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大学多,科技创新水平高的大学多,确实值得骄傲,可是大学生数量多,恕我直言,不算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儿。
作者:今纶
(相关资料图)
经常看到一些自媒体说“某地疯狂建大学”,我以前不觉得有什么,建就建吧。
可是,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看法有点不同了:
6月21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当前日本少子化正在以超出教育界预想的速度发展,或将导致超200所大学因缺少生源而倒闭。
今年上半年,日本惠泉女学园大学、神户海星女子学院大学、上智大学、龙谷大学的短期大学部都已公开宣布停止招生。
为什么倒闭呢?很简单,因为没人了。
01 日本进入了“大学全入时代”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日本2022年出生的人口为770747人,是有统计以来首次低于80万人。
日本人口总数量为1.24亿,1.24亿人一年只有新生儿770747,这实在有点惨。
所以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阪府开始有条件让学生们免费读高中和大学了:
日本大阪府于5月9日公布了一项“完全免除”大阪高中和公立大学学费的计划草案。
不分家庭收入和子女人数的限制,从明年开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开始申请,2024年开始扩大到所有年级,公立大学也将免费。
更“过分”的是,老外(当然包括中国人)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但是要求入学前三年就居住在大阪。
这就属于公开“抢人”了,尤其是抢年轻人。
2023年度日本“高考”考试的各项数据显示,其中,报名人数为51.25万人,比去年减少了3.4%;而录取学校数是有史以来最多,为870所大学。
从2022年起,日本进入了“大学全入时代”,即只要不挑拣,考生就一定能被某个大学录取,一定会有学上;到2023年至2024年4月将彻底实现“大学全入时代”。
你以为只是日本是这样,还有韩国。
据报道,在2023年春季韩国大学定期招生(全国统一招生)中,该国14所大学的26个专业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
作为生育率“世界倒数第一”的国家,1982年至2021年,韩国已有3800多所小学和初高中学校关闭,这种“无生可招”现象正向高校传导,地方大学首当其冲。
据韩联社透露,在近5年,韩国地方大学有二十多个专业已全部消失。在”招生荒“大潮的影响下,至少有55所韩国地方大学面临倒闭危机。
在2021年,韩国的西海大学已向教育部申请停止办学,东釜山大学也开始进入停止办学流程。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称,群山市一所有着45年历史的私立地方大学的运营已捉襟见肘,该校近五成的经费都来自于学费,但每年新增生源已少于1000人。
一些人此前说:“人少好,容易找工作”,这属于缺乏常识。
其实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意味着社会消费力下降,也就意味着公司、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跟着下降,不需要生产那么多商品了,除非该国的外贸非常强大。
工作机会以及工人的工资都下降,这势必反作用于消费市场,形成螺旋式下降。
除非机器人顶上来,提升生产效率,然后由工会出面谈判收入问题。
日本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日本人的机器人产业在全世界是第一流的,日本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国,占全球供应量的45%:
智库东京商科研究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所有大型日企都提高了工资,大型工会成员的工资上涨了4% ,创下30年来的最高涨幅纪录。
日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初步结果上月出炉,日本大企业在今年春季为员工加薪3.91%,创下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02 日本年轻人看破了“循环”
工人和白领的收入可以让人松一口气。
但是,日本学校尤其是大学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总不能让机器人去上大学吧。
日本人口在2011年达到1.2781亿,之后就持续减少。日本总务省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1月1日的最新日本人口估算为1.24亿人,仅仅是在2021年还有1.26亿人,这下降的速度实在太快。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曾在2017年估算,2027年日本新生儿出生数或跌至81万。该机构所公布的“未来人口推算”显示,日本的出生人口数跌破80万人将会发生在2033年,2046年跌破70万人,2058年跌破60万人,2072年跌破50万人。
研究所还是太乐观了,结果是:跌破80万提前了5年。
我有一熟人近期想引进境外某不知名学院在中国内地办学,问我意见,我直接就说“你别干了”,然后我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婚人数、人口出生数给他拉了一个K线图,他几分钟没说出话来。
日本大学虽然多了,但真正的好学校不多:公立的十所“难关大学”(北海道、东北、东京、东京工业、一桥、名古屋、京都、大坂、神户、九州大学),以及私立的“早庆上智”(也有说“早庆上理”,即早稻田、庆应、上智、东京理科大学),就这么多优质资源。
▲东京大学
所以,日本学生为什么卷?要上好大学才能进好公司,才有好收入。如果有孩子的话,就来一个循环:死命卷—好大学—好工作。
日本人就这么无限循环下去,所以,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因为看破了“循环”,主动躺平了,谁愿意循环,谁就去循环,反正我不循环了。
日本公认的最顶尖高校之一东京大学2021年度本科招生人数总计3060人,而报名参加日本“2021年度国公立大学一般选拔”的考生人数高达53.5万人。
是不是很恐怖?
东大理科三类(类似于医学部)只招97人,却有385人报名——这385人还都是在全国统考中达到了东大录取分数线的超级学霸。
至于最好私校之一的早稻田大学,2020年度总共招生5415人,申请者则超过了10万。
东大和京都大学每年合计录取大概7000名新生,按总共接近54万考生计算,约1.3%的录取率。
以东大和京都大学的地位来对比中国大学的话,差不多是北大、清华:2022年高考,北京大学共在全国录取4457名本科新生,清华是3700多本科新生,但是考生有1000多万。虽然某些城市有被重点关照,但总体来看拼抢激烈,录取率也很低。
03 某些大学的尽头可能是养老院
中国的人口以及大学的事儿,我都用官方数据说话: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
注意这个数据: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
因为二胎政策影响: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883万人。
2022年相比2016年,出生人口差不多跌了一半。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那么,后面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我国的结婚数据在2014年就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为1346.93万对,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又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下降约10.5%。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这是常识。
放开二胎之后确实有一波反弹,但很快,趋势又回到此前的状态,沿着自己既定的轨迹往下走。
去年出生了956万人,未来某一天,也许就是几年之内,出生人口跌破800万是极有可能的。
这800万孩子里面还有一些是不上大学的。
我好友东哥是日本国籍,他的女儿在日本上个普通大学是很容易的,但她就真的没上大学,已经参加工作了,最近还准备去另外的国家发展。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人数1158万,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1158万个大学学位,当然某些大学的质量确实很一般,但是这些大学的师资和硬件是到位了的,因为有相关的硬指标要考核。
如果某一年的出生人口只有800万,而高校的学位有1158万,甚至1200万、1300万,这多出来的400、500万的学位、师资、硬件(包括校园)怎么办呢?
看看日本的办法可供参考:
中央教育审议会副会长、筑波大学校长永田恭介表示,如果人数减少,就必须通过教育提高每个人的素质,否则国力就会下降,办不到的大学将退出。
金泽工业大学校长黑田寿二呼吁,应该在全国通盘考虑符合人口减少时代的大学配置。
中国的幼儿园已经开始接受冲击:
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推送了一篇文章《生源减少冲击幼儿园:多地出生率下跌 人口流出地影响更大》,其中一位采访对象说:“现在出生人口少了,而且开办的园所多,一些园所关停恐怕是一个趋势。”
相比之下,“疯狂建大学”是不值得提倡的,某些自媒体也不该推波助澜当正面新闻报道、分析。
当然,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人口趋势的前提下,采取稳妥方案建几所大学,满足当地以及区域发展的需求,确实是应该的。
还有,某些类型的大学可能本地确实没有,但是外地有,而且招生不足,真的没必要在本地再建一个。
高校建设要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少一点浪费,不好吗?某些内地城市的高校可以和富裕地区来共建,也算是一种帮扶,适当给点政策,帮助内地城市稳住一些饭碗,是否可以?
尤其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疯狂”。
还有些人喜欢比拼大学生的人数,说我这里人数多,所以我很牛。
这个比较出来的自豪感很是莫名其妙,我的看法,高水平大学多,科技创新水平高的大学多,确实值得骄傲,可是大学生数量多,恕我直言,不算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儿,因为这意味着就业压力大,给某些人留点面子,我就不说太细了。
当然,如果某个区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确实值得点赞,但是这个数据我个人暂时没看到。
在大学数量增减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关部门的政策是属于未雨绸缪的,值得思考:
第一,2020年4月份,住建部和发改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宣布未来将对各大城市新建高楼进行“限高”。“文件”中重点对未来县城的新建住房提出了明确要求:75%为多层、原则上不得建18层以上的高楼。
2021年10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3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不得建造15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人口较多的城市不得建造250米以上的建筑。
这是非常正确的,遏制了一些攀比的歪风,而且消灭了一些未来一定会出现的隐患,这些高楼未来拆起来也要花不少钱。
第二,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第一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相关部门一定看到了某些数据,因此开始“踩刹车”,这对于一些疯狂建大学的地方是一个警醒:别疯狂了,要精明谨慎一点。
自媒体也不要炒作什么“疯狂建大学”,这不是好事。
韩国人民早就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值得一看:
韩国在校人数从2017年的572万人,降至2022年的527万人,减少幅度近8%,6200多所小学,有131所小学新生入学人数为0,有125所小学只有1名新生。
还有些人说:“人少了就搞小班教学”。请问新生入学人数为0,如何搞小班制教学?对着空气进行教学?这不是诈骗吗?骗工资。
所以,为了保持学校的运营,部分韩国学校改造成养老院,还有一部分学校改造成流浪猫繁育所、美术馆。韩国人民被逼急了,很有创意。
若干年之后,某些大学的尽头也有可能是养老院、流浪猫繁育所、美术馆,到时候想起今天的建大学的“疯狂”,会不会有点尴尬?
也许有人会反驳: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好吧,你赢了。