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火了,火到了全国,不过,没有带动起全国;那就只能说是一个偶然事件,再一次证明了拼经济这事,靠地摊经济不太可能。
【资料图】
有人发了当地“第一网红店”牧羊村烧烤的直播,的确,那股热浪已经过去了,小饼厂利润据说也从百万直落到了十万以下。
其实,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去年也推过地摊经济,重庆一夜冒出了十万个地摊,受到盛赞。不到一周,就没脾气了。
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民营也就是从地摊经济开始的。记得北京西单的地摊服装市场,从广东背上几麻袋潮装,牛仔裤,喇叭裤什么的,回到北京不存货,当天就卖光,最早的万元户就是这样炼成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地摊经济到引领中国科技的创新,早已经日新月异。
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经济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潮起潮落的调整期,于是,专家们也都开始献计献策,很多人出来赞美 地摊经济,仿佛只要放开管制,经济就能像淄博烧烤一样火起来。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中国的问题不在消费,在收入。
如果是一个消费型的经济体,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高,消费不用刺激也上去了。
现在,中国经济很强大,但是,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大比例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2022年为43%,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60,更有一些学者说是全球倒数第一,如郎咸平认为只有20%,不管怎么说,肯定是低了,所以,两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
这也可以解读为,中国将努力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
居民收入低是企业造成的吗?
估计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
人们只知道资本家比工人有钱,不知道决定收入高低的不是社会的道德水平,而是市场中资本与劳动的供求关系,财富的增长不完全取决于马克思说的无产者的劳动,更取决于经济体中资本的流入。在这种意义上,要想提高居居收入,只有让你的市场成为资本的洼地,要欢迎马斯克,而不是高喊打倒资本家。
既然居民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市场,那么,中国目前的情况就不能太指望企业提高工资,因为企业自己已经是度日如年。
实际上,老百姓的收入也不完全由工薪所决定,体现一个社会是否以民为本的,更重要的是看二次分配,因为第一次分配是市场无形之有决定了,谁也说不了什么,说了也是白说,去年底北京市发文建议企业提高工薪7.9%,你建议你的,企业却忙着裁员降薪。
而二次分配是由财政决定的。
财政从企业收取高税收,在全球名列前茅,那么,财政就有责任大比例提高二次分配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少盖点办公大楼,少搞点炫富的仪式,按两会提出的目标:将财政收入的70%用于民生,集中用于支持社会保障,如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减少体制内的开支,这才是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
中国的专家们又是如何看中国经济?
所有的网红专家都在高呼救房地产,这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地摊经济值得鼓励,虽然救不了中国经济,但是,有利于民生;房地产又不同了,救房地产救的不是民生,不是老百姓的收入,相反,是要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去救地方财政,这是彻头彻尾的损不足以补有余。
地摊经济救不了中国经济,地产经济只会将中国经济推向更沉重的矛盾。
一切在财政
要解开中国经济的扣,一切在财政。
大比例降低可有可无的支出,从而降低企业税收,减少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房地产价格回归市场经济主导,该跌就跌,不是去救,是要让无形之手去修正扭曲的价格工具;一个有为政府,必须在经济的重要时间窗口,坚定地提高社会保障机制,让居民的消费从医疗、住房、教育、养老四座大山中解放出来,一切围绕着提高老百姓收入这个主题,这是让中国经济走出需求不足的必经之路。
大家要关注的不是这样与那样的经济数据,要看有什么直接利民的政策。
财政缺少直接利民的举措,经济的复苏也不会走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