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之家就没有真情实感可言,毕竟皇帝之位是一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利也是无人可及的。
因此,无论是开辟了千年封建制度的大秦帝王秦始皇,还是英明神武的大汉王朝皇帝汉武帝,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都会投入非常多的精力。
要知道,选择一位后代继承皇位,不仅仅只是保证该朝代在自己之后仍然能安然若泰,更主要的是还得确保不会被朝中大臣甚至是自己亲人不满,进而引发皇位之战。
(资料图)
但即使千万般小心行事,也无法保证不出差错,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曾因这个问题,害得自己驾崩之后,后代们手足相残,弄得整个皇宫都是腥风血雨。
还远不止他们,包括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选择自己子孙进行皇位继承的时候,也栽了一个大跟头,而且这个跟头,栽得非常狠。
为何如此说?其实九零后们应该在童年时期都看过一部影视剧,名叫《穿越时空的爱恋》,这算是穿越剧的开山鼻祖,而且剧情也是诙谐轻松。
但是就是这么一部喜剧,却在结尾部分,表现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象征帝王权位的皇宫一片火海,原皇帝手下的大臣死伤无数,哀鸿遍野,仿若人间地狱。正是在喜剧之中表现悲剧,才更能凸显当年在朱元璋死后,大明王朝皇帝之位争夺的残酷。
那么,这一切是因为什么而起的呢?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前文所说的朱元璋在处理皇位继承问题时的严重失误。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能力出众的帝王,也是一代创业者的楷模。从乞丐一步步爬到帝王之位的他,自然知道权利对人的诱惑有多大。
因此,在他开创了大明王朝,当上新时代的帝王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将天底下的权利集中起来。
他与其他皇帝不同,不但采取各种手段确保自己离世之后,皇帝之位也要由他们朱家人继续担任,还将中央包括地方的各种政要职位与军权统一夺回到自己的皇子手中,让除了朱家之外的所有大臣都失去实际的控制权。
朱元璋吸取历史教训,让自己的皇子都成为藩王,用以确保由他朱家开创的大明王朝能够世世代代都由朱家掌控。
但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么做,虽然确保了自己朱家一家独大,却也导致他的十几个皇子,在成为藩王,称霸一方,拥有了实际兵权之后,也成为了皇位的隐性威胁之一,也直接造成了在他死后,朱家这一皇室大族为了帝王之位开始内斗。
其实,朱元璋在临死之前,就已经有所察觉,但他此时也无力回天,不可能将这些皇子的权利再剥夺,否则,在权力面前,这些皇子很有可能就不会再认他这个父亲了。
而在这些皇子里,朱元璋最欣赏的就是他的大儿子--太子朱标。朱元璋在朱标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认为他这个大儿子日后必能成为一代明君,带领大明王朝走向更高的辉煌之路。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个原本按照古代皇位继承制,也理所应当是下一任皇帝的太子,却英年早逝,这造成的打击,让朱元璋难以接受,悲痛过度之下,身体状况也是每日愈下。
按理来说,太子死后,应当是由二皇子顺位成太子,即使二皇子能力不足,朱元璋看不上,那也应该在剩下的十几个皇子里继续挑选。
但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他对朱标的疼爱,转移到了朱标的儿子,即朱元璋的大孙子身上,并在所有人面前有意表现出他要立这大孙子为下任皇帝。这个大孙子,就是日后下落成谜的建文帝朱允炆。
我们暂且不表朱允炆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担任帝王之位,且说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就直接导致各位皇子对朱元璋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
这其中,尤以燕王朱棣为代表。朱棣其实毫不逊色于他的哥哥朱标,文才武略、雄心壮志样样不缺。但朱元璋就是不喜欢他,朱棣心中也满是怨言。
而这下朱元璋宁愿立一个自己的晚辈为太子,也不愿意把太子之位传给他,更是惹恼了朱棣,心中的愤懑已然压抑不住。
朱元璋自然也是知晓的,于是在立下不让皇子回京祭拜的遗嘱后,又偷偷召见朱棣。
不过这原本是要敲打朱棣的行为,在朱允炆眼里变成了想要偷立朱棣为帝,于是假传圣旨,将半路的朱棣又赶了回去。
而朱元璋在临死之前,连续三次问"燕王来未",却无人敢应答,最终遗憾离世,留下了朱允炆和朱棣这两大死敌,开始了皇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