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正文
第一台掌机——ROG ALLY,简单体验后谈下主观感受 环球速讯
2023-06-22 03:32:30 哔哩哔哩

冲动购物害人,在发售前有看过一个视频,就感觉很贵,也没那么想买。结果等到发售当天得知价格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首发八点,页面显示没货了。再又看了几个推荐视频后,脑子一热,再次尝试刷新购买页面后,竟然成功抢到。。。大晚上是真的不能逛购物软件啊OTZ


(资料图片)

没发货前期待满满,到货后拆开一看就膈应到了,封贴看着像被人揭过的,但客服表示绝对全新的,让打开看机器有没有问题。从到货的上午,一直纠结到晚上,好几次想着要不退了,感觉没必要买。但看着一大批人说着买不到,抢到货而且还到货了,总感觉退了就亏了。

以下仅个人主观感受,并且因为第一个掌机,没啥对比性,非常主观。

优点:

①便携,更容易携带的笔记本。

②可以接电视躺床上玩,超爽。

③触屏游戏无敌。

一些问题:

①续航:玩游戏的话电量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打开看能效的话,分分钟在掉电,对恨不得手机每天要保持满电的续航焦虑的人非常不友好。

②控制:一些游戏得自己设置控制模式,不然无法移动。第一人称游戏还是不习惯用手柄,为此买了无线键鼠,总体掌机更适合触屏和2d游戏。

③温度:2d游戏连电源增强模式90℃+,屏幕一摸滚烫。不插电性能模式,2d游戏60℃左右,触屏游戏55℃左右,接触屏幕会觉得有些烫,但能接受。

④显示:消逝的光芒2和层层恐惧看着画面不错,无明显卡顿,但也是因为游戏本身优化可以。20日晚上开着直播姬,玩了个独立游戏,最高画质一进游戏就卡死,程序也无响应,还把直播姬也卡死了。不信邪再次重开,整体画质调到最低,正常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游戏还是卡死,结束进程都没用,选择重启,重启页面加载了快三四分钟。宣传界面说是能玩3A大作,但就优化较差的独立游戏来说,略差,比较失望。

⑤充电:输出接口只有一个type-c,买了个拓展坞,但接拓展坞的话就不能同时充电,用拓展坞充电的话会跳非官方电源的提示,怕烧主板。详情里的官方充电拓展坞却还没上市。

⑥支架:官方纸质支架,角度不太顺,为此买了个带支架的收纳包。

⑦系统:开始一两天就基本一直在重启升级。win登陆账号一直登不上,会显示无网络,后来根据群友提示连热点才登上。

⑧速度:插电开机后,打开软件总感觉有些反应慢,升级后反应感觉快点了,但开应用和加载还是有些卡顿感,不像台式电脑一点就立马跳出来。

⑨屏幕:高清,但容易留指纹,也没膜。买了个0评价的膜,结果尺寸不对,只好重买。

现在已买的必要配件:

①接键盘鼠标的拓展坞

②接电视hdmi线

③保护兼支架的收纳包

④屏幕保护钢化膜

想买但犹豫的配件:

①2t的固态或tf卡(固态自己换嫌麻烦、tf卡怕速度不行)

②保护壳(担心散热问题)

对掌机感兴趣很久了,Switch更适合多人玩,而且游戏比较有限,就没买。 Steam Deck刚出的时候很想买,但国内买不到,或者得加价黄牛买,被迫冷静并逐渐失去兴趣,今年倒基本都是现货而且主要4500就能买到双系统和2t的,但怕没售后。这次rog据说画面更好,还有两年保修,才是最终拆箱的理由。

但因为玩的大部分是第一人称独立游戏,导致真正的需求与掌机不合,真的是不买后悔终生,买了终身后悔(这个价钱都可以为新电脑再提点配置,但又是好不容易抢到的),现在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位置。o(TヘTo)

(第一次写专栏,结果一会自动跳到顶部,一会删除没反应,图片尺寸也不能直接编辑,还没撤销选项,体验感非常一般)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