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正文
重庆第1眼丨“吉利”落子 成渝汽车“一盘棋”-每日播报
2023-06-24 08:20:43 永川网

“吉利”连续5年蝉销售冠军,是“中国汽车销量王”。对重庆来说,这位汽车大佬关键时刻还“拉了力帆一把”,情义不可谓不深。6月21日,吉利集团与重庆签下新的“战略框架协议”。频频落子西地区,这盘大棋,吉利与成渝双核携手下得合纵连横,酣畅淋漓。

山环水绕、高低不平的重庆,拥有潜力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制造产业体系,与之相匹配。转到新能源赛道,重庆也收罗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齐全程度西部第一。

新能源汽车是一片蓝海,但并非所有搏浪者,都能顺风顺水。“摩托大王”力帆转到新能源车,一度也“不灵了”。所幸,“吉利”及时搭了把手,力帆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一一下线,2022年一个季度的利润,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力帆”在名字后缀上“科技”二字,终于在新赛道站住了脚跟,而这只是“吉利”在重庆落子的其中一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重庆是“吉利”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地,“吉利”在重庆布局了很多企业,除了“力帆科技”,“吉利”工业互联网的全球总部也在重庆。

整车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每一步落子都堪称重磅。从研发制造到信息化、数字化,从零件配套到能源体系,“吉利”在重庆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高端化的产业链,配合成渝地区已有的基础,形成西南汽车产业“一盘棋”,在中国汽车版图中开疆扩土。

说到中国的“汽车城”,重庆和成都堪称西南“双子星”。重庆素有“中国底特律”之称,早已形成以“汽车”为核心支撑的工业体系。成都则冲劲十足,用十多年时间,逐渐凑齐了汽车产业链。成渝CP携手,可谓强强联合。截至目前,成渝地区共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家,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当之无愧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两地都在向新赛道转型升级,双剑合璧,剑指“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2009年吉利成都工厂开工建设,由此开始,吉利在成渝地区逐渐形成了“半径300多公里”的协作配套圈,吉利的布局,是成渝汽车产业携手的一个缩影。

重庆永川最近拿下一个玻璃生产项目,将年产1200万平方米“高端”浮法玻璃,这是汽车玻璃中的主角。重庆有完备的汽车玻璃产业链,产能足以辐射西部。

以重庆福耀玻璃为例,每年,有超过100万片玻璃,打包运往成都。当天玻璃下线,最迟第二天一早,就能出现在成都的整车生产线上。

截至目前,两地已有130家零部件企业,融入对方的整车配套。一台汽车身上,拥有上万个零部件,整条产业链涉及数百家上下游企业。两座城的融合,在一辆车上得以体现。

无论制造能力还是配套能力,亦或是物流能力,成渝都占“先手棋”。今年春天,首列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班列”,从重庆果园港启程,去往欧洲。双城CP为新能源汽车,再开一条出海通道。

聚零为整、优势互补、“1加1大于2”。成渝地区已然画下一个汽车产业的微型生态圈,未来剑指:万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生产出来不算完,还要跑起来。对燃油车来说,在哪儿加油很重要。对新能源车来说,如何补电最关键。补电模式一是充电,二是换电。

其中,充电桩是“井喷式”的增长。2022年,全国充电桩保有量521万台,比上年翻了一倍。与之相对应,2022年,全国新能源车达到1310万辆,同比增长67.13%。

这样的增速和配比,听上去似乎旗鼓相当。不过,充电桩大多并非公用。跑在路上怎么办?“换电生态”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换电舱,1天时间可以为1400辆车换电。“吉利”的首个智能换电站,落地在重庆两江新区。“吉利”的全新换电模式,也选在重庆发布。

睿蓝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娄源发告诉记者,用户只要开车进到换电站,停在换电车位上,系统就能自动换电,整个过程只要一分钟,全程自动化。换电研发,吉利跑在全国前列。按照规划,今年内,吉利在重庆的换电站将达到200座。

换电,是新能源车的细分赛道,重庆正在补齐这块拼图。重庆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应用试点城市,各种类型的换电站,在重庆如雨后春笋。千呼万唤的换电生态,悄然而至。

“吉利”与重庆签订新的框架协议,“框架”出的是新的战略考量。在中国汽研能源动力事业部副总经理鲍欢欢看来,汽车产业已进入新的转型期。

打造成渝汽车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需要建立成渝地区汽车产业链供需平台,进一步提升两地整车企业在相应零部件的采购占比,推动生产协同。

重庆具备桥梁、隧道和复杂城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换电重卡、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更多地开展测试示范和验证。同时,还要重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创新升级。

新能源汽车出现后,不光是对汽车的生产和研发有了新的要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提出来新的一些场景,比如:拓展车联网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线下定期年检、新能源汽车智能维保、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评估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推动发展。

成渝CP是“一家亲”的兄弟,偶有时候也是“不分伯仲”的对手,具体表现在:一些产业高度重叠。在同一个区域“内斗”,只会让彼此的发展空间,变得刀光剑影,合作的回旋余地,变得所剩无几。“吉利”在成渝的布局值得借鉴:差异性和互补性。紧密协作、彼此成就,从竞争走向竞合,这也是双向奔赴的应有之义。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