 柏子仁
(选自《临证指南医案》)
案五
陈××,男,21岁,大学生,初诊日期1981年8月12日。
问诊1978年上大学后与女同学接触,心情不能平静。想起“意中”的同学就有性冲动,听课精神不能集中。初起有梦而遗,每周2--3次,继则无梦而遗,遗出则醒。昼日头昏神倦,不能上学而休学。
望诊舌质红,无苔,唇红。
切诊脉象数大
辨证君相火亢心肾失交 .
处方 生地20g 山萸肉lOg 怀山药lOg 茯苓lOg 丹参lOg 元参lOg 盐知母log 丹皮log 黄柏lOg 莲子心6g 远志lOg 菖蒲6g
经过该方加减20剂后性冲动减少,遗精次数亦少。停服汤剂改用丸剂。后能返校继续学习。
. (选自《实用中医神经病学》)
【现代研究】
遗精多因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引起。近年来,应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慢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概述如下。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病”两种。前者前列腺液培养有致病菌,后者培养无致病菌。前者按中医辨证多属遗精的实证,后者辨证多属遗精的虚证。前者宜清泄,后者宜固摄,两者均可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王不留行、桃仁、赤芍等。其目的是增进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曙光医院沈楚翘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蕴结、肾阴不足和肾阳虚衰3种类型。湿热蕴结型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用八正散、五苓散、萆薢清饮等;肾阴不足型以下腰、会阴、耻骨上、腹股沟等部位酸楚为主,用知柏地黄丸、沉香散、金铃子散等;肾阳虚衰型主要见于性功能减退为主,用右归丸、河车大造丸、鹿茸丸等,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辽宁中医杂志,1981,<5>:28~30)。
汤一鹏等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瘀滞型、湿热型、肾阴虚及肾阳虚型,并认为肾虚为该病之本,湿热、瘀血为病之标,治疗依辨证分型为主立法,同时注意标本兼顾,各型伴前列腺增生者加穿山甲、三棱、莪术、田三七粉等,治疗49例,口服并热水坐浴日1~2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22)。欧阳坤根应用前列平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药用萆薢、王不留行、黄芪各209,丹参、败酱草、生山楂、车前子(包)各30g,炒赤芍、熟地、柴胡各lOg,牛膝15g,穿山甲12g,甘草6g,随证加减。结果治愈25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