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北京保利2023春拍丨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中国陶瓷
2023-06-22 05:57:02 北京保利拍卖

是次“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中国陶瓷”专场拍卖为阁下呈现众多御瓷,多出自名家雅蓄及递藏。囊括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瑞士玫茵堂、埃斯肯纳齐、大维德爵士等数十例宋元明清陶瓷佳品,格调高雅,尽数帝王意匠卓绝,尤见永宣、成化及盛清三代时期隽品,兼及钧定诸名窑,因帝王至雅审美与御窑监督殚心竭虑化裁而来,“无美不珍”“高华清贵”。


(相关资料图)

北京保利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十面观止专场日程安排

【预展时间】

2023年6月30日至各专场拍卖前一日

【预展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拍卖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拍卖时间】

7月6日(星期四)

14:30 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中国陶瓷(A厅)

扫码跳转至电子图录

Lot 5332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

“大明成化年制”款

D:7.6 cm

备注:北京重要私人户出

估价:RMB 2,200,000-4,200,000

本品口微撇,斜弧腹,圈足,口沿和底足分饰青花弦纹,主题以斗彩为饰,一面绘翠竹葡萄,翠竹枝干仅以青花描画,竹叶以青花勾出轮廓,釉上填以绿彩,尽显翠竹的生机盎然。葡萄主藤也仅以青花勾勒,叶片在釉下青花轮廓内填绘黄绿两色,藤蔓覆以黄彩,以表现北方秋日的季节特征。画面视觉中心为两串颗粒饱满,让人垂涎欲滴的葡萄,其中以成化朝特有的“葡萄紫”彩釉表现已经成熟的颗粒,以矾红彩填绘未熟籽粒,形象逼真地再现了葡萄成熟时期的自然状貌。另一面绘桑葚(锦荔枝)纹,主干只以青花勾绘,叶片以青花为廓内填绿彩,个别叶片辅绘黄彩,以凸显夏秋之交的季节特征。三颗成熟的桑葚,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分别衬托点染,把桑葚成熟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土坡、草丛仅以青花勾画,略写其意。本品以简练的笔法 、巧妙的布局,提炼了题材中最核心 、最具美感的部分,表现其中的意趣。杯子外壁的两组纹饰,有主有次,主纹饰是满架葡萄,间饰竹子,次纹饰是果实藤架,隙地加饰浅草坡石,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飘逸、气韵灵动的感觉。底足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左图:成化皇帝画像

右图:明成化 御笔 《一团和气图》 故宫博物院藏

宪宗本人艺术素养颇高,书法绘画皆有相当成就,在其统治时期“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此时御窑厂的工艺水平愈发成熟精湛,供御品的遴选制度极为严格苛刻。故成窑青花、斗彩、杂釉彩、颜色釉等品种均取得极高成就,其所烧制的斗彩瓷,更因“用色浅深,颇有画意”而冠绝古今,名品迭出,鸡缸杯、葡萄杯、高士杯、三秋杯、天字罐等均为一代绝品。明末谷应泰《博物要览》载:“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次若草虫可口子母鸡劝杯人物莲子酒盏、五供养浅盏、草虫小盏、青花纸薄酒盏、五彩齐筋小碟、香盒及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可见时人对斗彩葡萄纹高足杯评价之高,甚至超过尽人皆知的鸡缸杯。

葡萄本身象征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缠绕的葡萄藤蔓则有江山有继、绵延万代的美好寓意。宪宗皇帝在太子时期经过废立之变,入继大统后又子嗣凋敝,故其本人对葡萄纹的特殊偏爱,也在情理之中。

独特的满架葡萄纹饰在清代已被视为成化酒杯的典型纹饰之一,如清代程哲在《窑器说》中就提到了成化酒杯的八种特色纹饰,“成窑酒杯种类甚多,有名高烧银烛照红妆者,一美人持烛照海棠也;锦灰堆者,折枝花果堆四面也;秋千杯者,仕女戏秋千也;龙舟杯者,斗龙舟也;高士杯者,一面画周茂叔爱莲,一面画陶渊明爱菊也;娃娃杯者,五婴儿相戏也;满架葡萄者,画葡萄也……又鸡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书画鉴赏家高士奇偶然一次见到成化斗彩鸡缸杯,便写了一首《成窑鸡缸歌》:“世人耳目贵所少,龙勺鸡彝竞爱宾。……红妆袅娜蜡泪垂,万花锦谷扬葳蕤。春阴隔院秋千动,浓香满架葡萄披。”诗中高士奇细数了成化时期各种花纹的斗彩酒杯,而其中的“浓香满架葡萄披”描述的正是此成化斗彩葡萄杯。而葡萄纹自元代以来便逐渐成为瓷器纹饰的主要元素之一,但是传世瓷器的纹饰大部分是折枝或者缠枝葡萄图案,像此杯如此满架葡萄纹饰,目前仅见成化一朝。

本品之外壁纹饰除葡萄与竹纹外,其中为桑葚还是金铃子亦有不同说法。金铃子在明代被称作癞葡萄、锦荔枝,此种瓜果开裂后内有红色果实,亦有多子多福之寓意,而本品果实紫彩之上缀以矾红彩以示红果之色,与明人说法更为贴切。

唐诗画谱之草本花诗谱

成窑酒杯早在明末便已颇具盛名,甚至远超永宣。万历时期的沈德符在《敝帚轩剩语》中提到了当时鉴藏风气的转变:“……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盖两朝天纵,留意曲艺,宜其精工如此,然花样皆作八吉祥、五供养、一串金、西番莲,以至斗鸡、百鸟及人物故事而已……”可见在彼时成化瓷器便超过了永宣,而其中的“一串金”便或是成窑葡萄酒杯,在时人心中也超越了斗彩鸡缸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故瓷-005245

高4.7cm,口径8.0cm

青花“大明成化年制”款

首都博物馆藏

高4.8cm,口径7.8cm

青花“大明成化年制”款

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又载:“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余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余为吐舌不能下。”明人王世性在《广志铎》记载道:“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五彩,堆垛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广志铎》成书于明万历丁酉,这段文字清晰的讲出了明代宣德与成化官窑的各自精彩之处,及为时人推崇的原因。

首都博物馆藏有成窑葡萄酒杯一对,此对杯就出土于北京黑舍里墓,其墓主人为黑舍里氏,为七岁的小女孩。据志文可知,其祖父为清代辅政大臣索尼,其父为康熙时期重臣索额图。而正是黑舍里氏去世的这一年,高士奇便作“宋钧窑瓶歌酬苍林”一诗,便提到成窑斗彩及宣窑霁红盘价在宋瓷之上,可见时人仍然认为成化官窑瓷器的重要性。

叶梦珠在其《阅世编》中记录了当时瓷器的相对价格,再次描述了成化官窑瓷器的昂贵,并提到在康熙甲寅年由于吴三桂事件的影响,瓷器价格对于往年而言又涨了五倍,即便如此珍贵瓷器亦不可得。作为康熙重臣的索额图,为女儿陪葬的是一对当时极为贵重的斗彩葡萄杯,可见当朝权臣亦对成窑酒杯一掷千金。

遍查国内外拍卖记录,此种成化斗彩葡萄纹器物尚无一例见诸于市,本品或为市场上仅见孤品,其珍罕程度不言而喻。宪宗一朝,御窑厂烧瓷登峰造极,巧绝天工。成化早中期,景德镇以先帝治下巧工佳瓷为范,尤尚宣德高风。至末年,始见如鸡缸杯一类独辟蹊踁、艺臻技绝之品。二人虽没有就烧造新品的确切时间及原因达到共识,但均指向万千宠爱之万贵妃。成化二十一年(1485),御窑厂耗费庞大,有上书劝止烧造瓷器之录,是以此类珍品之制作年代,应为二十一年以前十载左右。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

景德镇考古研究所藏

成窑以其晚期瓷器著称,多为小巧静谧之品,乍看谦逊,不为陈列而制,却宜于把玩掌中。此时朝廷对御窑厂监控严谨、要求缜密,是以成化瓷质较前朝大大提升。刘新园认为成化年款以宪宗少时墨迹为范,而斗彩上惯见之双方框款,则为成化晚期创新。此类品亦有见葡萄高足把杯例,明代人称之为“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在其出现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明代宣德官窑高足杯最美,此杯问世后,更受世人喜爱。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七年挨肩刘希文、王太平交来“铜镀金包镶什件画太极图洋漆器箱二件,内一件盛成窑茶圆六十二件。内一件盛成窑茶圆七十四件,传旨各配镶棕竹边锦匣。”可见雍正皇帝对于成窑酒杯之珍爱。而清宫所贮成窑酒杯数量极为少有,如乾隆十五年各作成做活计档记:“太监胡世杰交:……成窑五彩葡萄酒元二件。”可知台北故宫现藏三件成窑葡萄杯,本品或与其中一例成对。雍正乾隆时倾慕前朝,多有仿制而不得,与成窑相去甚远,难得其神韵。故宫博物院藏有数例雍正、乾隆所制仿品,可资参考。

清雍正 斗彩葡萄纹杯

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斗彩需先以青料双勾图案的外轮廓线,局部用青料点绘,入窑烧制青花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再在半成品上填黄、绿、紫等釉上彩颜料,入炉烤烧;又经一次严格挑选,再以矾红彩填画入炉烘烤,出炉后无任何瑕疵方可被选作御用瓷器。一般来说,每一件成化斗彩瓷器要经过三次入炉烧制、三次挑选,从而导致成化斗彩瓷器成品率极低。

从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成化斗彩成品得知,成化时期带有矾红彩的斗彩瓷器被摧毁率极高,且被淘汰的原因几乎都是矾红彩出了问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因为烧成温度偏低,红色脱落严重。矾红彩的色调既与原料配置有关,也与彩烧温度、彩烧时间关系密切。同样的矾红颜料,如果彩烧温度和时间掌握得恰当,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会使部分氧化铁溶入底釉中而使红彩的色调闪黄(应该是发暗无光泽)。由此得知,成化时矾红颜色特别娇贵,烧成温度浮动范围非常有限,当年的窑工在烧制斗彩瓷器的最后一道工序——矾红彩时,只能全凭经验,既要控制窑炉温度不能超过前期黄、绿彩釉的烧成温度,又要达到一定温度把矾红烧熟。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烧成温度低于预期温度,从而只能就地掩毁,大大降低了成化斗彩成品率。

成化斗彩杯传世极为罕有,万历便有值钱千金之说,市场流通之例多高价释出。如仇焱之旧藏一例,释出于2014年香港苏富比,编号0001,成交价2.8亿港币。检阅公私收藏,相类之葡萄杯,可见首都博物馆藏一对例,为赫舍里氏墓出土。亦见故宫博物院藏一高足把杯例,所绘纹饰相近。目前从存世数量来看,除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品外,遍查国内外公私收藏,明成化斗彩葡萄纹器物,目前所见约有四种样式:

1、斗彩葡萄纹高足杯存世约10件,分别收藏于两岸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机构;

2、斗彩折枝葡萄纹杯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

3、斗彩葡萄花果纹小碟仅存2件,收藏于台北故宫;

4、斗彩葡萄桑葚(锦荔枝)纹杯仅存5件,其中3件藏于台北故宫,为清宫旧藏。另外两件于1962年出土于北京海淀区黑舍里墓,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本类样式为后世摹制最多的样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皆有制作精良的慕古之作存世。

Lot 5355

明初 官钧月白釉鼓钉三足洗

“六”款

D:21 cm

备注:

1.欧洲私人旧藏

2.伦敦苏富比 2001年11月14日,编号89

估价:RMB  3,800,000-5,800,000

钧窑为宋代名窑,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河南有诸多窑口产烧钧瓷,宝丰清凉寺汝窑也在其列。较之宋代其他名窑,钧窑器胎土精实,其形制素简、挂釉稠厚均有赖于此。烧造期间,釉中水分由素坯孔隙吸收,烧成后釉衣更显盈实。官钧以各式花盆类器皿和出戟尊为主,专为宫廷烧造,不仅质精且数量相对丰富,独成体系。

官钧产品,特别是花器引人注目,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多样,且具有统一的风貌,制作考究,端庄稳重,宫廷风显着,器底多带有数目字印刻款,有的还有清宫后刻的殿阁款。这些气质非凡的官钧作品历来为皇家贵胄、文人雅士所珍视,今见多为两岸故宫清宫旧藏,也有部分清末民初流失海外者,后入藏世界各大博物馆或私人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市场上可供流通且来源有序者则是凤毛麟角。

拍品原为钧窑宫廷陈设花器之盆托,因其形制古雅精致,置于案头亦赏心悦目,后世文人遂以之为笔洗。洗呈圆形,模制而成,典雅规范。敛口浅腹,平底,下承三如意云头足。足尖涩胎,胎色浅灰,质地坚实缜密。外口沿棱纹两道,其间环列鼓钉纹一周,近足处亦环列小鼓钉纹一圈。通体釉呈月白色,静穆湉谧,浩瀚如空,内底釉面清晰可见钧瓷特有之『蚯蚓走泥纹』。口沿、出筋等釉薄处显酱褐色。整器釉面光亮,匀净细润。外底涂酱褐色釉汁[护胎釉],器底支钉痕迹明显,戳印“六”字款。此种施月白釉的钧窑器物釉色均匀,需要窑工掌握高超的温度技巧方可不出现窑变现象,因此月白釉的钧窑器物比普通窑变钧窑器更加难以烧造。此器品质上乘,可谓诸多官钧之名贵因素集一身,可遇而不可求。

宋 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洗

故宫博物院藏

明早期 钧窑月白釉鼓钉洗

北京拍卖会,2021年11月27日,编号0605

成交价:RMB 9,257,500

“六”字款为戳印,位置接近中央,笔画深而粗,字迹内涩胎无酱褐色釉汁,为入窑前原作。研究表明此类型官钧的数目字款,多为印款,位置也相对固定。编号从“一”至“十”,不一而足。后人总结并发现规律,即“一”字起首,器形为大,以此类推,“十”字最小。也就是说数值越小,器物越大。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云:“北宋钧州所造,多盆奁、水底、花盆器皿。颜色大红、玫瑰紫……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盖配合一副之记号也。”

宋 均窑月白釉鼓钉三足洗

“一”字 “瀛台”“涵元殿用”款

故宫博物院

宋 均窑月白釉出戟尊

“三”字款

故宫博物院

检索目前已知的公私收藏,此种钧窑鼓钉洗极为罕有。其中两例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皆为玫瑰紫釉,馆藏编号分别为:故瓷-017198及故瓷-017474。另见一例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器底另刻有“永安寺”及“悦心殿用”铭文。还有一例藏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同一馆藏之内另见一件钧窑天蓝釉圆形花盆,除戳印“六”字款外,另刻“重华宫”及“静憩轩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张宗宪御制瓷器专场拍卖中售出一件玫瑰紫釉鼓钉洗,外底刻“四”字款,可对比参考。

本品

Lot 5330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葵口笠式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3 cm,H:8 cm

备注:

1.加拿大外交官旧藏,1950-70年代之间得自东南亚

2.加拿大私人收藏

出版:《MAIOLICA IN RENAISSANCE VENICE--Ceramics and Luxury at the Crossroads》,Cat.10

展览:《MAIOLICA IN RENAISSANCE VENICE--Ceramics and Luxury at the Crossroads》,No.10

估价:RMB 3,300,000-4,3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为宣德窑业兴盛之佳例,为六瓣葵口式,斗笠形,沿袭宋瓷定窑、官窑之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造型似仿自汝官宋器。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而饱满,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是绘以折枝寿桃纹。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为经典的纹饰,本品涵括了所见的主要品类,祥花如菊花、牡丹、莲花、茶花,瑞果如蟠桃、枇杷、荔枝、石榴、葡萄、樱桃。其绘画写实逼真,诸花妍放生姿,众果饱满诱人,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底部浅圈足,胎骨细腻,露胎处微微泛黄,抚之光润如玉。底落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据著名学者刘新园先生考证,宣德朝御瓷款识的粉本应出自当时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的书法深得圣意钟爱,宣德皇帝常以之为师,故《万历野获编》赞宣德皇帝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沈氏对明初宫廷文化生活影响颇大。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巧艺”条记述:“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必命度书之”。今审沈度著名墨迹《张桓墓碣铭》中的“宣德”、“年”三字与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无论其点之大小,划之长短,运笔之轻重,间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见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上瓷的。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瑞果纹葵口碗

香港保利,2020年12月2日,编号1008,

成交价:HKD 10,384,000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Lot 5329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菊花玉壶春

H:27.3 cm

备注:北京拍卖会,2006年4月22日,编号1467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本品底部图

本品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绘五组青花纹饰,以双线相隔。颈饰卷草纹和蕉叶纹;腹绘四朵缠枝莲花,枝叶相缠。此器造型秀丽俊俏,发色鲜明,釉色莹润。永乐青花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法,在纹饰和造型上都出现了新的风格,逐渐摆脱了元朝的遗风。青料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发色青翠浓艳,背花纹饰泛出点点银黑色结晶斑,与前朝所用之国产青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明早期青花瓷器的经典佳作。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香港佳士得,2021年12月3日,编号2941

成交价HKD 21,850,000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青花素为历代藏家所重,以得之为荣事,故终明之世,精光不泯。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清雍正、乾隆时官窑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铁结晶斑点过于均匀、细洁,与永乐青花自然晕散的风格有别。

传世品中永乐玉壶春瓶不为多见,比执壶更为珍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与本器相同的玉壶春瓶,见1963年香港出版《故宫藏瓷,明青花瓷一)44-45页。另有两件永乐玉壶春瓶器颈中层绘蕉叶纹,下饰灵芝纹,器腹饰野菊和蝴蝶,上有如意纹和牡丹纹,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亦可比较玉壶春二例,现存于北京,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香港,2008年,图版32;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另一带盖例,曾展于《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17年,编号52,纹饰较为相近,可资比较。

Lot 5373

清乾隆 冬青釉模印洋莲开光粉彩花鸟锦鸡图鸠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43.5 cm

备注:

1.洛赫爵士 (Lord Loch of Drylaw) (1821 - 1900)旧藏

2.阿尔弗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1821-1897)旧藏 

3.英国放山居(Fonthill House)旧藏

4.伦敦佳士得,1971年11月1日,编号480

估价:RMB 4,500,000-6,500,000

放山居(Fonthill House)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威尔特郡,毗邻闻名遐迩的放山修道院(Fonthill Abbey),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这里原本是19世纪纺织业大亨、英国首富詹姆斯•莫里森(James Morrison)的一座乡村私邸,莫里森家族一直将其作为艺术收藏品的陈列地。

左图:阿尔弗雷德·莫里森 Alfred Morrison (1821-1897)

右图:Henry Brougham Loch,1st Baron Loch(1827-1900)

阿尔佛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1821至1897年)是詹姆斯·莫里森(James Morrison)的次子,詹姆斯于1857年去世后,莫里森继承了放山居及价值75万英镑的股票及股份。他利用庞大的遗产,收藏了一批极为可观的艺术瑰宝。

起初,他的收藏目标以雕刻和中国艺术品为主,从1861年起,他向洛赫爵士(Lord Loch of Drylaw,1827至1900年)购置了大批中国陶瓷和金属胎珐琅器精品,该批珍藏俱是中国流散在外并由洛赫运返英国的宫廷重器。为安置这些中国艺术珍藏,莫里森特地委聘国际知名的建筑师琼斯(Owen Joans)在放山居内增设了一件陈列室,这也是“放山居”之所以能够拥有一个如此饱含中国意境和诗情的中文名字的重要原因。

佳士得曾举办过三场放山居中国艺术珍藏专拍,分别在1965年5月31日、1971年10月18日、及2004年11月9日举行。每一次都在全世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引起巨大轰动。 

清乾隆 青釉锥拱缠枝莲纹开光花鸟图双螭耳瓶

香港佳士得,2001年4月29日,编号556

本品撇口外侈,呈喇叭形,颈部两侧分别塑贴双螭耳,腹部圆润而修长,下承高圈足。整器造型挺拔俊朗,技艺卓绝,集青釉、模印、粉彩、描金等高低温釉彩及釉上釉下装饰融于一身,完美诠释乾隆瓷艺之炉火纯青。瓶腹部开光,以粉青釉上绘粉彩锦鸡凤鸟图案,姿态各异,作唧喳鸣叫状,充满闹春的活泼生意;下部湖石间有橘、粉牡丹竞相争艳,立于湖石上的雄雉成为环绕的中心,双目圆睁,尾羽在牡丹衬托下愈发显得华美劲健。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真实而细致地表现了禽鸟的体态和习性,在形似图真方面继承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优良传统,状物精细逼真,钩线细柔流畅,赋色深重鲜艳,颇有“浓郁璀璨夺目”之感,树石亦工谨细致,繁钩密皴,颇具凹凸之形。整个画面营造出喜庆欢快、吉祥富贵的气息,满足了皇室的审美需求。通面表达了富贵长春,鸾凤和鸣的吉祥寓意,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粉彩的造形、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线条工细流畅,形象生动。

本品与2001年4月29日香港佳士得上拍编号556的一只清乾隆  青釉锥拱缠枝莲纹开光花鸟图双螭耳瓶原为一对,均属于莫里森(放山居)之旧藏。此对瓶于1971年11月1日伦敦佳士得上拍并从此分开,而本件拍品自1971年上拍之后即被买家珍藏至今。与本品纹饰相近者可参考一例首都博物馆曾展出的乾隆粉彩锦鸡图天球瓶(参见:《首届世界华人典藏大展》,第158-159页)。又可参考一例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之康熙斗彩雉鸡牡丹纹缸,其纹饰亦有与本品相近之处(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瓷器卷(清代)》,第26页,图版15)。

放山居

放山居中国瓷器陈列室

乾隆御窑瓶类作品盛行以各式祥瑞之物堆塑双耳,如螭龙、夔凤、蝠磬、如意等,本瓶所用螭龙耳亦为之大器。瓶身满施粉青釉,釉色清澈亮丽,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清代景德镇继承龙泉青瓷的优良传统,烧出了深浅不一的各类青釉瓷器,雍正时达到了呈色均匀、稳定的烧造水平,乾隆时期制作技术更为成熟稳定,对于颜色控制自如,烧成了琳琅满目的青釉质瓷器作品。青釉烧造,已有近四千年历史,自创始之初,便为世人所钟爱。南宋龙泉偶有所见,后或失传,元、明之瓷均不能与其比肩。至清雍正一朝,此等釉色再现于世,多以小件为主,兼饰浮雕者,则更只偶有见之。清时御窑所出素胎,土色洁净纯白,配此清透釉色,更显精美异常,与锥拱图案相映成趣,浑然天成。

细观本品,装饰繁简得宜,收放有节,寓意吉庆温馨,堪可体现十全老人乾隆帝之盛世情怀与完美瓷艺,诚为清代御瓷之精绝妙品。此瓶甚为独一,类者极罕。乾隆皇帝,尤其喜爱繁缛之风,更将瓷器烧造作为体现其圣王理想途径之一,上有此好,则下必尽心为之,在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督陶官唐英等努力下,瓷器艺术臻于巅峰。诚如寂园叟在《陶雅》中所说:“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本品必为其中佳作。

“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

——《陶雅》

Lot 5307

清康熙 五彩芦塘鸳鸯碗

D:17.2 cm

备注:

1.Iver Munthe Daae(1845-1924年)收藏

2.香港苏富比1994年11月1日,编号68

3.马钱特,伦敦,1997年3月24日

4.美国私人收藏

5.纽约佳士得2014年9月18日,编号835

展览:《Qing Porcelai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马钱特,伦敦,2015年

出版:《Qing Porcelai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马钱特,伦敦,2015年,编号24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明 林良 《荷塘集禽图》

天津博物馆藏

清康熙 五彩荷塘鸳鸯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Lot 5321

元 青花荷塘鸳鸯盘

D:29.2 cm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备注:

1.埃斯肯纳齐旧藏,伦敦

2.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39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卷2,编号639

元 青花缠枝莲鸳鸯纹盘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元 青花鸳鸯卧莲纹花口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Lot 5325

明宣德 白釉暗花莲子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0.8 cm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49

估价:RMB 1,300,000-1,5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出版

本品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盘心暗刻花卉莲子纹,外壁口沿处暗刻回纹,暗刻一周双层莲瓣纹,若隐若现。通体施甜白釉,纯若凝脂,素犹积雪。整体造型端庄典雅,充分彰显甜白釉之纯美,甚惬心赏,当为宣德御制瓷器之珍。

明宣德 甜白釉划花碗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甜白釉划花莲子碗

故宫博物院藏

亦有考证此类碗应贡茶道之属,明初洪武、永乐、宣德、正统四朝之宁王朱权,着《茶谱》一书,继承唐宋茶风,开启明清写着茶书之风气。其自述「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以巨瓯大碗点茶,其后分茶于「啜瓯」饮用,并于「茶瓯」条内以推崇茶碗以「饶瓷为上,注茶则青白可爱」。此后,以白釉碗呈现茶汤之色,即受名家推崇。如明代万历朝高濂所著《遵生八笺》「茶笺」,即称赞此类「宣(德)窑印花白瓯,式样得中,而莹然如玉……欲视茶色黄白……惟纯白色器皿为最上乘,余皆不取。」明晚期如文震亨《长物志》、屠隆《考盘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等在他们的著作亦有提及。「宣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这里文震亨特别提到「宣德尖足茶盏」确与传世宣德甜白鸡心碗特征相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 5333

明万历 斗彩八吉祥纹碗

“大明万历年制”款

D:16.5 cm,H:8.6 cm

备注:

1.小山富士夫旧藏

2.日本重要私人旧藏

估价:RMB 1,300,000 - 2,3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包装

明万历 斗彩八吉祥碗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 斗彩八吉祥莲花纹碗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编号0044

成交价:HKD 6,020,000

Lot 5339

明万历 五彩仙人云龙纹浅碗

“大明万历年制”款

D:9.3 cm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展览:“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龙纹瓷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20年

出版:

1.《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13

2.保利艺术博物馆:《龙翔九天——元明清龙纹御用瓷器展》,2020年,编号32

估价:RMB 350,000 - 55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Lot 5304

清康熙 青花五彩石榴花神杯

“大清康熙年制”款

D:6.8 cm

备注:

1.徐展堂先生旧藏

2.思月堂旧藏

3.伦敦苏富比,2002年6月19日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此杯造型小巧灵秀,胎质缜密,轻薄若纸。通体罩施白釉,胎釉结合紧密,坚致纯净。外壁以五彩绘石榴一株,枝干横斜,婀娜多姿。其上以绿彩饰叶,红彩绘花,黄彩为果,设色恬淡隽永,雅丽怡人。树下青花绘茵茵碧草,发色清新淡雅,青花五彩,两相得宜。背面书唐孙逖诗句:「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尾随篆体「赏」方印。

本品所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当为康熙中期,运笔遒劲,秀逸而不失锋芒。整器胎釉精良,构图疏朗,意境幽淡,杯上以青花书写的诗文取自于《全唐诗》,与所绘花卉相对应,清新悠远,形神兼备。可见石榴花者极少,仅见香港佳士得1995年5月1日售出一件石榴花花神杯,lot 734。另一例青花者,由香港苏富比2000年5月2日售出,lot 662。

瑞士玫茵堂旧藏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窑五彩佳作,依月令之数为一套。一花一月,并配诗文,十二杯分别以迎春、杏花、桃花、牡丹、十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菊花、月季、梅花和水仙为绘。素来即被视为康熙朝官窑瓷器之名品。所奉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菊花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陶雅》有赞:“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

Lot 5305

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内四季花卉铃铛杯

“大清康熙年制”款

D:8.3 cm

备注:

1.英国大维德爵士旧藏,编号PDF887,1968年

2.伦敦苏富比大维德专场lot139(另一只PDF886展览于大英博物馆)

3.思月堂旧藏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因此得名铃铛杯,也称为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此种造型源自明嘉靖仰钟式杯,明成化以来多有烧制,康熙时期的铃铛杯更加修长秀美,是康熙朝特有的器形之一。通体内外皆施白釉,釉色纯净无暇,外壁仅口沿及底足装饰青花双弦纹,其余皆润白如玉。内壁则以红、绿、紫、褐、黄五彩绘饰梅花,牡丹,桃花,兰花四时花卉。线条勾勒准确,填彩精到,细节描绘恰到好处,与大明五彩自由奔放、粗犷酣畅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康熙五彩严谨精细,设色素雅沈静,以清新秀雅取胜。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隽秀,为典型康熙时期官窑款识。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 5308

清康熙 斗彩九鱼龙纹捧寿大盘

“大明成化年制”款

D:55.5 cm

备注:伦敦苏富比,2008年11月05日,编号103

展览:保利艺术博物馆,“贡之廊庙光鸿钧——康熙奇珍·郎廷极艺术展”,北京,2023年3月28日-4月16日

估价:RMB 750,000-1,050,000

本品尺寸硕大,侈口,弧腹,圈足。盘心内饰迎面立龙,龙敷浓妍绿彩,瞠目低掌,如横空出世,利爪捧一寿字,四周填以五彩祥云,更显雍容华贵,龙舞九天,气势非凡。盘壁饰以波涛巨浪,九条锦鲤跃然浪中,似有鱼跃龙门之祥瑞意象。整器构图繁密,画意华美绚烂,与釉下青花相映成趣。盘底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相类纹饰作品亦多见于各类康熙官窑中,如上海博物馆所藏一例康熙矾红描金团寿龙纹盘,盘心立龙亦做捧寿状,龙首颇为凶猛,利爪锋利无比,与本品如出一辙;亦见有一黄釉刻龙纹捧寿盘,原为大维德基金会旧藏,后为瑞士玫茵堂递藏,售出于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编号0025,其中龙纹与本品亦十分相类,或出自一人之手。可见此种捧寿龙纹盘或为景德镇御窑厂所贡,为康熙祝寿所制。

Lot 5301

清康熙 郎红釉撇口尊

H:26.5 cm

备注:

1.庆宽家族旧藏,后由北京市文物局退还(退还编号00383)

2.日本藏家旧藏

展览:保利艺术博物馆,“贡之廊庙光鸿钧——康熙奇珍·郎廷极艺术展”,北京,2023年3月28日-4月16日

估价:RMB 650,000-850,000

北京椿树胡同赵家(庆小山)花园旧照

庆宽绘 平定太平天国战图

北京保利,2010年12月4日,编号3651

成交价:RMB 6,100,000

庆小山(1848-1927),名宽,号松月居士。隶正黄旗。工书善画,供职于醇亲王府,由醇亲王府进入清宫内务府,内务府是清代掌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凡帝后的衣食住行用都由内务府管理。内务府自清初顺治时设立后,各朝沿置不变。庆宽在内务府历任内郎、堂郎中、晋三院卿,三院指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属正三品,在大清内务府的历史中,能一身而居三院卿者仅庆宽一人。

庚子事变后奉慈禧之命负责散落宫外的器物的重新收集工作,尤其以宋瓷名窑、及清三代御窑为盛。由此,成为故都在古玩收藏中,与郭世五齐名的两大收藏大家之一。郭氏藏瓷于40年代全部捐赠故宫,而庆宽家族藏瓷于1980-90年代,归于其十几位后人,并偶有市场流通,时有所出必为90年代北京拍卖公司的器物封面。

Lot 5310

清18世纪 青花山水米点皴笔筒

D:18 cm

备注: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估价:RMB 100,000-200,0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品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以米点皴法通景绘青花山水图。整幅画面青山迭出,云墨幻化,半山楼阁隐现,浓淡笔墨散染树丛,疏密有致,宛如仙境。同时,江面及半空留白处,又以极淡之青色晕染,犹如烟云变换,意趣高远。整幅画面构图严谨,笔墨恣意,意在笔先,惟不失天真烂漫之情。

北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青花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而本品构图师法郭熙,用笔追慕二米(米芾、米友仁),以文人意趣入画绘制而成,远非庸工俗匠所能为之。宋元以来米家山水尤仕人所重,如明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赞曰“米家山谓之士大夫画”。众所周知,康熙皇帝以推崇董其昌而著称,故连带其而推崇米家山水,上行下效,故被康熙时期文人绘画所重视,而本品的设计和制作,或是在这一独特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Lot 5340

明崇祯 五彩双龙戏珠纹筒瓶

H:47.5 cm

备注:

1.英国大维德爵士旧藏,1935年3月9日购入,并入藏于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2.英国布鲁特父子(Bluett&Sons)旧藏,购自大维德基金会

3.欧洲重要私人收藏,购自布鲁特父子(Bluett&Sons)

估价:RMB 600,000-800,000

筒瓶尺寸甚大,外壁通体以五彩绘祥云满布,云中腾跃红、绿两条四爪行龙,其双角上翘似鹿,面长似马,鬃毛披散于龙首两侧,身躯占据画面主体空间,尤显形象威猛,颈部饰暗海水江崖纹。龙纹身形虬曲,须发飘扬,硕口怒目,利爪怒张,粗犷中透露着威严之感。

本品或为有明一代藩王订造瓷器当中最为名贵之物,其胎骨坚致莹白,颇为沉重,一如康熙时期之糯米胎,龙纹几近万历官窑之风格。此种龙纹装饰纹样十分鲜有,见有落“甲戌春孟赵府造用”款之五彩龙纹大盘之龙纹样式与本品如出一辙,本品除龙首方向不同外,绘画技法等如出一辙。瓷器绘正面龙者,最早见于明代嘉靖时期,因龙首居中,左右对称,似正襟居坐,又称为“坐龙”,与本品颇有相似之处。

明崇祯 五彩双龙纹筒瓶

巴勒特爵士旧藏

大维德爵士所藏中国艺术品清单,本品为462号

英国大维德爵士家居内景,本品置于重要位置

Lot 5312

清康熙 釉里红双龙纹碗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4.8 cm

备注:

1.1973年10月28日,购自多伦多古董商“The Hundred Antiques”,800美元

2.北京保利,2019年6月6日,编号5805

估价:RMB 350,000 - 550,000

清康熙 釉里红云龙戏珠纹碗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3日,编号3692

成交价HKD 650,000

Lot 5309

清康熙 青花海屋添筹福禄寿三星盘一对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5.8 cm

备注:上海私人珍藏,落实政策退还

估价:RMB 250,000 - 350,000

Lot 5361

清乾隆 青花缠枝牵牛花八方兽耳倭角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3.5 cm

估价:RMB 600,000 - 800,000

清雍正 《古玩图》卷六 (局部)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明宣德 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倭角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

南京博物院藏

Lot 5370

清乾隆 天蓝釉六方花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16.3 cm

备注:埃斯肯纳齐旧藏,伦敦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本品造型古朴,呈六方体形,平口圆唇,斜直颈,方腹外弧,下足外撇。下方呈酱褐色六方圈足,内外通体施天蓝釉,釉色纯净均匀,如天空自然之景。瓶身拼接成形,烧造难度极大,胎体厚重,却不乏圆润之感,刚柔并济中尽显沉稳大气,极具雍正单色釉灵动素洁的风韵。内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雍正 天蓝釉四螭耳六方尊

香港保利,2015年10月6日,编号3519

成交价:HKD 5,428,000

天蓝色,化裁于宋柴、汝,宋人孝天敬地,文品殊绝,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以天青为至尊至贵之色。至柴、汝之后,绝于世间,后经五百载,未遇盛世,则此色不复出矣。康熙末年天蓝复现,乃政治清明、盛世再现之征兆。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净,似天青,故名「月白釉」或「天蓝釉」,属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发展至雍正,其技术在前朝基础上愈加纯熟。此后渐趋断绝,且其数量极少,相比其他颜色釉可谓凤毛麟角。

此器属乾隆朝景德镇上乘官作之典范、时匠精湛瓷艺之代表。雍、乾两朝,单色瓷品多仿古器。本瓶如是,意取上古青铜壶形,此类形制为官窑艺匠首创。为了追求最佳的摹古效果,乾隆皇帝往往不惜下发内府典藏的宋官窑古物让御窑厂对照临摹。正是雍乾父子二人的执着与追求,清宫御瓷摹古成就独步古今,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

Lot 5365

清乾隆 仿官釉贯耳方瓶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H:14.5 cm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二,页216,编号874

估价:RMB 1,100,000-1,5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品出版

贯耳瓶造型源于上古青铜器,宋代官窑首先将其运用于瓷器之中。清代贯耳瓶器形多样,有圆、方之分、大小之别。如本品式样八方贯耳瓶,常见有两种,一类高度为14公分的小尺寸贯耳瓶,一类高度为30至40公分的杏圆贯耳方瓶,本品即为小尺寸者,手可盈握把玩,查阅各大博物馆馆藏及近年拍卖市场资料,不过寥寥数例。

据《陶成纪事碑》载,仿汝釉器乃按照清宫所发宋代器物而制的记载相合。「厂内所造各种釉水、款项甚多,不能备载。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杯、盅、碟、瓶、罍、罇、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与后,以志大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件造型及尺寸相若之仿汝釉与仿官釉制品,分别于器底题刻乾隆皇帝御题诗,其中「簪花胜酒斟」「撷芳携取供吟兴」两句,表明是为花器之用,可见于《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台北,2012,页188、189,图85、86。

Lot 5366

清乾隆 粉青釉小蒜头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10 cm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853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瓶造型选战汉时期蒜头瓶为蓝本,并于大小及形状上均作调整,体积比汉壶更为小巧精致,壶腹较之汉壶圆扁,蒜头口,通体别无繁饰,整体效果依然带有西汉的影子,却又蕴含着浓浓的乾隆摹古韵味;瓶身通体罩施天青釉,此种釉色于乾隆时期较为罕有,极见匀凈雅靓之致,荡漾着婉约含蓄之气息。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线条天蓝一色结合宛如天成。工艺精湛细致而无造作之痕,予人观之深为其轻逸媚人之风韵所折服。三乳钉足,仿有铁胎;底施天蓝釉,正中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此种三足荸荠蒜头小瓶极为珍罕,现知唯一例出自 Fuller 旧藏,售于伦敦佳士得,1965年6月28日,编号97及1995年6月5日,编号190。本品之乾隆窑器,应取自雍正器形化裁而来,形作长颈蒜头口瓶。同类器可见仇焱之旧藏,与本品一致,售于香港苏富比2008年4月11日,编号2991。如本品之独特造形,反映雍、干两帝容瓷人取高古器形,加以创新,以求至臻美感。

Lot 5372

清乾隆 粉彩加金缠枝西番莲纹双耳瓶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H:15.5 cm

备注:

1.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6日,编号374

2.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75

估价:RMB 850,000-1,0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撇口、长束颈、球形鼓腹、高圈足外撇,颈部两旁饰有矾红地描金螭龙耳,足底内凹,足沿圆拱似“泥鳅背”,口沿及露胎处皆以金彩覆绘,内外通体皆施松石绿釉,外壁松绿地上以金彩描花,粉彩填饰。口沿、颈、腹、足颈处分绘如意云头纹、缠枝西番莲及蝙蝠、寿桃、回纹纹等图案,轮廓描金,色彩华美。缠枝莲正面盛开,其间花蕊蔓生出寿桃及枝叶,祥蝠振翅,令福寿吉庆的吉祥寓意不彰自显。底内施釉,底心以金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6日,编号374

清乾隆 松绿地粉彩描金缠枝番莲小瓶

香港佳士得,1994年5月1日 编号676

清乾隆 粉彩绿地勾莲纹螭耳瓶

故宫博物院

此器最为别致的是运用了描金勾线填彩的技法,增加了粉彩瓷器在色彩对比上的美感,是乾隆粉彩的稀有品种。运用各种装饰技法来仿制其它工艺的外观效果是清代盛世瓷器的重要成就之一。雍正在位年间,景泰蓝并不甚受重视,但至乾隆之时,弘历对铜胎掐丝珐琅器尤为钟爱,除大规模制作外,尝下命以瓷仿效,本品当属其中。以松石绿釉摹仿景泰蓝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替换掐丝,红黄绿三彩尤见景泰蓝之本色,而纹饰之中绝不缺少宝相花纹一项,因其是景泰蓝最主要的纹饰之一。本品所绘宝相花纹之花瓣与花蕊色泽浓淡交替,正是追求景泰蓝填施彩料之效果,可谓仿古暗合。

Lot 5354

元 钧窑堆花双耳三足大炉

H:35.3 cm

备注:

1.徐展堂先生(T.T.Tsui)旧藏

2.纽约佳士得,1999年3月22日,编号0260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炉口厚唇,浅盘口,直短颈,鼓腹下垂。颈中部粘烧长方形冲天耳,与唇口相接,高出口沿寸余,冲天耳中空,其内粘烧细长附耳,连接肩部与唇口,以为固,亦增加双耳层次感,在钧窑炉中颇为少见。颈及腹部采用贴塑技法装饰,腹部饰有兽面,腹部腹下置三足,短小敦实。整体施天蓝釉,釉面肥厚莹润,工艺颇为精细。通体施釉色泛月白,釉面肥厚莹润,局部泛出玫瑰色紫红斑块,红蓝相映,分外夺目,尺寸之巨亦颇为罕见。

钧釉三足炉 1309年纪念款

1970年出土于呼和浩特附近的白塔村

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宋代官钧器消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是金、元代民窑钧瓷的兴盛,钧瓷的形制釉色更加多元多变。元代宫廷民间大事礼佛,因而钧窑大量烧造佛具,其中香炉遗世最多。然毕竟民窑作品质量多参差不齐,个中精品亦为罕见。此炉体量巨大,高达35公分有余,壁厚釉腴,而双耳造型亦殊特。古窑作大器容易变形走样,而此器敦实厚重却不失协调匀称,不知几中拣一,殊为难得。

Lot 5350

明 定窑白釉刻花卉玉壶春

H:15 cm

备注:

1.Zetterquist Galleries,2010年,纽约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编号QT10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河南焦作金代墓壁画局部

北宋 定窑白釉划花玉壶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Lot 5345

明 白釉细颈撇口瓶

H:24 cm

备注:大熊古美术旧藏

估价:RMB 400,000 - 600,000

本品包装

Lot 5352

明 湖田青白釉瓷塑罗汉

H:13.5cm

备注:詹姆斯及玛丽莲·阿尔斯多夫珍藏,芝加哥

出版:《Chinese ar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James W. and Marilynn Alsdorf》,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70年,编号c30B

展览:Chinese ar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James W. and Marilynn Alsdorf,芝加哥艺术博物馆,1970年9月21日至11月13日。

估价:RMB 550,000-850,000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本品出版

南宋青白瓷罗汉像

瑞士玫茵堂旧藏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