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是经典传诵人丨端午专属“搭子”来了!“粉”上传统文化从节日诗词开始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当艾草的清香氤氲了整个屋子,餐桌上又飘起粽子的甜蜜,妈妈们开始为小孩佩戴香包、系五色线,代表着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的民俗大节端午节又如期而至。
(资料图)
与“粽”不同
和诗词“搭子”一起过端午
“不独盘中见卢橘,于时粽里得杨梅。”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端午,“美食家”苏轼在《皇太后阁六首》之五中“打卡”了一份包有杨梅的水果粽,将过节的仪式感拉满。然而,不止有粽,唐代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言简意赅的七言绝句又将屈原和他那些熠熠发光的诗句一并纳入“端午习俗图鉴”。
端午虽然不因屈原而设立,却因屈原而闻名。站在今天的渡口回望,屈原与端午的相遇,比想象中更曲折也更深沉。奖励耕战、举贤能、禁朋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尽他对国家民族的涓涓之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又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义穿越岁月长河传唱至今……若在脑海中构想这一幅“独怆然而泣下”的诗人画卷:高冠切云,长剑陆离,《离骚》《天问》的诵声锵然于汨罗江畔。端午的意象便由此呼之欲出,为香气怡人的粽叶与锣鼓喧天的龙舟赋予了诗的内涵,增添了情怀的厚重。
郑州市金水区正弘小学的同学们诵读端午诗词
6月19日,来自郑州市金水区正弘小学的“经典传诵人”们以“粽叶轻展责任包 香包挂身梦想传”为主题在学校国旗下带来了一场《竞渡曲》(唐·刘禹锡)和《端午》(唐·文秀)的诗词串烧朗读。他们在“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的无限生趣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网友“北方和光”点赞评论道:“别人有‘饭搭子’、‘健身搭子’,孩子的节日有经典诗词这个有文化的‘搭子’。”
郑州市金水区正弘小学语文教师李炯认为,应该引导现在的孩子们主动关注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分布地如此之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作为智慧的结晶,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也成了传承、弘扬、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
“国风”盛行
“粉”上传统文化从节日诗词开始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端午节来临之际,在李炯班级晨读晚诵的时间里,总有朗朗诵读声传出,描绘着欧阳修眼中“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动人景致,讲述着苏轼笔下“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古老民俗。
记者在现场听着孩子们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委婉深沉的朗读声,感受到一阵徐徐吹过的“国风”。
“端午节与经典诗词的碰撞能够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粉’上传统文化。”每到重要节日,李炯都会在班级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学生们练字写诗、诵读诗词。要让古诗词的魅力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并非纸上谈兵,李炯告诉记者:“我对诗词的选择尽量贴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因为热爱的传递需要感染,而不是说教。”
问起如何教育少年儿童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李炯向记者分享起一件趣事。最近的一次午写,有位同学在练习抄写诗词中遇到了难题,打起了退堂鼓。李炯便搬出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鼓励他,“王羲之从小练字,7岁的时候,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但他并不满足现状。后来,他开始学习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办法。久而久之,王羲之家门口的池水已经变成了‘墨池’。”听完王羲之的故事,班里的同学们纷纷举手,童言童语地继续向李炯提问:“李老师,王羲之写了多少字可以把池水染成墨色呀?”“李老师,王羲之也和我们一样在抄写诗词吗?”
“学生们表现好时,我会奖励给他们我的书法作品,或者为他们吟诵一首诗词。对于这两个奖励,我乐此不疲,孩子们享受其中。”李炯表示,每当看到学生们拿到奖励绽放出笑容时,感受到他们对中华诗词及书法文化产生好奇问东问西时,她都不由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任。同时,李炯建议,将诗词学习与课后延时课堂结合,贯穿德育实践活动,也让经典诗词走进社区,把书香传递给每个家庭。
传统节日源于生活在漫长农耕岁月里的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崇拜,以及对希望的憧憬。当人的意识逐渐增强,一些历史人物逐渐融入节日,被赋予“主角光环”,节日也从图腾崇拜的神秘走向人文精神的真实。
端午正是如此,它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祭祀的仪式,浓缩了人们遵从自然律令、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如今,开放的文化氛围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进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