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相关资料图)
本次降息表明政策全力提振经济的意图,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预期,一切有利于经济预期的政策,都利好银行估值。此外,降息未过度损害息差,根据测算,预计本次LPR 下调10bps 对息差的负面影响(-0.5bp)将被存款降息的正面影响(0.8bp)完全抵消,银行业的息差底线有保障。且经济加快复苏改善信贷供求关系,也将一定程度缓解息差下行压力。维稳经济、息差有底是利好银行估值的最佳组合。
事件:
6 月20 日,6 月LPR 公布:其中1 年期为3.55%,环比上月下降10bps;5 年期LPR 为4.20%,环比上月下降10bps。
简评
1. 一年期、五年期LPR 跟随MLF 下调10bps,对净息差影响中性。
本次一年期、五年期LPR 均下调10bps,符合预期。根据测算下,预计LPR 下调影响上市银行今年贷款收益率-0.85bp,影响今年净息差-0.5bp。
负债端,监管进一步促进存款成本下降,有力对冲LPR 下降。近期存款挂牌利率均有下调,活期下调5bps,2 年期下调10bps、3 及5年期下调15bps。考虑到存款重定价周期,实际长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20-30bps,且将在后续重定价过程中持续释放成本下降的利好。根据测算,预计存款成本下降影响上市银行今年存款成本-1.17bps,影响今年净息差0.82bp。在资产负债两端利率对冲的情况下,息差影响不大。
2. LPR 跟随MLF 下调幅度,不过度损害银行息差,体现出政策端全力维稳经济和保障银行息差底线的平衡。
本次降息目的在于全力稳经济,而非让利。6 月16 日国常会提出要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预计本次降息后,一揽子扩内需、稳增长的政策将逐步落地。可见此次降息主要目的在于加快经济复苏进度,统一市场对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信号意味明显。在疫情影响已经消退、经济开始稳步复苏的环境下,投资者务必打破过去三年形成的认识误区,把降息这种正常的货币政策工具等同于让利。
降息幅度符合预期,银行息差底线有保障。一方面,国有行、股份行在降息前调降存款利率,引导整体银行业降成本,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压力,体现了政策端对银行净息差的呵护。
另一方面,在政策端靠前投放引导下,一季度信贷大幅冲量,部分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已占全年计划的一半,下半年信贷规模保持适度可持续的增长是大势所趋。而随着本次降息,降成本、拉内需等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将持续落地,下半年经济复苏趋势有望继续加快。随着信贷供给相对减弱,而经济复苏加快带动需求的持续回暖,“供大于求”的形势明显好转。预计供求关系的逐步平衡将助力贷款价格的稳定,缓解息差下行压力,对银行业息差底线形成有力支撑。
3. 维稳经济、息差有底,将是利好银行估值的最佳组合。
降息表明政策全力提振经济的意图,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预期,利好银行估值。对于银行而言,短期的息差和中长期的资产质量预期都将影响估值,息差与货币政策周期相关,资产质量预期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中长期前景的展望。在当前银行股普遍破净的背景下,风险因素才是估值边际变化的核心驱动力,而经济才是影响风险预期的核心因素。因此一切有利于经济预期的政策,都利好银行估值。
降息未过度损害息差,且经济加快复苏也将一定程度上维稳息差,银行业的息差底线有保障。本次降息在幅度上跟随MLF 下调,且存款利率下调先行,确保不过度损害银行息差,证明政策端全力维稳经济和保障银行息差底线的平衡,银行业的息差底线不会被突破。且经济加快复苏下,信贷供求关系的改变将有助于贷款定价下行趋势的缓解,叠加负债端压力减弱,同样有助于缓解息差下行的压力。
我们在6 月15 日的报告《降息不等于让利,利好银行估值》中提出,当前银行估值的主要矛盾不是息差而是资产质量预期和宏观经济预期,降息作为提振经济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利好银行估值。我们再次强调,维稳经济并不需要以牺牲银行为代价,更不能把正常的宏观调控政策直接等同于银行让利,投资者务必打破过去三年形成的认识误区,紧扣主要矛盾,通过降息稳住经济,是对银行估值最大的利好。
银行板块配置上,建议大小兼备、聚焦头部。重点配置国有大行和以成都、宁波、常熟、杭州、江苏等为代表的优质中小银行。股份行推荐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
4. 风险提示:(1)如果宏观经济大幅下滑,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疫情可能存在反复,影响对公端企业经营和零售端客户消费,从而对信贷需求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资产规模扩张受限。(3)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维持较高发展增速的动能减弱,从而对银行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4)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银行财富管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