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泉州晚报》关注惠安:“以地为纸” 描绘发展“点睛之笔”
2023-06-23 13:22:03 惠安电视台

6月22日,《泉州晚报》

第3版刊发文章


【资料图】

惠安:“以地为纸”

描绘发展“点睛之笔”

全文如下

惠安:“以地为纸”

描绘发展“点睛之笔”

2023年6月22日《泉州晚报》第3版)

今年以来,惠安紧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开展的契机,以全局思维系统谋划,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为基础,充分挖掘地域特性和资源禀赋,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书写土地综合整治靓丽答卷。

惠安紫山镇官溪村集中开展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秀美乡村。(惠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全域动起来

五大整治单元迸发新活力

在小岞生活艺术岛环岛艺术慢道起点公园,今年1月刚刚落成的“海之子”雕塑,与周围的蓝天、碧海、沙滩相得益彰。“海之子”雕塑由当代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设计,是其“红孩儿”系列作品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希望通过雕塑展现出的乐观喜气、表情洋溢的少年气息,唤起人们对童真无邪的美好回望和眷恋。

这个巨大“海之子”为小岞生活艺术岛环岛艺术慢道项目添彩增辉。据了解,该项目由惠安文旅集团负责投资建设,总投资1.3亿元,其中慢道节点起点公园用地面积10.59亩,以“海之子”雕塑为中心,通过艺术介入、空间活化、艺术标识等方式,提升周边环境配套的艺术主题广场,展现小岞滨海风情,增强慢道的艺术特性。

小岞生活艺术岛环岛艺术慢道项目规划图(惠安小岞镇供图)

海滩、礁石、渔村、盐田、惠女……作为泉州市陆域最东极的惠安小岞,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景致和人文资源,这里正全力打造“生活艺术岛”,编制艺术生活梦,而这是惠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部分。

“目前,惠安县结合整治现状基本情况,明确全域全要素整治目标,全县共划定5个整治单元和6类整治重点。”惠安县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5个整治单元包括了以紫山镇、黄塘镇为单元的“生态新城”定位的整治,以山霞镇、崇武镇为单元的“滨海印记”,以辋川镇、螺阳镇、螺城镇为单元的“现代都市”,以东桥镇、东岭镇、涂寨镇为单元的“港产城湾”,以净峰镇、小岞镇为单元的“艺术半岛”等整治定位,囊括了全县12个镇,全域实施各有风格的专项规划,并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为基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自住小区、工业园区、生态廊道、水利建设、蓝色海湾等专项规划整合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

6类整治重点涉及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工业用地整治、城镇低效用地整治、历史遗留用地分类处置等。同时,实施“N”个整治片区重点策划,打造官溪乡村振兴、黄塘田园综合体、崇武古城活化等N个重点片区整治示范项目。

据了解,惠安坚持绘制规划实施“一张图”,全域全要素总动员,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县专项规划—单元实施方案—项目工程设计”的规划传导体系和“分区指引、单元实施、项目支撑”的实施路径,切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连成片

“政企银”模式构建实施新路径

初夏,航拍黄塘镇松溪村,广袤的田野绿意盎然,阡陌纵横,一块块紧密相连的农田向远处延伸,风景秀美如画。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当下,惠安持续推进黄塘溪沿线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流转,目前已流转土地3300亩,引进了盛丰、沃田两家经营大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并在该片区率先试行“两稻两菜”新型粮菜轮作模式,实现粮菜双赢、稳产增收,预计亩产值最高可达5万元。

惠安试行“两稻两菜”新型粮菜轮作模式(惠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惠安县受农村土地权属分割影响,耕地碎片化明显,人均耕地不到0.2亩,缺乏集中统一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耕地抛荒及耕地非粮化情况日趋严重。为此,惠安县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创新“政企银”模式,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据介绍,“政企银”模式,指地方政府授权国有企业作为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主体,全面负责项目的投资、征收补偿、工程建设、运营管护等工作;同时地方政府负责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及指标分配机制来支撑项目的落地实施;国有企业获得银行授信,取得信贷支持,获得项目建设的资金;银行通过贷款,获得固定投资回报收益。

以黄塘—紫山试点单元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为例,在“政企银”模式推动下,以惠安文旅集团为实施主体,农发行提供金融支持,政府负责项目行政审批、监督等,引进农业大户进行统一经营。其中,黄塘镇松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点,农发行提供授信资金3.8亿元。

通过“政企银”模式,惠安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预计在全县范围内建成形成12个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片区。同时,实行林地置换、低效园地开发、土地平整等,全县预计可新增耕地3.2万亩,实现“小田变大田”,改变传统的以农户为主体的“小农”模式,结合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践经验,全面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政策再探索

城乡发展擘画新蓝图

“土地者,民之本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眼下,针对林地置换,惠安还在探索平原林地与山坡农用地(非林地)、未利用地空间置换。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惠安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增减挂钩机制。

在东岭镇许山头村东堡自然村,两栋八层高的楼宇拔地而起。“通过建设农村自住小区,安置户数增加了3—4倍,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许山头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惠安东岭镇许山头村自住小区(陈小阳摄)

以搬迁村落、零星宅基地及乡村低效产业用地整治为重点,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紧张及空心村土地闲置并存的特点,惠安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自住小区建设,通过盘活村庄闲置用地,解决村民住房问题,改善人居环境。

“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与自住小区相结合,对布局零散、老旧房屋进行有偿退出,采取本村安置、镇区安置及货币补偿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通过拆旧结余指标交易实现资金反哺农村,也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格局进一步优化。”惠安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以解决生态功能退化、促进生态品质提升为重点,惠安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探索集体林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行为,调动国有资本参与林业经营建设积极性,流转林地10万亩,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开展2389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实现废弃矿山土地资源再利用;实施1473亩海岸带生态修复,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构建更具韧性的海岸带综合防护体系;推进2559亩水域综合治理,促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提升、营造特色景观、构建游憩系统,构建连续完整、通山达海的生态保护格局。

来源 | 泉州晚报

编辑 | 陈桢宇

责编 | 杨镇堂

审核 | 林书达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